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零八章李信的蜕变!

    “驷车此话当真?"韩生脸上带着狐疑看向赵邺。

    讲道理,明明是自己先跟着赵邺,可是现在叔孙通都已经飞黄腾达,人尽皆知了,而他韩生却只能在邺下修渠铺路。

    说心里没点别的想法是不可能的。

    他韩生自诩才华横溢,不输叔孙通,一直窝在这里搞建设算什么事?

    他想参与改革,他也想名动天下。

    说白了就是已经厌倦了小打小闹,想要搞点大事情干干了。

    什么算大事情?

    组织修建长城,修建天下驰道,开通沟通南北的运河,这都是大事情。

    韩生并非厌倦了建设,只不过是厌倦了小打小闹罢了。

    倘若真如赵邺所说,能够接手修建天下驰道,长城,沟通南北运河,就算当个建筑工匠又如何?

    赵邺注意到韩生脸上的狐疑笑了一下说到:“你这家伙,我诓骗你莫非还有钱拿?"

    “那也说不“.韩生腹诽了一句。“取消徭役制度何其难也?"韩生问到。

    徭役制度亘古流传,想要取消徭役制度,无异于再动大秦的根基所以心里有些疑问是很正常的。

    赵邺摇头笑了笑说到:“你觉得邺下百姓因何而富裕?"

    “商!工!"韩生不假思索的说到。

    邺下的改革他都参与了,对于这样的问题自然早有研究。

    邺下百姓生活质量的提高无非就是因为有了工作条件,有了商业发展。

    “那我再问你,倘若邺下广征徭役呢?“赵邺笑着说到。

    韩生愣了一下!

    邺下如今的富裕是百姓打工换来的,而不是靠谁施舍而得来的。

    百姓趁着农闲打工,获取工资,从而富裕起来。

    可是!

    征徭役,也都是在农闲的时候征徭役。打工和征徭役的时间是恰好冲突的!

    也就是说,-旦邺下征徭役,那么也意味着邺下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局面就会面临瓦解。

    "我给你算一笔账!“赵邺笑着说到。

    “倘若关中,像邺下这样的工厂有几百个,关中近千万百姓中,其中壮劳力最起码有四百万人。这四百万人中,有三百万人适合工作。那么百姓一年的收入能够相比较于之前总体提高几百万万。而朝廷光是赋税就能多收几万万,甚至十几万万”↓"赵邺笑着说到。“相比较于大秦以前的赋税,相当于直接提升了将近十倍!你说陛下会不会动心?"赵邺笑着问到。

    韩生想了片刻点了点头说到:“会!”

    哪怕仅仅是停一年的徭役,都相当于大秦十几年的赋税了,怎么可能不心动。

    “可是徭役怎么办?想要开厂招工必须停徭役!"赵邺接着问到。

    韩生的眼睛逐渐亮了起来!

    对啊!

    大秦的基础建设是肯定不能停的。徭役没了,谁来修筑长城驰道呢?“"可以招工!“韩生低声说到。

    通过工人来取代徭役!

    “徭役就是让百姓免费干活嘛,可是省来省去的钱能省出来一年的赋税么?"

    “-年的赋税和十几年的赋税,这还需要选择么?”

    “给百姓工钱,百姓不一样愿意去修筑长城?”

    “就算一年工钱十万万,大秦哪怕去除工钱以后剩下来还有一万万不也比以前要好?”赵邺问到。

    “总利润没变,可是百姓的生活待遇提高了啊!百姓对大秦的向心力更高了啊!“赵邺叹了一口气说到。

    说个最简单的问题。

    两个国家,一个国家征徭役给工资。

    一个免费征徭役,

    你觉得百姓会支持哪个国家,更愿意在哪个国家生活呢?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驷车高见!“这下子,韩生是服气了。

    “所以我才说你有希望主持修筑长城以及天下驰道,甚至于沟通南北运河的大工程!”赵邺拍了拍韩生的肩膀说到。

    倘若取消徭役,那么大秦的基础工程建设必然就会以招工的形式来进行。

    而韩生,干了这么久苦力,当个包工头还是没问题的。

    反正这样操作下来只会让大秦变得更加富裕。

    富裕起来,修建一下沟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发一下江南也是可以滴。

    后世江南可是天下粮仓↓

    当然,这个时代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你还得看关中。

    江南在这个时代位于楚国,怎么说呢?

    完全没有后世鱼米之乡的样子。这个时期对楚国怎么记载的?

    蛮荒之地!

    倘若大秦有钱的话,把大运河修,搞个江南大开发,那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经济都是噌噌的往上涨。

    甚至于赵邺觉得,长城都可以搁置,但江南开发必须尽快提上日程。

    长城这玩意说有用那是肯定有用。

    但是对于目前的大秦来说,确实没啥卵用。

    匈奴都被蒙恬锤的瞅不见长城在哪,别说看长城了,他敢往陇西郡瞅一眼都是一通暴揍。

    而南越?

    拉倒吧,被任器赵佗按在地上摩擦。

    长城在秦朝跟摆设也差不多,哪个异族有能力轰开大秦的边防来长城观光旅游?

    现在胡亥已经被削为平民,继承人不出问题的情况下,未来的百年大秦绝对是按着异族锤的。

    甚至于扩张侵略都是计划中的事情。

    这个时候在现有的边境上修建长城就有点亏了。

    这么说吧,把匈奴东胡灭了以后,再东胡那里修建个长城岂不是美滋滋?

    赵邺费那么大劲可不是为了繁荣经济的。他是在给大秦的侵略护张做后勤保障。

    大秦经济富裕了,不说别的,最起码河西走廊一带得拿下吧。

    南越也得给他变成南越郡。

    开战是必然的事情。

    政哥估计也有这个想法。

    要不然南越屁大点地方用得着六十万大军镇压?

    就是等着大秦经济恢复以后就地开战,直接把南越拿下。

    至于匈奴,恐怕政哥也早就有想法拿下河西走廊。否则十万将士就足以镇守陇西郡,何须二十万大军?

    只不过在原本的历史上,或许政哥也没想到,自己会那么快打出99。

    皇宫之

    政哥摩挲着手里的核弹头,一遍一遍的盘算着大秦如今的国库情况。

    “”一扫国库亏空,以这个情况下去,最多只需要五年!"

    政哥看着面前地图上的河西走廊喃喃自语着说到。

    “可惜

    倘若统帅陇西郡的是李信!

    或许大秦有机会拿下整个匈奴!

    李信的能力毋庸置疑,只不过再经历-次失败后就此一蹶不振。

    蒙恬蒙毅兄弟俩?

    说实话,绑一起都比不上一个李信。

    要不然再灭燕之战中,李信凭(王的赵)什么让王愤和蒙恬给他做手下?

    要不然李信凭什么能主持第一次伐楚之战?

    说到底

    成王败寇罢了

    政哥爱才,而李信的能力确实耀眼,所以哪怕李信损失了二十万大军,政哥也没有责罚他。

    可是李信自己却一蹶不振

    “对李信近来近况如何?”政哥忽然朝着赵高问到。

    赵高愣了一下回答到:“票陛下,李信如今日夜操练兵马,每天鸡未鸣叫便开始诵读兵书!就连王老将军过去看他都说,恐怕当年的李信要回来了!"

    政哥摩挲着核弹头的手掌猛的攥紧,眼睛猛的瞪了起来。

    好家伙?真的?

    李信从失败中的阴影走出来了?

    “这小子,也不过来看朕!"政哥拍了拍案几,脸上流露出笑意。

    当年的李信,深得他的宠信,他也曾赐给李信宫中行走的令牌,至今从未收回否。

    “对了!他从什么时候开始?"政哥问到.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