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罗刹将军三十三

    江南剩下的世家都吓破了胆, 他们虽然知道杨林当了皇帝,可这几年坐上那皇位的人也不少,蓝带军同样占领过皇宫, 不还是屁股都没稳就被人赶了下来,他们以为杨林和这些人差不多,他们可以硬顶着,等你下台了就好了。

    没想到杨林居然坐的稳稳的, 漕运接了手, 扛把子们纷纷失踪,便是范云奇剿匪也很顺利, 捷报频传。

    等江南的第一批赋税押解进京, 杨林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这时候沈原也回来了,杨林当然不会吝啬嘉奖,她名下的土地又多了几千亩,杨林还赏赐了不少器物,整箱抬来,沈原还得自己派人清理归库。

    怕是这些东西杨林都没打开看过,都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沈原的一万人马除了女兵其他都交给了杨林, 他们要么当了禁卫, 要么进了五城兵马司,只要踏踏实实,这辈子小富日子是稳了。

    那些队长副将还个个有了官职,住着沈原给他们占的房屋,心里照旧认沈原为主。

    沈原把小泉城的盐井交给了朝廷, 杨林现在当然不把一口小小的盐井放在眼里。

    沈原却道“盐铁本就应该朝廷经营,小泉城的盐井虽然不起眼,却也产盐, 臣也不缺这一口盐井,交了出来也是表率作用。”

    杨林高兴加感动,临走又让沈原带走了几大口箱子。

    这时候杨林登基刚刚一年半,天下终于逐步稳定了起来。

    等到边关节度使纷纷上奏本臣服,杨林的统治才算真正站稳了脚跟。

    这时候汤雪亭提议杨林加恩科,天下动乱的时间太长,科考也早就没了,既然天下靖平,朝中也有很多官位空缺,地方上也是如此,举荐上来的都是世家子弟,杨林并不希望自己的朝堂被世家掌控,那就得开科取士。

    等到天下学子纷纷进京,方显盛世之态。

    沈原觉得自己成了一条咸鱼,碍于性别和功绩,杨林不会亏待她,可也不会轻易再让她带兵剿匪什么的,要不然那些文臣会说陛下手里无将可用了,非得用个女人?

    何况她手里已然无兵,其他将领还没她这么放得开,总不能让她去领别人的兵吧。

    所以她现在的日子悠闲的很,也就操练操练自己的女兵,然后去城外别庄泡温泉吃新鲜菜蔬野味。

    朝堂上争论武将拥兵自重,花费巨大的事也和她无关,她手里就只五百个女兵,朝廷不发俸禄,她自己也养得起,而且女兵们都有功绩在身,朝廷也不缺这五百人的兵饷,何况她是爵位是侯,她的亲卫才五百人,一点都不多。

    这么多年过去,沈家,程家还有佘家当初都离开了小泉城,程家是直奔京城而来,后来见势不对就住在青州,离京城比较近,又不是什么兵家必争之地,这几年倒是保存完好,虽然消耗了一些家产,比起别人家已经好了不少,现在正在急着谋出路。

    沈家是投奔沈大老爷去的,沈大老爷那时候当着宣州知府,宣州靠近陇南,未被波及太多战火,沈家也算保存完好。

    不过现在沈家也在头疼,沈大老爷不可能继续当着宣州知府,以后的仕途也不明朗了。

    沈老太太想回小泉城,一直说那里是祖业。

    沈大老爷道“小泉城外数万亩的土地都是罗刹将军的永业,便是小泉城,也都得她庇护,奉她为主,咱们便是回去也没往日风光,罗刹将军已经是泉侯,当初就阻我们回去过,难道我们以后一直当田舍翁吗?着人收拾一下老宅倒是可以,回去又有何用?倒不如前去京城,大郎几个本就有功名在身,去考一考恩科,搏一把呢,我也要去京里述职交差,看看能不能活动一下,不求升官,便是保住现有官职也好。”

    为着家族计,沈家也决定进京,这几年虽然未曾遭遇战乱,沈家也艰难了不少,陇南节度使不可能免费庇护他们,那是年年要交钱交粮,沈家的仆妇也解散了不少,差不多的活都得主子亲自动手呢。

    佘家应该是几家当中最倒霉的,挨了一轮又一轮□□,哪怕当着墙头草,到底家人财物统统流散了,只剩下少少几个人还活着。

    他们没了雄心壮志,天下一平就回到了小泉城,不过只拿回了主宅,其他土地田亩尽数没了。

    县令道“所有田亩,陛下重新造册登记,你们当初又不在,谁知道活着没有,不能荒着田地等你们。房屋既然能拿的出屋契,那自然发还。你们也想想,便是田亩在你们手里,你们怎么耕种?如今的佃户宁可替沈侯爷种地,也不会愿意替你们种地呢。不过你们也放心,按人头也能分些田地给你们,只要肯干,那就饿不死。”

    佘家人也无法,只能回到荒败的主宅里,他们只剩下几个人,也折腾不起来,只能把主宅卖了,换了小房子居住,再用剩余的钱添了几亩薄田度日,佘家彻底沦落成了普通百姓。

    这些人现在都离沈原很遥远,他们便是想够她都够不到,沈家人也知道罗刹将军是个姓沈的女人,沈二老爷,也就是原主的爹,只敢私底下嘀咕一句,女人当将军败坏风气,别的也不敢多说,他们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位沈将军就是当初被他们用两千石粮卖掉的五娘。

    杨林知道沈原有一支探马,但是他并未放在心上,直到沈原给他带来了有人勾结地方官,欺上瞒下截留官银和赈灾粮的消息。

    天下这么大,总有这个那个地方遭受灾害,朝廷就得拨银粮救济,虽然这些银子和粮食不可能百分百花在灾民身上,可就是有个一半能交到灾民手里也不错了。

    潍州却上下勾结,把钱粮瓜分的干干净净,灾民圈在一处让他们等死。

    杨林看着沈原的消息,对比自己得来的消息,把负责情报的谭高骂的臭死,直问到他脸上,“你要是干不了就给朕滚!滚回老家种地去!”

    谭高把额头磕出了血。

    汤雪亭对杨林道“看样子泉侯手里的斥候比陛下的好用多了!”

    杨林余怒未消,“都是一帮子酒囊饭袋!”

    汤雪亭道“陛下也太过苛刻,谭大人以前又没做过这种地方情报的刺探,被人蒙蔽了也不稀奇。不过泉侯是否有意把这支斥候交给陛下?”

    杨林踌躇道“她确实有意,可是我反而不放心把她的人交给谭高,这一路过来泉侯就像是朕的福星,她也完全没有拥兵自重的念头,显臣,我想让她继续执掌这支密探营!”

    汤雪亭抚掌,“陛下英明,臣也是这样想的,这天下若说谁没有私心,也就泉侯了!有这密探营,陛下也就不怕被人蒙蔽!”

    于是沈原顺利执掌密探营,还替郑有粮要了个五品官衔,让杨林见了郑有粮一面。

    见完杨林,沈原和郑有粮分头离开,她大摇大摆从正门走,郑有粮从哪里走就不关她的事了,这小子这几年也娶妻生子,不过妻子只认为当家的是个大掌柜,需要走南闯北。

    如今当家的把她和孩子们送来了京城,然后据说和当家的曾经是同乡的一个女将军上门照应了他们,女将军就是丁二妞。

    由沈原照顾家小,郑有粮便也放了心。

    刚刚走出保和殿,沈原就看见一个人低着头急匆匆过来,看服装是个五品官,沈原如今的身手,只要不是她昏迷,要不然谁也不能接近她,所以她看那人急匆匆的,就往旁边让了让。

    那人经过沈原的时候却是自己一惊一乍,把手里的东西都吓掉了,沈原看了他一眼,“宫大人。”

    宫泰赶紧对沈原行礼,“下官见过沈侯爷!”

    沈原微微一笑,让亲卫捡起地上的文件,“宫大人请便,我正要出去呢。”

    宫泰是礼部郎中,如今开恩科,礼部也忙了起来。

    沈原带着亲卫继续走自己的,宫泰驻足看了一会儿,继续前行。

    傍晚时候宫泰回家,别看他官小,住的却是大宅子,可惜下人才一个,偌大的宅子只两三间有灯光。

    杨林虽然统计过无主的宅院,可只要能拿的出证据证明这宅子以前属于你,朝廷当然也不会强夺。

    宫家也是累世大族,可惜前朝三王爷和哀帝争夺皇位,哀帝抛下京城跑了,三王爷同哀帝成立了两个朝廷,当时的宫家老太爷是哀帝的太傅,宫老太爷倒是一心想劝哀帝不要沉溺各种玩物,好好治理天下。

    可惜哀帝不鸟他,嫌他啰嗦,逃跑都没带他,三王爷入住京城后一开始对宫家还很客气,宫老太爷却正气凛然,斥责三王爷乱朝纲,篡位,让他赶紧下台。

    三王爷气的不行,把宫老太爷抓进了牢里。

    宫家嫡系四子三女,第三个儿子生了宫家最出名的九公子——宫蟾。

    宫家人都有才华文名,只这位宫九少爷最最出名,因为他长的美,哀帝都叫他宫家明月,于是明月公子的名号传遍京城。

    用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形容宫九也嫌俗套,据说当时京城最美的花魁牡丹仙子,见到宫九都只能以帕覆面,女人在宫九旁边都被比的像村姑。

    这种美貌在世家大族是无碍的,当时宫九年少,鲜衣怒马仆从如云,谁敢怠慢他。

    可是后来祖父入狱,家中便凄惶起来,三王爷死不肯放人,宫老头指着他的鼻子骂,他能忍才怪!

    这时候三王爷的大女儿,当时已经是大公主了,派人去宫家,说只要宫九愿意俯就她,她就愿意劝说父皇,放回宫家老太爷。

    最后宫老太爷是回来了,不过回来几日就疾病而亡,据说老太爷临死前不许宫九替他送葬守灵,还要将宫九逐出家门。

    三王爷在京城也没待几年就被蓝带军给乱棍打死了,然后河西节度使灭了蓝带军,再后来秦兆英灭了河西节度使,这些人都在京城待过。

    蓝带军进城后烧杀抢劫,□□掳掠,无恶不作。蓝带军首领包百胜虽然喜欢女人,却一见宫九就失了魂魄,为了家人安危,宫九只能继续忍辱负重。

    接着是河西节度使进了京,这位倒是对宫家很客气,他希望这些世家大族承认他的统治,可惜河西节度使的儿子也看上了宫九,不肯放他归去。

    等到秦兆英来了,这位自己都一脑袋虱子,哪里还有心思看什么美人,何况宫九已经被摧残的不像样了,这时候宫九才得以归家。

    一回到家,他才知道,家人死的死没的没,只剩下小叔叔和大姐姐两个了。

    宫家美人多,宫九最出类拔萃,剩下的也不赖,蓝带军进城后如同饿狼进了羊圈,哪里还讲什么廉耻。

    大家子女人一般都是雪做肌肤花为肚肠,如何受得了这般摧残,于是纷纷凋零,这些畜生连生儿育女的都不放过,那是京城世家的大浩劫。

    男人们有血性的当然不能眼睁睁看着家人受辱,于是便要反抗,那就多赔上几条命。这就是世家大族不愿辅佐河西节度使的原因,这位纵容蓝带军进京劫掠杀戮,谁家都咽不下这口气。

    宫家只宫泰和宫芷性格坚韧,反倒是挣扎着活了下来。

    他们知道宫九承受的更多,所以便什么都不对他讲,怕他守不住自尽,等到宫九归家,那时候也瞒不住了,宫九吐血昏迷。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0-07-29 20:13:08~2020-07-30 19:46:4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果橙 60瓶;弥弥云泥。 30瓶;冞荼 28瓶;月雅风苑、19248115 10瓶;伊格尼尔 5瓶;不分先后、璞霈、毛毛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