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68章 深博之行

    博物馆大楼是一座四层的古堡式建筑。

    外表用米黄色泰山砖镶嵌,大门两侧镶嵌有花岗石雕塑《古代耕战图》。

    这时节,大家都奔着发家致富去,没什么人逛博物馆,大厅冷冷清清的,偶有几个展厅工作人员过来和杨馆长问声好。

    至于说博物馆创收咳咳,都是靠财政拨款,还有博物馆后面的文物总店支撑。反正深城有钱,地价很贵。

    对于没人参观,杨馆习以为常,自如的给两位李家子介绍着博物馆的结构与历史。

    四层的回廊式建筑,中央大厅是挑空的,而博物馆的内部设计,据说采用了当年全国最先进的设备。以中央大厅为中心,螺旋式分布了四层三十二个展厅。

    中间是三部观光电梯,正常的参观线路是坐电梯到达四楼后,由上向下,一层层参观,四面的每一个展厅都比下一个展厅要高出几个台阶,很有秩序感,不需要走回头路。

    展厅为全封闭形式,当年便采用了中央空调和闭路电视监控,地毯阻燃,保安和消防措施都是一流的,设备大部分从侠州运过来,在当年,的确是开国内博物馆设施现代化先河。

    说是当年,其实老馆不老,正式开馆日为八年前(不算前身)。

    李承回头看了眼杨馆。

    意思,懂!杨馆笑容有点尬,解释道,木作馆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只是稍稍出了点变化。原本我们准备单辟一个家具展厅,可上次从你那运回来的家具,有点多,两个厅不够,三个厅又显得重复率高,所以想要筹建一个大厅报告打上去,市府的意思是等等,准备在福田市民中心,划一块地皮,筹建一座新博物馆。

    我去!李承翻翻白眼,真特喵有钱!

    博物馆要厅,市府主动给建馆!一座现代化博物馆,怎么也要几十个亿!

    李承手肘碰碰李加杰,他反应挺快,眯眯眼对李承笑笑,隐隐的点头。

    这是一条非常不错的商业信息——现代化博物馆的承建,可以说是一笔既留名又有利的建筑业务,四叔家有自己的建筑公司,擅长干这个。

    这条消息暂时没有外泄,四叔家能及早公关,拿下项目的可能性要高许多。

    没想到,还有这收获!

    李承并不知道,正因为他的这批家具,将深博新馆建设筹备,提早两年时间。

    杨馆也不知是故意透露,还是根本对商业信息保密性不敏感,似乎根本没注意到李承与李加杰之间的眼神交流,还在说,从你那匀过来的碑帖、瓷器、书画作品等专项展品,都已经展存。

    加建新馆,我们的展品还是不足,得提早准备。杨馆带着笑容,哀叹。

    这是幸福的烦恼?李承很想怼这位老先生一句,忍了!

    这话不能搭——杨馆这句话,带有强烈的募捐意味。

    李承可以不搭话,可李加杰不能不表态。他现在负责四叔家国内业务,刚还想着拿到新馆建设的业务呢——杨馆虽然不是决策人,但他肯定会参与,有建议权的。

    杰哥推推眼镜,开口说道,杨老您看得太长远,深博新建是件大事,肯定需要至少三到五年的周期,这时间,还是足以筹备新的藏品。您老不用担心。

    另外,今年的楼江城企业家春茗,我会试着提议,让与会企业家多关注一下新馆筹备工作。具体成效怎样,我不敢保证,但应该会有些效果的。

    不愧是四叔的长子,这话说得漂亮,李承背着手,竖起大拇指。

    杰哥完全领会到杨馆话语的劝捐意图,既没有公开承诺说我李家捐多少,更没有排斥这种劝捐行为,而是亮出自己的能掌控的优势,将您老担心的话题,亮到一个更大平台——别看李加杰年轻,可是楼江城企业家联合会的理事之一。

    无形中秀了一把肌肉——由他出面,要比深博出面,更有效。

    有杰哥在前,李承随即笑着帮衬着说道,对啊杨伯,还有好几年时间呢。您放心,我会留心的,遇到有价值的古董文物,一定会给深博留着,就像上一次合作一样。

    捐赠的口子,李承是不会对深博轻易松口的——你捐给深博,那比它等级和规模更高一些的羊博和楼博呢?要不要捐?其他省份的博物馆呢?要不要捐赠?

    这些可都是李承瞄准的出货目标呢,都捐赠了,自己还赚个屁钱?

    至于剑阁的皇宫捐赠那就是敲门砖!

    李承比谁都清楚,剑阁收藏圈子的守旧与封闭。

    捐赠这种事,捐赠给国字号博物馆,地方上没意见,可当开了捐赠地方博物馆的口子之后,就等着吧,劝捐推介无穷匮矣!

    杨玉林笑眯眯看看两人,他将李承和李加杰俩人的心思,都看得透透的,忽然叹了一声,年轻,真好!

    这话不好接。

    刚才聊天时已得知,杨馆明年一月份退休,再接受深博返聘,任职深博研究所所长。这事已经议定,心中正失落着呢。

    杨老终究是馆长,事务繁忙,李承和李加杰,谢绝杨馆的陪同。

    他安排了一位名叫徐慧的年轻解说员引导陪同参观。小姑娘相貌中上,穿着白色短袖配过膝裙制服,一双大眼在李承和李加杰两人身上梭巡——能让杨馆陪同的客人,肯定不简单。

    笑眯眯,双手叠放在腰间,对两人微微躬身,两位先生,我们从四楼开始?

    李加杰对这种展览,挺有兴趣,只是这会他已经在琢磨深博新馆建设的业务事宜,有些心不在焉。李承对女孩摆摆手,又对李加杰笑笑,杰哥,要不你先回公司?我逛一圈后再联系你?

    李加杰犹豫片刻后,点点头,行,我先回去处理点事情,中午在海圣楼定个包厢,你稍后别忘记邀请杨馆一起过来。

    送走李加杰后,李承在徐慧的陪同下,上电梯来到四楼。

    郭学磊副馆长还有乔亚主任,不在馆中?李承忽然想起这两人,随口问道。

    哦,郭馆和乔主任,听说被抽掉去帮忙整理南越国遗址。小姑娘很礼貌的回复。

    差点忘了,南越国遗址是1995年被发现,因云州长途电话局的基地扩建,挖出一个大型石砌水池,又挖出一些零散的铜器玉器,遂被封盘

    第四层八个馆,单馆面积都不是很大,最大的一百二十平米,小的只有六十五平米,封闭式展览(橱窗展示),整层的大主题是深城七千年。

    各个分馆又分为先民足迹、城市开端、海洋经济、海防重镇、古代移民五个部分的陈列内容,勾勒古代深城的历史轮廓,展示深城7000多年的人类开发史和海洋经济发展史、1700多年的城市史、600多年的海防史、800多年的广府和300多年的客家移民史。

    看似很深厚,其实改开之前,深城不过是个渔湾而已,并没有太多可展示的,但是一个城市的博物馆,最应该做的就是丰富城市内涵!

    所以,深博在今年六月份,前往侠州大搜罗,一次性买回来六大厢式货车的渔家文化和客家人文的文物,其中,极大部分都填充到第四层。

    因为是橱窗式展示,每一件文物前面都有卡片介绍,李承没让徐慧解说,他看得很快——不能上手,也能增进阅历。

    第三层的展馆,展出内容以海洋生物和野生动物为主,李承没什么兴趣,一掠而过。

    第二层是深博的精华层,两个展馆展出各色青铜器六十九件,其中就有秦国栎阳青铜鼓、三段区段式神人纹镜、西周虢国鸟纹鼎等国家一级文物。

    站在青铜鼓前,李承心情有点怪——既有些失落,又有些开心。

    如果没有自己,这件青铜器最后会流落到何方?不知道!

    也许被人买回家私藏;也许它在某一环节被损毁;也许它流落国外难见天日反正,它最终也没有出现在贾郑廷的记忆中!

    现如今,它能安祥的待在玻璃展柜中,等待参观者的欣赏,这也算自己给这个世界留下的足印吧?

    忽然想起,《我在皇宫修文物》中的一句话——每件文物都是有灵魂的。

    冥冥中,似乎有人在欢笑,是你么?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