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1章 马老算盘

    如果问那些考古工作者,什么最能代表大唐的煊赫盛世?

    衔杯舞马,绝对能排进前五!

    自从1970年,剡省发现衔杯舞马壶,这件一直流传于诗文中的盛世煌举,终于向考古工作者揭开它神秘面纱。

    剡省博物馆十八件国宝级文物中,有两件从不出国展览,其中一件就是衔杯舞马壶!

    今天,竟然有一件衔杯舞马瓷雕,摆在面前,三人的惊喜惊讶惊骇,可想而知!

    三老花白的头发,凑在一起,根本就不顾还有四人尴尬的站在那里。

    这帮老家伙看到感兴趣的东西,哪还顾得上招呼人?算了,自己找座位,李承坐下后招招手,示意张氏夫妇和吴伟别管他们。

    张苏陵坐下后,给李承倒了杯茶,凑过来低声问道,你哪儿弄来的?这好东西舍得捐?

    他也听说过衔杯舞马的大名。

    捐?自然是要捐的,可不会白捐,还有一件等着中海博跳坑——当然不会是坑,只是李承心底所想而已。

    前段时间,在西南山区偶然得到的。李承没详细介绍,稍后肯定还要说一遍的。

    果然,三老低声嘀咕一阵后,初步鉴定为真品,具体结果还需要谭老回去做科技鉴定,有了初步结论之后,马老抬头,看向李承的目光极其热切,啊哈,这就点菜!阿承呐,这东西你从哪儿得来的?

    这是必走的程序,李承丝毫没隐瞒,将自己走红旗农场,偶然得知衔杯舞马消息,然后顺藤摸瓜,找到这件舞马衔杯瓷雕的经过,完整的说了一遍,并且附带上自己的鉴定猜测——岭南陈家所得唐玄宗赏瓷!

    历史是能对上的,但三老都是严谨之人,并没有直接认定,沉默下来。

    马老吭哧的笑着,有些不太自然——这是一件国宝级重器,他想劝捐,但又说不出口——对方毕竟是晚辈,而且这件器物太贵重

    倒是汪清正汪老,看了眼老友,大体明白他的顾忌,微笑着对李承说道,阿承呐,这件东西虽然初步鉴定为唐代瓷器,但我们也不能给出肯定的鉴定结果,要不先放在我们馆里,让老谭辛苦一下,帮你做一份理性分析报告?

    他同样没提捐赠的话题。

    不提捐赠?李承瞅了眼马老,有些奇怪。

    他原本计划,等马老劝捐,自己就势让他们出一份估价单——衔杯舞马器没有市场参考价,李承想要出售另外一只就没的报价依据。

    所以,他打算等估价单出来,再亮出另一件,对方到时候肯定傻眼——他们自己的出价,不能耍赖吧?这样一来,另一件衔杯舞马器,就能卖出个不错的价格,即便再给他们打个折也不会低的。

    算盘打得挺好,可是马老竟然没有开口?这让李承的计划,续不上去啊!

    气氛稍显沉闷,服务员涌进来的恰是时候,端进来一盆红烧鱼块,还有一盆糖烧排骨,几个青菜,米饭面点什么的,汪老招呼着大家吃饭,房间内又活络起来。

    汪老接过主持的活,请菜添茶之余,和李承聊着饶老,和张苏陵夫妇聊聊津门博物馆的旧事,整体气氛还是不错的。

    谭老没什么兴趣吃饭,那尊传说中的瓷器就被他摆放在自己和老马中间的桌面上,时不时扭头看看,一副神不守舍的模样,那是爱到极致。至于怎么入手?他才懒得考虑呢。

    饭局上,马老的话语不多,似乎还在琢磨如何应付突然出现的衔杯舞马器。其实,他已经想明白,这件东西既然出现在中海博,那就说明老饶的弟子属意于将东西让给中海博。他现在要考虑的是,对方是晚辈,可不能留下吃相难看的印象,可是,中海博新馆建设不久,想要调拨大笔资金,有些困难。

    一直到饭局末端,马老放下筷子,瞅着正在和老汪聊得不错的年轻人,轻咳一声,配合多年的汪老,立即停下交谈,笑眯眯将谈话局面交给老搭档。

    都知道两人谈论的是正事,全都安静下来。

    阿承,说说你的打算?马老嘴角挂钩,将皮球踢给李承。

    嗯?李承微怔。昨天马老爷子见到曹墨,还一副超级劝捐狂魔面孔,今天表现太理智了,让李承有些不适应啊。

    尽管他有着贾郑廷的记忆,以及听说过侠州众多收藏家对马老的评述,事实上他还是不了解马老。纵观马老劝捐的精彩案例,基本上都围绕在关系好、有资本实力、不伤筋动骨这一范围。昨天劝捐张苏陵的曹墨,也是因为张庆东的关系。

    至于李承今天带来的东西过于贵重,让他不太好开口,如果是水银沁楚国玉珏那就另说。

    另外,马老本人就是文物回流办公室成员之一,自然知道李承的另一层身份——文物回流办公室特别培养的供货商——李承自己还不知道,但办公室成员内部已经这么认定。

    这层身份,意味着李承身上已经承担相当重的捐助属性,如果再让他白干,于情于理,说不过去,所以,马老才让李承自己决定。

    李承哪能猜到马老的心思?

    马老没劝捐,其神色又想留下这件衔杯舞马瓷器,结果必然是希望自己降价。

    那就按照深博那边的待遇谈吧。

    眯眼带笑,手指轻叩两下桌面,李承缓声道,马老师,您老想必很清楚我最近为深博供货的事情吧?

    这事外人不是很清楚,可作为国家文物鉴定协会的副理事长,文物回流办公室青铜器鉴定组副组长、中海博院长的马老,还是听说过的,他眨巴两下眼睛,猜到李承的想法。

    他苦笑着摊摊手,不怕献丑,这会我们中海博,还真的比不上深博,尤其是外汇。

    马老说的是现阶段中海博的账户款项。

    李承的目光微凝,这情况有些出乎意料,可理智告诉他,马老说的恐怕是真的。

    不过,他伸手揉揉眉梢,很快眉头舒展开来,微笑道,马老,衔杯舞马唐瓷,我到手的是一套,还有一只在车中,稍后也转让给中海博。这个数目你们账户上有吧?只此一例,下次我们还是按照深博的比例走,您看怎样?

    他手指蘸水,在马老面前的桌面上写了个数字。

    没错,这一套衔杯舞马器,他算投石问路,交好中海博的见面礼!

    他购买来这套瓷器,花费十来万,现在这个价位卖出,依旧赚很多。

    黑么?考虑物件的独一无二性,还真是良心价中的良心价,上拍的话,百万羡元都有人愿意要!

    马老瞥了眼水渍,哈哈一笑,两只一套?那还不赶紧拿来?你小子,还藏着掖着?怕我老马付不起你钱?

    李承正准备让吴伟去取,马老突然起身,老汪、老谭,还有小张,吃完了吧?走,我们回办公室去谈!阿承,你把另一件也取来,一道鉴定。

    听说这东西竟然有一套,几人都没心思在饭厅闲聊。

    谭老抱着匣子走在最前面,汪老陪在马老身边,手肘碰了碰老友,那小子要多少?

    马老伸出手掌亮了亮。

    自然不是五万,那就是五十万,汪老眉头皱了皱,迟疑半晌说道,价格真心不贵!可是咱们账户上那点钱全给他,还有两三个月,咱管理三四百号人,怎么办?

    那就想办法呗!

    马老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听得汪老心痒痒,有什么办法?

    马老回头瞥了眼走在最后的李承,又回头低声道,下午你和我打个配合。我这边有两个方案让他选。

    哦?你说。汪老实在想不出有什么办法,可看老马的模样还有两个方案?

    第一个,欠条,晚上两三个月付款

    汪老打了个趔趄,差点一头栽倒,诧异的看着老友,这也行?

    这套东西你舍得从眼前溜走?马老斜了老搭档一眼,又说道,等到一月中旬,我们新一年财政补贴就会下来,到时候还他就是。真不行我就给固庵打电话

    汪老苦笑,老友这次算是豁出去了,想到还有另一策,忙问道,那你的第二条呢?

    第二条啊也需要你帮忙。马老挠挠下巴,咱们在金陵西路跑马总会的大仓库中,不是还有一些不上档次的西洋艺术品老货么?这小子在摩罗街开了家西洋艺术品二手店,我们给他一二十万现金,剩余的用这些货品抵。

    不过,这需要你在管委会上提案,我组织人尽快通过才是。

    这一主意,倒是让汪老眼前一亮。

    这方案,靠谱!汪老冲马老竖起大拇指!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