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又或者说,不但没有商量出一个好结果,两人还因为这件事情,大吵了一架,父子俩都快吵翻了。其实去倒茶的时候,虽然离是离得远一点,但到底还在同一个家里呢,所以父子俩的争吵声,陈外婆哪怕听不清具体的内容,也知道,父子俩这是聊得都上火了,嗓门儿那也是越来越大,完全不控制。陈外婆挺想问陈外公,他是怎么跟大儿子吵起来的。但是看着陈外公的脸色,这个问题,陈外婆到底是没有问出口。不过,接下来该怎么办?直到陈外婆听到陈外公给小女儿打电话,陈外婆才知道,陈老大这条路走不通之后,陈外公这是准备换小女儿这条路子了。小女儿长得漂亮又聪明,嫁得还特别好。陈婕母女俩的这件事情,别人没有办法,小女儿的脑子那么灵活,肯定可以给他们出一个好主意的。在今天之前,陈外公和陈外婆都觉得,光靠他们老夫妻俩就可以把陈婕母女俩搞定。搞定陈婕,那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还轻松得很。陈婕可是唐果的亲妈,搞定了陈婕就等于是搞定了唐果。所以,哪怕他们要攻略的人是两个,但实际上,真正需要攻略的,也就只有陈婕一个。陈婕对于陈外公夫妻俩来说,那还需要攻略吗?既然是这么容易就办到的一件事情,陈外公夫妻俩当然不会想着再去麻烦自己别的孩子。适当的时候,他们这些当父母的总要表示表示,让他们孩子明白,就算他们夫妻俩老了。但是,他们对这个家的贡献还是非常大的。这个家啊,离不开他们两个老的。真正能替这个家办大事的,也只有他们两个老的。说白了,陈外公和陈外婆就想向自己的孩子显摆一下,他们悄摸摸地就替家里办了那么大的一件事情,让所有的家人都跟着享福。自己两老的,还是很有本事,是实实在在老陈家的定海神针。所以,下面那些个小辈也别因为他们的脾气,就在他们背后嘀嘀咕咕,觉得他们人老,脾气臭,不好哄。哪成想,这个显摆生生没有摆成功。自己失败了之后,还得缩缩脖子,回头找家里的小辈帮忙。当然了,帮忙归帮忙,但是该端起的架子,那还是要有的。陈家小女儿听到陈外公用命令式的口气让自己回家一趟,说是有事情要跟自己说,陈小妹不怎么高兴地皱了皱眉毛,哪怕心里是不乐意的,但这一趟娘家,她还是准备去的。把接孩子的活交给婆婆之后,陈小妹就连忙往娘家赶。不是因为她特别重视陈外公,在意老陈家这个娘家,才这么急急忙忙的。陈小妹的反应之所以那么大,完全是因为她知道,她要不听她爸的话,又或者回家的速度墨迹了一点,她爸能够跟她大吵大闹,闹得她精神崩溃为止。更何况,她是结了婚的人。她爸不单只是在家里闹,也会跑到她的婆家闹。至于闹什么……陈小妹冷笑了一下,想起了上次她爸跑到她婆家闹时的情景。陈外公质问陈小妹婆家的人,为什么他们老陈家养的那么好的一个姑娘,嫁过来之后就一点礼貌都没有,连亲爸亲妈都不认了。陈小妹对娘家的这种态度,是不是婆家教的?婆家的人这么教陈小妹,按的是什么心。还有,是不是婆家的其他人都是这样,娶了别人家的姑娘之后,就不让人家姑娘跟娘家人往来了?是的话,他肯定要替陈小妹婆家的人好好宣传一下。他就不相信了,在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还有人敢跟陈小妹一样,嫁到这户人家家里头去。哪怕不少人的嘴里都挂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句话。可是谁又真正因为嫁了女儿之后,就把女儿当成外人,完全不联络了?就算婆家的人不喜欢自家新娶进门的儿媳妇有补贴娘家的习惯。可也没有那个当婆家的在娶了新媳妇过门之后,就明文规定死了,新媳妇必须跟娘家的人断绝往来,不能给娘家的人半点好处。谁要是说出这种话,那么这一户人家,不管是什么样的亲戚,哪怕是七弯八拐,一表三千里的,一提到“噢,那就是某某某的亲戚”这句话后,婚事一准泡汤。即便是在重男轻女的家庭里,那人家的闺女也不是喝着西北风长大的呀。唐德良跟陈婕之所以能够成功,那是因为陈婕在娘家和婆家之间,选择了婆家,陈婕自己愿意。不是被逼到了陈婕这种地步,这样的人家,真没什么人敢把闺女嫁过去的,名声太不好听了。陈小妹的婆家本来就没有要让儿媳妇跟娘家断绝往来的意思,是陈小妹这个儿媳妇自己不愿意回老陈家,没跟陈外公好好沟通。儿媳妇拿着儿子辛苦赚的钱补贴娘家,他们不乐意见到。可是看到儿媳妇自觉自发地不搭理娘家的人,她婆家的人看到了,怎么会不高兴。且,偶尔婆家的人还会意思意思地劝一下陈小妹,娘家的那些亲戚,该走动的还是要走动。要是不喜欢,那就在娘家待的时间短一点,走动的周期长一点,怎么的,他们家也不能因为这件事情就落人把柄啊。可惜,千防万防,还是没能防住陈外公这头老虎狗。陈外公要的不单只是女儿逢年过节抽空回娘家小坐一下,他还要求女儿在自己有需要以及召唤之下,必须及时赶回娘家。什么?忙?没有空?要照顾孩子?听到陈小妹种种推脱的理由,陈外公二话不说,就杀到了陈小妹的婆家。他可不管这些话是不是陈小妹的真心话,是她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别人教的,反正他就直接把所有的锅都扣在了陈小妹婆家人的身上,当着所有人的面,力指陈小妹之所以变坏,那完全是婆家人不安好心,教坏的陈小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