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李三娘施巧计瓦解隋军斗志

    其实,卫文升心里是太清楚不过了,他李渊已经在晋阳起兵,眼下正率军南下,直奔大兴而来,嘴上说是为了扶持杨广的孙子杨侑为新帝来代替他那昏庸的老爹杨广,安定重兴隋朝江山,并非反隋,而实质上他就是反叛,而且是堂而皇之的反叛!

    这边李三娘又何尝不明白个中道理呢?

    父亲起兵打着到江都去为受困的隋帝杨广护驾解围、拯救大隋的旗帜,那简直就一大隋政权捍卫人的高大上形象,不过是在四方豪杰面前做秀而已,目的是避免强出风头,成为众矢之的。但自己在关中就不同了,就得高举反隋的旗帜,这样才有强大的号召力,才能够招降纳叛关中各路义军,让关中百姓明白杨广和他的帝国的暴虐昏庸,才能够激起他们投身到反隋的洪流中来。

    却说这卫玄卫文升,那可是战功赫赫大名鼎鼎的大隋右侯卫大将军,相当于现今的上将军衔军区司令,乃大隋的大腕级人物、“骨灰级”战将,可谓牛牪犇掰,不管是论卡司还是战力,他在隋朝的现役战将中都绝对名列前五名。

    从大业九年(西元613年)正月起,隋炀帝驾幸辽东,他就被任命为京兆内史兼任刑部尚书,辅佐杨广长子杨昭的第三子代王杨侑留守西京大兴城,赐予他若遇事不便上奏,可自行裁处决断的权利,并敕令杨侑以对待老师之礼节对待他。

    大业八年(612年),卫文升跟随杨广东征高句丽,当时各路兵马皆损兵折将、丢盔弃甲,唯独他的率部独以保全。他不仅威名显赫,而且为人正直忠诚,杨广任命他为刑部尚书兼大兴城最高军事长官,统领守城军队以及皇城、宫城卫护,无疑是视他为保卫大隋京都的不二人选。那时候的刑部尚书相当于当今的司法部长+公安部长+最高法院院长+最高检察院院长,就是两部两院“四合一”的首脑,属于副国级国家领导,可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几个人之一了。

    大业九年六月,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隋,围困陪都洛阳。杨侑派卫文升率军数万东出大兴、援救洛阳,平叛杨玄感。

    然而,卫文升没想到的是,自己这么一名威震华夏、名满四方的大将,在这些月来与娘子军的数次武的较量和文的交锋中,却丝毫没有赚到星点便宜,反而一败再败,颜面丢尽不说,主上的重托,何以担负!

    不过,前几回的文的交锋都不是面对面的唇枪舌剑,所以今夜他逮着了一个当面的机会,当然就不会轻易放弃!

    可是,他无法理解的是,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娘子,怎么就不听说教呢?反倒像茅坑顽石一般又臭又硬、油盐不进、冥顽不化呢?

    他对李三娘失去耐心了,也对自己失去

    信心了。实在劝不动李三娘,那就亲自动武吧,眼下只能再次苦口婆心了:

    “三娘身为一介女子,有忧国之心自然是难能可贵,就连七尺男儿也汗颜啊。可是,国家的事情有男人来承担,妳一介女流,何苦舍命拼杀、献身沙场呢?在家相夫教子,夫妻恩爱,闲暇之时抚琴赋文,终日安享荣华富贵,不是女子之本分和福分吗!相信妳夫君也是一时被蒙骗,误入歧途,妳本当劝诫阻拦,不让彼误入刀光剑影、血雨腥风之地,而妳不仅没有尽到本分,还在推波助澜,以身犯险,这是何苦呢?”卫玄慷慨陈词。

    李三娘察觉到卫文升的脑子开始灌水了,必须乘势将彼激怒,促使他尽早脑残,好在对方混乱中脱身。她反唇相讥:

    “老将军此话差矣!古人有训:国家有难、人人有责。女子怎么了,女子就可以坐视不理吗?老将军可知道吕母、迟昭平,她们都是女子,却先后成为西汉末年反抗王莽暴政的义军领袖、巾帼英雄。儿一小女子,不敢与吕母和迟昭平相比,但愿效仿她们忧国忧民之志。作为女子,儿倒是真想能够在家安心相夫教子,可是杨广给了我们这样的机会吗?我若是阻拦夫君逃离大兴,我们岂不是坐以待毙?现今恐怕早已成为阁下的阶下囚了吧!今时今日,杨广暴政、朝廷腐朽,致使国家动荡、百姓遭殃,谁来拯救黎民百姓于水火、谁来重建社稷江山于破裂?靠杨广身边那些只会助纣为虐的大臣们吗?华夏儿女本当地不分南北、人不分男女,有力的出力、有计的献计,不能匡扶社稷、重建河山,那就只有推翻旧政、建立新朝。这是潮流,所谓顺流者昌、逆流者亡。儿倒是想在此奉劝老将军一句,识时务者为俊杰,卫大将军已经是功成名就,你绝对不想为了继续维护一个暴君、昏君而弄得自己身败名裂吧?”

    其实,就个人关系而言,父亲与表叔杨广君臣之间,是一对如假包换至亲至近的表兄表弟,他们谈不上有什么深厚的兄弟情谊,但绝对没有什么深仇大恨的私人恩怨。眼下与卫文升唇枪舌剑,将自己的表叔贬得那叫一无是处,心里有一股五味杂陈的苦涩和酸咸的滋味。她绝对不是一个嘴尖牙利的话痨子,更不是一个尖酸刻薄的毒舌妇,今天竟在卫文升及彼将士面前滔滔不绝歪理正说,目的一来是为了回怼卫文升,二来是为了说给他背后的将士们听的,让他们明白当今的皇上已经不再是明君贤主,因为李三娘知道,她的这套“歪理”当下恰恰代表了正义的声音、人民的声音、潮流的声音!

    “这么说来,娘子今夜可是非要与老夫一决胜负、一较高下咯?不过,妳以为这大兴城是纸糊的吗?妳以为尔等能

    够进得了大兴城吗?只要老夫尚在一日,谁也休想进得大兴城半步!老夫还是要敬告娘子,莫将与朝廷禁卫军交手当成儿戏!否则叫尔等悔不该生逢当世!”卫文升句句皆为狠话。

    李三娘感觉到卫文升已经进入脑残阶段,终是熬不住了,所以才会开始放狠话,但自己偏偏不跟他急,而是反唇相讥:“卫将军,你老弄错了吧?今夜可不是我们不请自来,倒是你的人马偷偷摸摸的想摸营夜袭户县、捎带剿灭娘子军。我们不过是驱贼而至,怪只怪你的军队不堪一击!”

    “我不得不钦佩李三娘的过人智慧和勇猛,确为女中豪杰。但是,前面败退的人马不过是老夫的夜探队和前军而已。看看本将身后的大军,足有三万之众!娘子军眼前不过几千余人马,妳这不是背鼓上门———讨打吗?难道想鸡蛋砸磨———以卵击石?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没想到卫文升一介武官,却不乏文辞,一连串的歇后语听上去还蛮有文学范儿的。

    虽然卫文升的话里发出了一个威慑信号,他心里也很清楚,也许过不了多少时辰,娘子军的大队人马就会赶来救援,因此他眼下并无大规模发动攻击的意愿。

    “卫老将军,这一仗可不是我们挑起来的,你老招惹我们,岂能就此罢休!但是,我倒是想再次奉劝你老,现如今江河残流、山峦凋蔽、土地荒芜、草木皆灰、日月失辉、天地无光、黎民涂炭、百姓遭殃、国破在即啊!谁又能够挽大隋于将倾、救大兴之即覆?你老不如顺应潮流,与我们一同起事,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三娘也开始转守为攻。

    没等卫文升接茬,三娘话锋一转,从怒怼老将军转而教育他身后的将士们:

    “军中的弟兄们,我知道尔等大多是被官府强征兵役而来,并不想征战厮杀,只希望有口饭吃、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尔等当中有不少是已经有家有室的丈夫、父亲和儿子,上有老父老母,下有妻儿子女,谁愿意在战场上有去无回呢?还有,在列的弟兄们中有关中人吧?尔等的家或许就在鄠县、武功、盩厔、始平、扶风,那里的百姓已经从杨广的暴政下解脱出来,尔等的家人都在盼望着你们安全回家,你们为什么还要舍命去护卫一个暴政、效力一个暴君呢?放下刀枪吧!回家与尔等的耶娘妻儿、兄弟姐妹团聚。有志的男儿,加入我们的队伍,调转尔等的刀枪,去推翻暴政、建立新政吧!与我们一道去为自己建功立业、为家人尽责尽孝、为家族光宗耀祖吧!义军之举,诚合天意人心!”

    李秀宁上面那一番洗脑般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宣传工作直接做到敌人阵营前,极大地打击了官军的士气,就连精于说

    降的卫文升也被她一阵气势如虹的“舌战”打得懵圈了,深感嘴不从心。而他身后的将士们更是出现了阵阵骚动,士卒手中原来高举的刀枪,开始降低了高度,原来笔直划一的队形,现在也变得七斜八歪了,主场畏战和厌战的情绪已经开始想病毒一般在他们当中扩散蔓延,隋军起初处于沸点状态的士气正在向冰点下落,军心惧怯、斗意颓废。他们原本就知道娘子军的厉害,现在更是当面领教了娘子军主帅的风采和气势,娘子军就这么几千人都敢于犯险杀到京城脚下,可见其战斗力非我等能够抵挡。

    真是太打脸了啊!卫文升的淡定在渐渐流失殆尽??????

    不过,毕竟是见过世面的高手、久经沙场的战将,面对李三娘那绝对能够让许多人都会感到理屈词穷的呛声,卫文升并没有慌乱,尽管他也心知肚明,李娘子的话千真万确、也句句在理。但他不能够退却,护卫大兴城乃是他的职责所在。他心里更加明白,不能够再让那李娘子继续洗脑了,眼下军心已经发生动摇,再下去保不齐会军心崩溃,不战自败了。看来,是自己早先小瞧了眼前这位不过20出头的娘子了。

    唇枪舌剑的文斗技不如人,那就转入真刀实枪的武斗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