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章 危难当头 小夫妻情浓将别胜新婚

    大业十三年(617年)五月中旬的一天夜里,柴李氏与夫君柴绍刚刚洗漱完毕,进入卧房,跨上睡榻;朱扉双掩,绣幕四垂;罗襦宽了,绣裤卸了;四臂环抱、相拥而卧??????

    结婚数年,他们俩日夜盼望着能够早日生儿育女,但不知何故,迄今还没有能够收获爱情的果实。两人嘴巴上都说顺其自然,而内心里却都早就急不可待了。此刻,当他们正在继续努力??????

    忽闻外屋门庭传来一阵轻微的敲门声,不一会,寝室门前传来了家丁那压得极低的嗓音:“主人,有人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告,你见否?”

    “已是深夜,有事明日再见!”好事忽然被人打搅,柴绍心中不爽!但他猛然感到来人必定有急事,故此补问道:“彼叫甚名?打何而来?”

    “来人只说打北边来,要当面向你和娘子禀报。”家丁回道。

    听闻是北边来客,柴绍一下子就猜出了八成,一定是晋阳岳父大人那边派来的,他于是吩咐道:“那就赶紧招呼客人到客厅等候吧!”

    柴绍赶忙穿上官服,三娘也着好衣装,并顺手摘下墙上挂着的佩剑,藏于袖筒之内。然后,他俩便一前一后快步来到客厅。

    只见客厅中央站立着一位全副黑装的人,黑鞋子、黑裤子、黑衣裳、黑头巾,就连脸上都蒙着一层黑纱,他见到柴绍进来,连忙抱拳拱手作揖,但动作颇有点像要抽刀拔剑之态。见状,柴绍心底猛的一惊:“糟了,我连佩刀都没带,大意了!”

    就在此时,身后的李三娘一阵“凌波仙步”,瞬间已经从后面逼到黑装人面前,袖中利剑滑出,左手握鞘、右手抽剑,轻舒软臂、暗旋柔腕,剑锋划处,黑装人的面纱飘落地上,露出了面容。

    “怎么是你,小顺子。”李三娘露出惊喜的眼神问道。

    “是某,三姐。”小顺子吧嗓音压得很低,但却掩饰不住欣喜的表情。

    小顺子是二弟李世民的侍从,可以说是发小了。他只比李世民小一岁,还在他才三岁大的时候,就被李渊夫妇买进府内,专门陪李世民读书、习武、玩耍,就像兄弟一样,当然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李世民的亲信随从。也因此,他就随李世民喊李三娘三姐了。

    “姐夫好!”小顺子转身施礼。“是二兄派某特地登门来传口信的,这口信至关要紧,请姐夫三姐务必谨记。一,令父已经决定于近日在晋阳起兵反隋,姐夫三姐务必于两日之内离开大兴,不可延期逗留;二,要劳烦三姐及时转告大姐、二姐、四妹和五妹,以及姐夫、妹夫们,让她们也务必抓紧逃离大兴,前往晋阳,与唐国公会合,以免耽搁起义大计。”

    “那东河的长兄和弟弟们呢?

    他们知道此事吗?”三娘问道。

    “那头另有人通告,不必担忧。小弟不能在此久留,现在就得出城,以免让人认出某来,坏了大事。”小顺子说罢捡起地上的黑纱,重新扎在脸上,并再次弯腰施礼:“姐夫三姐,保重!务必打紧!”之后,便转身离开了柴府。

    听闻此消息,柴绍是既是相当兴奋和激动,又有几分顾虑和焦躁,那神情真可谓一惊一乍的。回到卧房,他不时显得若有所思、不时又局促不安地来回踱步。

    “夫君,怎么啦?你好像忧心忡忡的,是有什么顾虑吗?”李三娘拉着柴绍的双手,关切地问道。

    “是啊??????我不能丢下娘子,也离不开娘子。”柴绍将三娘拥入怀中,温情脉脉地望着她:“妳想想,我乃是代王杨侑的千牛备身,按职责我必须每日守在宫中,特别是在眼下这敏感时期,没有敕令,我出城本来就容易招来宫中猜疑,如若携妳一同出城,则更加引人注目,无异于自报官兵、自告朝廷啊!况且,即使我们出了城,一路上也多有不便,若官兵追来,我们如何逃脱得了?”

    “谁说要你带上儿了?你得自己走,走得越早越顺当、越快越安全,用不着管儿,只有你安全离开了,儿才安全。”娇嗔地说着,三娘将头更深地埋进柴绍的怀里。

    柴绍猛地捧起三娘的脸:“那怎么行,我怎么可以丢下娘子不管?我若独自而去,留下娘子,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不!我必须得留下来保护妳!”

    “你要是留下来保护我呀,那我们谁也跑不了。更何况,父亲起事需要你等男子的辅佐,这正是夫君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这不也正是夫君长怀之志吗?男儿志在江山、功在国家,父亲派人来传口信,一来当然是为了我们的生命安全,二来也是需要子女们的助力啊!夫君可不要让父亲失望啊!而且,如果你和兄弟们不能及时回到父亲身边,他必定有顾虑,也就不敢轻易举兵啊!你知道,父亲大人可不是那种为了自身事业而不顾及家眷的人,不见到我们,他如何能够放开行动?”

    “可是,如果我的离去会陷娘子于性命之危,我建再大的功,立再大的业又有何意义?如果我连自己的娘子都保护不了,还怎敢立足于世呢?又如何向岳父大人交代呢?”柴绍再次把三娘搂紧在自己的怀中。

    其实,柴绍的担心是有道理的,朝廷对李渊父的猜忌已经不是一时一日,这种猜忌也已经牵扯到他这个女婿头上,他的一举一动早有人在暗中监视,任何不寻常的举动都会很快传到主上杨广的耳目中,再到杨广的耳朵中。举家迁离,显然动静太大,势必招致官兵的怀疑。但如果撇下娘子一人在

    家,朝廷发觉柴绍的去向后,就必然会牵连到她,致她于险境。而且,自己的离去,不是简单地为了逃避保命,而是要随岳父大人上战场厮杀,干一番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营生。他们夫妻一旦分离,日后再见面就可能不是件容易的事了,甚至有可能就是生死之别了。

    冰雪聪明的李三娘心里当然对这些顾虑像明镜似的清楚,但是她更加明白,如果他们一同离开,反而目标大且明显,更会因为互相牵挂而施展不开行动,徒增风险。她掠了掠鬓发,现出微笑说道:

    “儿一妇道人家,朝廷和官兵不会太在意,发生什么事情,躲藏起来也比较方便。而且,只要我在,朝廷就有人质在,反而不会伤及我性命。放心去吧,柴郎!儿会照顾好自己的,儿还要为夫君生好多好多孩子呢!”

    望着妻子那温柔而又充满激励、坚毅和果决的目光,柴绍终于下定了明晨独自离去的决心。

    人说“小别胜新婚”,而他们这一夜的情形却分明是:“将别胜新婚”。或许是因为两人都有一种潜意识的忧患:明日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相会?夫君此去会不会血洒疆场?娘子留家会不会命陷危城?柴绍和三娘这一对恩爱的小两口格外珍惜这即将分别的前夜,他们各自想给彼此留下一个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回忆,他们心有灵犀,无需用言语来告白,只用心灵合一和行动合一的默契,缠绵缱绻,当他们俩身心融为一体的瞬间,身体里每一根大脑神经都在传递着爱的信息、每一个心脏细胞都在搏动着情的节律。此时此刻,他们,已经不再属于各自,而是属于对方;他们,已经不在乎自我,只想着将身心交托给对方!他们几番巫云楚雨、电闪雷鸣,几度潮涨潮落、云卷云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