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52章 荃湾仓库

    说实话,李承不太喜欢和霍老八打交道,此人偏阴!

    但霍老八的为人,确实不错。

    昨天晚上,他答应将李承的合作要求告诉和胜和上环和荃湾坐馆,今天上午,李承就接到两个陌生电话,得亏当时在图书馆。

    一位自称海仔郭永宏,负责上环码头和记,另一位叫做白头仔阿坤,负责荃湾码头和记。电话中简单询问几句后,就表示洒洒水啦(小意思)。

    电话中,李承了解到,这两处码头,都有四股势力交叉掌控,分别是和记、义安货运、数字K,还有一股势力为南贡联合。自己能参与的查仓,只有和记拿到的那些。

    原本以为没多少,可两人一报数据,李承惊讶的合不拢嘴。

    单是和记掌控的两个码头仓库数量就极为庞大,老仓拢共二十一座,全是超大型仓库,比李承在葵涌码头租赁的还要大,还有鸡仓,也就是中小型仓储,大约有七八十座。

    上环码头偏重于生活用品和电子产品,甚至进口夕羡的奢侈品;荃湾码头,多以机械、纺织、矿产、木材等货品为主,因此,上环码头是肉码(肥),荃湾是汗码(没油水)。

    最近几天,油尖旺分店正处于开业前紧张筹备中,李承原本没打算这么快与这两处码头产生交集,可事实难料。

    九月二十四,李承在油尖旺店,检查新店陈列。

    重新装修后的油尖旺店铺,依旧以后现代装饰风格为主,充分利用店面大橱窗的优势,尽量展示原味生活装饰。

    这种风格也使得整个店铺简洁明了,不仅使店铺看起来整洁大方,同时也减少了房屋的装修成本,压缩了装修工期。

    只是在展陈货品数量上,李承有些无语。

    整个店铺四百六十平米,扣除总经理办公室、财务室、员工更衣休息室、洗浴卫生间、仓储间以及收银台,还有近三百五十平米的商区,可事实上只展出不到四百件货品!

    没办法,想要格调,只有牺牲数量。

    备货一定要到位,随时补货!李承也只能这样叮嘱吴卫忠。

    吴卫忠已经很有经验,呵呵笑道,仓储间备了一批日常货,为了开业,我们几个办公室内,都堆满货,没地下脚啦。

    李承笑笑,拍拍他的肩膀,明天拉夫特和内马尔到来,我会和他们商量,能不能将三人组艺术品公司单独列出去,放在写字楼办公,这样你们就不用和店员挤在一起。

    三人组公司侠州分部,一直坚持店铺化运作,这是基于成本考虑,从长远发展,并不利于管理和扩张,最终还是要公司化运作。

    诶,好!吴卫忠搓着手掌,喜笑颜开。

    他现在挂着三人组公司齐云洲总部总经理一职,可事实上就是油尖旺分店店长,公司独列出去后,他才算名至实归。

    李承微微一笑,又爆出一弹,店长培养,还要按部就班进行。这次我回国,顺便看看深城发展的究竟怎样?如果真如传言那样,我们三人组艺术品齐云洲第三店,就落户深城。别到时候你手中没有预备店长哦?

    吴卫忠将胸口拍的咚咚响,您放心,就是连开两店也有备选。刘东和王蔷,都很踏实,经验也够了,可以放出去。

    这两人也是三人组侠州店铺第一批员工,李承很熟,王蔷还是油尖旺店铺的店副,此刻,正站在吴卫忠的身边。

    李承朝她微笑点头,正准备说点鼓励的话,他手中的电话铃响。

    哪位?

    是李老板吧?我是白头仔啊。

    名字有点陌生,幸好李承反应快,白头仔阿坤,和记荃湾码头负责人,忙哈哈一笑,原来是坤哥啊。正想着哪天邀坤哥下午茶呢,你电话就来了。

    是么?李老板太客气。尽管知道李承这话有水分,电话那边的白头仔还是很开心。

    阿坤不可能无缘无故来电话,李承心中一动,主动说道,坤哥,下午有时间么?我请你下午茶?

    呵呵,下午茶就不必了。你要是不忙,下午倒是可以见一面。我们拿到二十九号仓库,准备下午开仓,李老板有兴趣过来看看么?

    必须有兴趣!这是第一次接触,即便什么收获都没有,也要去!

    李承立即感谢道,多谢坤哥告知,我这就带人过去!荃湾码头二十九号仓库?

    问好地点,李承立即带着吴卫忠出门,以后这两处码头的联络点设置工作,要交给他来处理,今天带他过去认认门。

    荃湾码头开埠时间为1935年,曾经是侠州的黄金码头,屡经迁徙。

    第二代码头设置在杨屋道海边,又因填海计划,被迫迁移到现在的位置。

    六七十年代是荃湾码头的全盛时期,江城九小轮航线,可从荃湾发往中环、大奥、屯门、青衣、马湾等地。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西区海底隧道的开通和青衣大桥的建设,荃湾码头客运渐渐衰落下去,可它的货运能力却得到极大加强,其货运吞吐量,全江城第二,仅次于葵青码头。

    由于荃湾的人口密度越来越高,建设用地越来越少,荃湾码头不得不再度面临搬迁——往填海区推进。这也意味着原来的码头仓库不得不拆迁,让给地产开发商。

    顺便提一句,这位开发商,就是四叔家,项目名称湾景广场。

    该项目1995年年初规划完毕,破工动土为年底,一期工程过半,二期规划中,三期工程覆盖区域,就有今天要清仓的二十九号仓库。

    车子抵达荃湾码头的沿海公路入口,就看见一辆皮卡停在路边,一位穿着圆领T恤的年轻人,不停挥手。

    周典停下车,李承探头问道,你是?

    没等他说完,这年轻人撩起前额的一缕白毛,笑容很灿烂,喏,白头仔,阿坤。

    这和李承想象中完全不一样。

    在他想来,码头既然是侠州灰色势力最集中的地方,那么和记坐馆,应该带着无数穿着黑色西服的兄弟,要么腰间别着斧头,要么手持铁棍,气势汹汹来去如风的做派。

    可眼前这位,穿着虽然随意可很干净利落,笑容灿烂,面容清秀,怎么看都像邻家大哥哥模样,除了脖颈露出的蝎子纹身有些非主流外,哪点像帮派大佬?

    愣归愣,李承还是快速拉开车门下车,迎了上去,坤哥,你怎么亲自来迎接?

    嗐,大家都忙着开仓,只有我闲一点,我不来谁来?与李承握握手之后,他指指自己的皮卡,李老板,让你的车,跟着我的车走啊。

    要不你坐我的车走?李承邀请道。

    白头仔摆摆手,就我一人,没司机。

    说完,很利索的拉车门上车,发动皮卡。

    周典开着车,跟在皮卡的后面,绕过一辆辆集装箱货车,进入荃湾码头仓库区。

    外面就是一列列的库房。

    老仓,是那种带有砖墙的高挑仓库,每一座高度足有八米,长度四五十米,库房宽度约在十米,单面开门,巨大的卷闸门,每隔十多米一个,容货量巨大。

    新仓则要简陋很多,挑高与老仓差不多,钢架支柱,周围仅用薄铁皮为四面墙,有些甚至无墙壁,仅用铁丝网拦住四周,里面的货物一摞压一摞,全是封闭木箱或者大集装箱。

    仓库区内,跑得最多的是叉车,前面两根挑杆端着一摞木箱子,突突突的从拐角钻出来,再从另一个拐角钻出去。

    仓储区面积不小,李承的车辆已经跑了近十分钟,才抵达二十九号仓库前。

    这是一座老仓,一共三道超高卷闸门,此时都已经升起来,能看见里面依然堆放着一叠叠的货物,还有不少叉车,正在将叠起来的货物,卸下来。

    李承下车,吴卫忠和周典,一左一右跟了过来。

    早一步下车等候的阿坤,眼睛在两人身上扫了一圈。李承连忙介绍,这是吴卫忠,公司的经理,我经常满世界跑,不在侠州,坤哥您有事可以找他。

    坤哥,以后还请多照顾!吴卫忠向他拱拱手。

    吴卫忠早几天就知道李承的计划,开拓码头收货渠道,他原本还有些担心,但今天一见和记荃湾话事人,似乎不是传说中的那么回事,胆气也壮了许多,主动上来给白头仔问好。

    好说。白头仔摆摆手后,指指伸手的仓库对李承说道,这就是二十九号仓库,听说还是1958年建的,这次清仓,轮到我们和记。昨天鸡仔他们检查,说是有不少老存货。你们稍后可以开箱看看,有合适的,拉走!

    喔噢,1958年的老仓库?还有老存货?李承与吴卫忠对视,都从对方眼中看到惊喜!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