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七十章 廖永安被擒受辱

    ,最快更新后途最新章节!虽然朱元璋的将领骁勇善战,但是张士诚的手下并非都是草包,也有厉害角色。他手下有一个叫吕珍的大将非常善于用谋略,在廖永安率军进取太湖时,派了一小股势力吸引红巾军分兵追击,再趁廖永安没有后援之际,逼其船只搁浅,将其擒获,押送苏州。

    苏州是江南的重要城镇,张士诚占领江南后就把苏州作为自己的大本营。他早就听闻廖永安是员猛将,水上作战经验丰富,屡败元廷水师,便立刻劝说廖永安投降归附自己。

    “我岂肯降你这反复小人?要杀要剐,悉听尊便。”廖永安一家老小都在应天,被擒后坚持不降。他是朱元璋身边的老人,清楚朱元璋最恨被人背叛,如果他敢为了苟活投降,只怕在应天的家人马上就会人头落地,所以他宁可自己去死,也不愿牵连到家人。

    “呵呵,敬酒不吃吃罚酒,我看你能撑到何时?”张士诚怒极反笑,高官厚禄引诱失败就命人严刑拷打廖永安。

    朱元璋获悉大惊,想以俘获的三千张士诚兵将换回廖永安一个人。

    张士诚却不答应,对又来做使者的杨宪狞笑道:“回去告诉朱元璋,你杀我胞弟,我就杀你爱将!”

    当初有张士信在朱元璋手中,他被迫放走顾时等人,这回可再没人质一说了。他心里憋着一口气,就算现在还不能整死朱元璋,也要灭掉对方的威风。千兵易得,一将难求,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廖永安这员猛将放回去,既然廖永安宁死不降,留着也没用,就要下令杀掉。

    杨宪惊愕,苦苦哀求他放过廖永安,一切条件朱元璋都能应诺,哪怕是割让城池都可以。

    对方的低姿态愈发让张士诚得意,他讥讽道:“那叫朱元璋把自己的人头送过来,我就放掉廖永安。”

    这就没法谈了,杨宪悲愤地警告道:“若是太尉一意孤行,将来休怪我家国公兵刃相见。”

    张士诚拍案而起,“既然如此,你也不用回去了,我就等着朱元璋攻来!”说完就要叫人把杨宪拖下去。

    许五连忙拦住,“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主公何必为了一个小卒坏掉名声,让此人回去告诉朱元璋,识相的赶紧弃械投降,否则我军临至就是他破城之日。”又附在张士诚耳边低声劝说:“主公何不趁机先把三千士兵要回来,至于放不放廖永安还不是主公一句话。”

    张士诚哈哈大笑,瞪着杨宪,“还不快滚,回去告诉朱元璋,叫他速把我的将士送还,否则廖永安性命不保。”

    许五把杨宪送出军营,小声说道:“杨先生,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先保住你的性命再做他想。廖将军那里我会尽力而为,你先回去,容我再想办法。”

    杨宪惊疑不定,一时不知他话里真假,谢过后不敢耽搁,快马出城赶回应天复命。

    朱元璋无计可施,只好先送还三千俘虏。

    然而张士诚得回士兵马上变卦,扬言自己只答应不杀廖永安,没有同意放走廖永安。事后他也确实没杀死廖永安,然而他的行为比杀人更残忍。他秉着自己得不到也不让别人得到的心理,将廖永安削足挖眼,囚于隆平路,借此羞辱朱元璋,以泄失弟之恨。

    杀人不过头点地,用如此恶毒的手段折磨一个不肯投降的将领实在是过于阴损了。朱元璋气愤填膺,挥军南下,要与张士诚决战。

    将士们看到廖永安被擒受辱,怒火高涨,卯足劲跟张士诚的军队拼命。特别是廖永忠接替了兄长之职,任枢密佥院,统领其军,一路奋勇高歌,挺进太湖,吕珍在哪,他就追到哪,最后竟杀得吕珍落荒而逃。

    张士诚慌忙从杭州等地调军支援,双方胶着在长江下游,打得不可开交。今天你夺我长兴,明天我就攻你江阴,俱都是一副恨之入骨、不死不休的模样。

    马秀英收到许五的情报扼腕叹息,想廖永安如此忠勇的将领却被张士诚残害。她赶紧派逊影去安慰廖永安的家人。

    好在廖永安的妻子和孩子都以为他只是被擒,不知他已被折磨得面目全非,心中仍保留一丝希望,没有完全崩溃。

    逊影欲言又止,放下礼物黯然告退。就让这个秘密暂时隐瞒下去吧,这对可怜的母子已经不能再承受任何打击了。

    悲痛、伤怀让逊影难过地想发疯,她比马秀英还愤怒,在屋里失声痛哭,“为什么许五不能救出廖将军?廖夫人和孩子以后咋办啊?”

    “不要去责备许五,他已经尽力了。”马秀英闷闷地劝道,不用逊影形容,她都能想象到那对母子悲痛欲绝的情形。可这件事真不能赖到许五头上,如果不是许五劝说,只怕使者杨宪都无法全身而退。她在信中嘱咐许五继续潜伏在张士诚身边借机扰乱张士诚的作战计划,在不暴露自己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帮助廖永安,能够救出来的话更好。

    廖永安成了废人,张士诚就不再关注,但看守的人没有减少。许五想方设法派心腹去照顾他,直到八年后,廖永安终因伤势过重病逝。此乃后话,表过不提。

    至正十九年,胡大海、朱文忠又攻下张士诚的重镇诸暨州。

    张士诚遣将欲夺回江阴,被守将吴桢打得大败而去。他很不甘心,又派大军围困常州,致使常州断粮,百姓饿死无数。

    消息传来,朱元璋痛怒交加,这些年他一直在应天屯粮练兵,然而周遭战事不断,百姓民不聊生,应天府的储粮大多用于大军出征和平仓救市,而且张士诚封锁了应天到常州的粮道,想把粮食运到常州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恰在此时,马秀英收到朱门情报,元廷向张士诚、方国珍征粮,方国珍备船至浙西运米。她就对朱元璋说道:“每年元廷都要向江浙征粮,国公何不从此处下手,绕到常州附近截住粮队,就近送粮比从应天方便许多,还能搓一搓张士诚的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