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30章 各有用途

    李老板,这位是肖立军,清大建筑系毕业,研究古建修缮。九三年圆明园画家搬迁宋庄,宋庄画家村的改建,就是他负责的;去年雍和宫大修,他是美术指导。

    这还是贾郑廷记忆中的肖立军么?这么辉煌的阅历,怎么后来做画家去了?

    老肖,这位就是我和你提到香江李老板,古董行,眼力超好。秦禹对李承了解不多,多是从涂家父子那打听的,张苏陵这边没敢乱说。

    哎呀,李老板,上午凑巧有个朋友在798那边搞画展,我去捧捧场,来迟了,不好意思啊。昨个老秦和我说有三栋四合院要改建,我还以为他骗人呢。

    确认过口音,一口地道的保定腔,没错,就是那个颇有名气的画家。

    肖老板喜欢美术?李承与他握手时,顺着话题问道。

    那是我在清大上学时,混得不错的一美术系哥们,人生第一次画展,得捧场。肖立军挠挠头,没正面回答李承的问题。

    秦老在旁边笑着添一句,老肖的美术功底很好的,他父亲是冀北师范学院美术老师。

    看来老秦和肖立军关系很熟啊。

    赵帆在旁边笑道,肖老板年纪不大啊,老秦您怎么喊他老肖?

    确实,肖立军今年至多四十岁,而老秦呢?六十出头肯定有的。

    啊哈,这事还得搁几年前说起。肖立军抬抬手,讲起他和秦老不打不相识的故事。

    津州有个建筑区,市府重新修整该区建筑,当时没有对外招标一说,就是市府指定谁谁谁来承修,谁谁谁来供货。

    秦老当时是指定木料供应商,而肖立军则是这次维修的官方工程督导。

    一次,秦老提供的木料被肖立军拦下来,两人还由此闹出一点纠葛。事后,秦老请肖立军吃饭,由于当时肖立军就留着一蓬大胡子,秦老还当他四五十岁,敬酒时满口老肖老肖的喊着,肖立军也不纠正,一杯一杯的接着。

    最后,两人喝得酩酊大醉,那点恩怨也就烟消云散,老肖这名字,也就成为两人之间的保留节目。

    李承关注的重心不在两人的故事,而是津州风情区也是肖立军督导修缮的?

    肖立军,还真是有些能力。

    肖老板,给个主意,这片园子,我想建一家偏传统风格的会所,你认为需不需要推倒重建?李承指指这三屋一墙的建筑结构,笑着问道。

    听到李承这话,金松立即将目光落在李承身上,赵帆反应同样快捷。

    会所?丝国会、长安俱乐部的那种?肖立军消息也挺灵通,就在今年,长安俱乐部正式挂牌成立,圈外人还真不清楚这事。

    九十年代,丝国会、长安俱乐部、剑阁俱乐部、羡洲俱乐部相继成立,引领一波高端会员制俱乐部风潮,李承提到改造这座宅院,成立会所,立即就引起金松和赵帆的注意。

    李承微微一笑,摇摇头,我可没那么大的野心,就是弄一个私密些的朋友聚会场所。

    金松看了眼赵帆,明显不太相信李承的说辞,赵帆低头望着地面的碎玻璃,心中在琢磨。

    成立一家私人会所?首要条件就是人脉,李承有么?

    赵帆将李承身边人的资料在心底过一遍之后,立即发现,还真的有!很强的那种!

    无论是李家、郑家还是霍家,以及一些香江二等豪门的公子哥,这两年李承没少交往,如果这些人一旦加入,毫无疑问,有着极强的吸聚效应。

    还没等赵帆想明白,就被张苏陵打断,私人会所?啊哈,阿承,你的会所,我是第一会员!另外,你这里的餐饮服务,我可以提供,给我分点股份呗?

    赵帆立即跟上,阿承,你建会所,我赵家,还有保商利,也要参一股。

    这个等院子建好再说。李承还真的没想过做资源会员俱乐部,他只是想要弄一家私密性极高的高端会所,有个吃茶、喝酒谈事情的商务场所。

    至于高端会员俱乐部这事不是不可做,只是他没精力去做,如果保商利的人感兴趣,他倒是可以引入部分资源,但就李承所知,保商利的六天王,基本上都在剑阁俱乐部,中信王本人就是剑阁俱乐部的发起人。

    又对肖立军强调,我可没有锵叔的豪气,八百万羡金做丝国会,所以,肖老板在做改建设计时,无需过多的考虑奢华。我需要的是精致,是品位。

    李承口中的锵叔,就是香江邓氏家族邓永锵,他花了八百万羡元做设计和装修,按照前清王府的格局,从床、桌椅到墙上挂的画,都是以前王府的规格,陈列的物品中,很多是王府旧物,房间里摆放的是真的古董,就连院子里的花木山石也都十分的考究。

    这在当时,确实很震撼。

    其实,在香江,邓永锵家族早已经在走下坡路,总资产大约在十亿港纸左右,连二流豪门都勉强。他之所以建立丝国会,更多的是想要借助这一平台,拓宽国内人脉与商机。当然,也许他一颗红心两手准备,真心向世界展示丝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说不定。

    总体来说,他还是成功了。

    李承向肖立军描述自己的需求后,老肖瞅瞅眼前凌乱不堪的院子,直接建议,这种大杂院原本就不是保护建筑,扒掉重建吧。八百平米的面积略微有点小,但是如果建成中式回形庭院,容积率和采光率还是不错的。

    晚上回家,我会出一份草稿图。似乎怕李承不理解,又强调一遍,只是草稿图,不是建筑图和渲染效果图。

    买房有宝?别扯了,这里稍微有价值的东西,都被住户卷走。

    等肖立军拍摄足够的照片之后,一行人转道钱粮胡同,也就是赵梦家先生的旧宅。

    这栋四合院要比刚才那栋大杂院强出太多,房子早在几年前就被东城区房管局锁上,除了厚厚的灰尘,倒没有其它杂物,连家具都没有一件——陈梦家先生喜好收藏,他去世后,所有的家具藏品一分为二,被中海博物馆和湖州博物馆瓜分。

    这栋院子并非标准四合院,而是清代后期户部宝泉局办公地址,因此,呈U字形结构,两侧是普通官署房,被陈梦家先生改为收藏室、客舍以及待客处;U字顶端为二层小楼,原为长官官署屋,后来被改建成陈梦家夫妇的居住楼。

    院子中间有一根老柳树,还有一弯干涸的小池塘。

    李老板,这里您打算做什么用?我会根据用途给出改造建议的?这次,没等李承开口,肖立军主动问道。

    这里以修缮为主。如果可以,在庭院中建一座赏月亭。李承指指柳树旁的空地,手指画圈。

    这栋房子,可以做收藏室的,因为各个房间分配的很合理,估计当时陈梦家先生购买这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李承虽然志趣不在成为大收藏家,但是,哪位古董商不弄个收藏间?那是涨格的利器,未来国内古董古玩市场蓬勃发展,自己完全需要这种场面。

    毫无疑问,这间**型四合院,最适合展藏古玩。

    听说李承要建成收藏室,或者说展览室,肖立军立即建议,墙壁要加厚,另外,部分房间合二为一,减少门窗数量。

    这建议倒是让李晨有些意外,没想到肖立军连博物馆的安防建筑,也懂不少啊。

    最后走的是新街口南街,这栋四合院是最为标准的京派建筑,之前是驻京办机构,所以修缮管理的非常好,很明显,西北矿业公司在租赁这座院落时,曾经花费相当的精力维修过。

    电路系统没问题,下水系统要稍微改进。其它的无非是检查椽木翻新,柱梁防虫等工作。

    没等肖立军询问,李承抬抬手,这里会是我的私宅,肖老板,你看着弄,偏传统一些。

    三栋四合院,李承都规划了最终用途。

    对房子本身,他不挑拣的——再过十年,剑阁三环内,就没有空挡,房价巨高。现在这么便宜,给你划拉三大块,还要啥自行车?

    从新街口南街的胡同巷子出来之后,金松拉着赵帆,先行告辞,有关李承拟定成立会所的消息,两人需要回公司商量。

    回来的路上,秦老和肖立军凑在一起商量,按照李承的要求,给如何对房子进行改建?以及需要配备哪些家具和电器?

    李承没插话,他们最终会拿出几个方案给自己选择的。

    不急,自己还要走一趟西北,二十天后,还要回到剑阁,到时候,肯定会有答案的。

    在相国寺门口,李承瞅见一家菜百金店,忙叫停吴伟。

    菜百首饰成立于1956年,也算剑阁老字号,其金银器打造,还是很有水平的。

    李承走进店,打算给张苏陵的孩子买点礼物——这次津州的事情,还需要他多出力。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