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孤舟万里(一)

    前言

    人在山中是为仙,为国为民是为侠。仙侠二字,在我看来,是儒道互补的一种精神。用之则行走天下,济世度人。舍之则藏身名山,求仙问道。或是怀采菊东篱之心,行风尘碌碌之事,两相调和,未尝不可。

    珞珈之山,东湖之水。山高水长,流风甚美。武汉大学依珞珈之山而傍东湖之水,钟灵毓秀,实为一等一的洞天福地。然而湖光山色美则美矣,若无人文参之,不过是无情的山水,难以令无数英才遥思神往了。

    珞珈学子每受山水灵气,美丽的山水孕育美丽的心,美丽的心怎能不产生美丽的故事?可惜多少俊杰人物来来去去,一届届学子蜂拥而至,很快又风流云散。年轻的我们走得太急,总想快点再飞向更远的地方,对于珞珈山本身却懒得驻足流连,未尝不是辜负如画美景。

    因此我在大二时便发心为珞珈山写点故事,一则为以后留点念想;二则希望能借此给珞珈山增添些可供津津乐道的美谈佳话;三则希望我写的故事能让或多或少的人对珞珈山升起些许恨不能至的向往,为珞珈山当一回摇旗呐喊的马前卒。

    从初有此意到真正动笔写我心目中的珞珈山,已是一年以后。大三下半学期时终于有点眉目,我还记得那天我午觉醒来,身旁单曲循环着陈奕迅《富士山下》的旋律,梦中纷杂浮现的“四不皆空”、东湖边上的梧桐、盛开如锦的樱花……就是在一瞬间心有所动,于是开始了《夜色将阑》的写作。

    可是我心中最想写的,是关于珞珈山的仙侠题材。《夜色将阑》可以说是我构建自己的珞珈山世界的第一步,但说到写出规模宏大的仙侠小说,一时大有力不从心之叹,遂不敢轻易动笔。

    我从初中开始接触武侠仙侠等等小说,每读金庸古龙的经典之作,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楚留香传奇、小李飞刀……常有心痒难耐,想要一吐为快的感觉。还有各种仙侠小说的经典,亦让我拍案击节,恨不能自抒胸臆,也写出如此引人共鸣的作品。

    武汉大学是一个机缘,在水利水电学院读书更是机缘。由于宿舍靠近东湖,我一方面特别喜欢去湖边散步,一方面又可常常徘徊于狮子山、珞珈山。身处山水之间,我得以更加全面充分地对武大的迷人风景心领神会。因而我心中渐渐明晰了想法,就是将武大的山水融入仙侠小说的题材中,让我心目中的珞珈山水真正有神仙眷侣往来其间,珞珈山为何就不能成为我们珞珈学子心目中的圣地呢?

    我在《夜色将阑》的结尾也表达了自己的遗憾,可惜我为武大写一部仙侠小说的构思只是刚有雏形,四年已经匆匆而过,去年毕业到如今,离开珞珈山已有一年有余。其间种种,实在一言难尽。去年工作半年,施工单位,在上海外滩旁边,黄浦江边上。许多值夜班的夜里,坐在打桩机旁边读儒道释,抬头看见黄浦江对岸的东方明珠。又有很多时候,独自漫步在外滩、南京路、陆家嘴,一个人淹没在人海中。更有去年元旦跨年,在外滩被挤成狗……不知不觉间心境大变,终于略有信心,决定动笔写作《珞珈谪仙记》。

    数年之间,从最初的朦胧念头,到略有信心,再到真正动笔,写第一卷时忐忐忑忑,不甚满意,直到第二卷才局面顿开,坚定了写下去的信念。惶惑地一步步迈进,既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是值得的,不该在意因此而失去的种种。可又怕自己努力追求的如此微不足道,甚至撑不起毕业时那个满心伤怀的自己,因为离别在即却一字未就而独登樱顶,怅望沉默的珞珈山,不知路在何方。

    害怕自己打着武大的旗号,害怕自己写的不尽如心意,辜负了武大的美。一直怀着忐忑在构建我的幻想珞珈界,甚至常有恍恍惚惚分不清现实虚幻之感。可每当清晨或黄昏或是夜色深深,晨曦初现或斜阳夕照或星河在天,又觉得自然的神奇玄妙远远超过我们的幻想,不必太过区分落伽与珞珈。

    把工学部主教变成通天高楼,把部分学院变成门派,把阿里巴巴变成奇人异士汇聚的酒馆,把樱花城堡变成珞樱帝国的帝都,把鉴湖变成鉴海,把珞珈山变成圣山,樱花大道应有樱花千里,至于鲲鹏广场当然要有鲲鹏的身影。如此等等,将珞珈山下的世界变成一片神仙浩土,其中人往来修道,斩妖除魔,生死轮回……这才是我向往的珞珈啊。

    如果读者不是武大人,我希望这本书至少是一本耐看的书。如果读者恰好也曾是珞珈山的过客,或是正徘徊在珞珈山下,或是对珞珈山心向往之,那么我希望可以让大家在许多的地方会心一笑,书中许多细节梗可能要武大人才能会心。

    仙侠是一种寄托,是一种情怀,不是杀人越货,不是扮猪吃虎。这些年我思索应该从哪里切入校园仙侠题材,最后觉得大学中和仙侠最有共通之处的应该是感情了,毕竟感情是所有人的共同语言。我深深赞同《牡丹亭》的至情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神仙游方之外,绝欲弃情,欲求长生,殊不若红尘万丈之动人情怀。

    于是这就是我的仙侠了,数载念念不忘,终于可以给自己一个交代。五年前我从家里出发去武大,忽忽五年,换一个好故事,也算不虚此行。

    《珞珈谪仙记》是一段漫长的旅途,很高兴有人陪我一程。

    本书背景:

    一、空间背景

    1、为了配合神仙人物日行万里腾云驾雾的需要,将武大地图放大亿万倍,大体上各个地方还是参照武大原本的地图,但是相应地放大。

    2、有些地方是我自行想象杜撰,还有些不能完全符合武大地图,比如许多山水都是要自己另行想象,但武大标志性的景点自然要保留。

    3、为了让现代的地名符合仙侠小说的画风,有些取舍也是自然。比如为了把网球场写入书中,编造一句“千千情网求生场,对对痴人埋骨坡。”

    二、时间背景

    1、以一万年为一纪元,本书设定珞珈界自有史以来,共一百二十纪元,即一百二十万年。2、本书中珞珈界历史分为如下八个时期:

    1)前10纪元为上古期,人族弱小,处于万族夹缝中。

    2)10纪元到20纪元为百家争鸣期,三皇五帝,孔孟老庄等等都处于该时期,人族在诸位圣者带领下开疆拓土,屹立于珞珈界。

    3)20纪元到30纪元为五妖乱珞珈时期,此时人族诸圣仙逝,后继乏力,五大妖族为祸珞珈界。

    4)30纪元到40纪元为珞樱大帝时期,珞樱大帝在珞珈山悟道成圣,横扫天下,一统珞珈界,建立珞樱帝国。

    5)40纪元到50纪元为魔界东侵时期,魔界在诛天魔帝率领下东侵珞珈,两纪元后逼迫珞珈界举界西迁,历时8纪元方才夺回珞珈界。

    6)50纪元到80纪元为珞樱帝国时期,大体平稳,珞珈界东西融合,道法兴隆,时有妖魔作乱。

    7)80纪元到100纪元为道武中兴时期,珞珈界人才辈出,虽没有百家争鸣时期的局面,但也兴盛非常。

    8)100纪元至今,珞珈界略有凋零,但逐渐兴盛,此时魔界修养声息后蠢蠢欲动,正值第二次魔界东侵前夕,主角出场。

    3、许多地方为杜撰,请勿牵强附会。另外本书设定珞珈界樱花自古即有。

    【正文】

    云梦泽,横亘亿万里,波涛浩瀚,自古便是荆楚珞珈界最负盛名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