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章 抚恤续

    听到四丫的话,戚金心里满是心酸和无奈,还带着一点点愧疚:“你大哥去了很远的地方!”

    看着不禁点头的丫头!戚金不紧更是无地自容!

    老百姓总是这么容易满足,总是这么容易心生感激,总是这么愿意相信。

    目睹了这一切后,常贵德几人对视了一眼,眼神中充满了一种复杂的感情:几分羡慕,几分感慨,几分警惕,几分无奈,或者还有几分决心。不过几人都没有说什么。

    王家此时家里就三人,老夫妻两人和放假的幼女。王老爹夫妻是因为冬天地里的活儿少了,二儿子和三儿子此时都还在如今的盖县的工坊做工,要等到年前才会放假。现在盖县的工坊正在加足马力,加班费和奖金给得足,大家也都愿意多干几天。

    进屋之后发现原来他们家正在包饺子。本来这种东西以前就是过年夜也未必能吃上一回,还可能不是肉馅儿的。现在收入高了,生活好了,肉馅儿饺子也就不是稀奇的吃食了。不过他们一家沿袭老家的习惯,喜欢吃这种面食。今天是四丫吵着要吃饺子,所以一家人也就决定吃饺子了。

    站在粮食丰收,就是几年都是吃不完,而宋献策养鸭子成功的案例,所以有不少的商贾开始养猪羊。

    说到这个,王老头又想起身感谢戚金,被几个人好一阵劝才放弃了,按王老头的话来说:现在的生活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不知道是几辈子修来的福气,才能在现在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他们以前的时候,就是天公作美,没有灾害,一家人也只能混个吃饱,而且还是要将大部分细粮换成粗粮才行。这几年几乎年年遭灾,别说吃粮了,就是野菜、树皮都吃光了。

    后来戚金又来了,大家讨论又是一个贪官。

    本来大家都做好了来这儿做苦力,熬苦日子的准备,毕竟再苦起码还能活下去。没想到到了这儿后不但没有过苦日子,反而比在老家活得更好。大家都说遇到大善人,活菩萨了。

    说到这里,大家自然都知道王老头嘴里所说的活菩萨是谁。适当的凝聚一下民心是戚金的本意,当然,这些话到底有多少用处,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纯朴的老百姓一旦确信了某件事,并将其上升到了恭敬的高度,那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是不会改变其想法的。不过戚金这样公开的表示,已经是在造反的路上一去不返了!

    以前的时候虽然地主的盘剥很重,不过话说回来,古代的地主们虽然大多不会太过为难佃农,但也不会平白无故对他们好。遇到问题,多年的乡亲之间可能还可以商量一下,如果是外来户,那基本上就没人理了。所以像王老头他们这样失去了土地,带着一种迷茫、惶恐的心情,很快就会把最先对他们表示善意的人当做可信赖的人。再加上坊间的各种传言,说戚金是天上的神人下凡,他们就会把这种信赖上升为一种类似信仰般的崇敬。这也正是反复经历战火,一片迷茫的人们所需要的精神寄托。这种崇敬所产生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已经超过了宗教信仰。只是目前没有什么突发事件发生,大家还看不出来其强大的力量。

    最后,还是说道了他们家老大王福的身上,但是王老头说起他也是带着一种感激的心情在述说,而不是对儿子死亡的怨恨。原来他们来到这儿后,最开始只有大儿子和二儿子有工作,在工坊做工,小儿子和小女儿因为年龄小,工坊不收,不过却是让他们免费进入了学堂学习,而且还包午餐。这种闻所未闻的好事,王老头他们哪有听过,满心只有惶恐不安,以为这些人是以前听过的人口贩子,想要对他们的孩子不利。但是他们不过是平头老百姓,还是逃籍的军户!连反抗都不能。还好几个乡亲一起去街上打听了一下,这才半信半疑地将孩子送进了学堂。当然,一段时间后也就明白这真的是好事了。一家人除了感谢老天保佑,也就是对戚金的满腔感激了。

    不过此时他们家还是只有两个大儿子有工作,两人的工钱虽然也算是不少了,但要保证全家六口的温饱还是有点儿吃力。所以在戚家军扩招的时候,两个大儿子都去报了名,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那二两银子的薪饷,而且听说斩首一个就是三十两银子呢。由于戚家军管吃管住,所以这些薪饷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纯收入了。两个人也就是四两,而且家里还少了两张口,存上一年的就可以给一个人娶媳妇了。所以老两口虽然也隐隐约约听到了关于戚家军是叛军的传言,但还是咬了咬牙,没有阻止。毕竟现在来到异地他乡,也只能靠拼了。死人,对这个时候的贫穷老百姓来说,并不是什么不可接受的事情。

    出乎一家人意料的是,两兄弟只收了一个,因为有亲兄弟只收一个的规定。除此之外,还规定父子也只收一个,如果是独子则是绝对不收。这样的规定让大家好奇之外,也松了一口气,毕竟大家对传宗接代还是非常重视的,这样的规定就免除了他们的这些担忧。

    随之而来的还有更让他们惊喜的,因为他们已经成为军属,嗯,这时还是称为戚家军家属,所以王老头老两口很快就接到了到分田的通知。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是像以前在老家一样做体力活,虽然累,但好歹也有份儿收入,所以老两口也没拒绝。毕竟家里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能早一点儿存够钱就能早一点儿给孩子们办婚嫁的大事。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他们被分了真正自己的土地,而且是有田契的那种,而且又是新修水利的旁边的良田,对戚金的感激之情也就越来越深了。

    而且他们家的小儿子学堂毕业后就进入了商行成为了账房学徒,更是让他们意外。要知道,在他们老家,账房先生也算是很有身份的人了。一般贫苦人家的孩子最多也就是做个小二儿,怎么可能成为账房。当然,现在还只是学徒,但只要是出师了,那也就是正式的账房了。怎能让他们不感到意外和惊喜。

    这一个接一个的喜讯让他们一家人经常会互相问问是不是在做梦。老两口心中充满了无限感激之情,所以也就经常会教育孩子们,要对商行,对赵家知恩图报。特别是对大儿子,王老爹曾经不止一次跟王福贵说:“儿子,如果有人想打侯爷,想打戚家军的主意,你就是拼掉这条命,也要保护他们。明白吗!他们是我们王家的大恩人,做人要懂得知恩图报!”也因此,在得知儿子阵亡后,王家人虽然都很伤心,但心里对戚家军,对戚金绝对没有怨恨。甚至于说,他们还为儿子能为商行尽一分力而感到高兴。嗯,除了最小的四丫,因为她年龄还太小,对这些还不明白。不过小孩子的情绪是受到家人影响的,因此,她也不会对商行产生憎恨。

    在王老头家结束了一顿饭,并且亲自递上抚恤金,以后又是马不停蹄的在各个在战场上有英勇表现的士卒送去抚恤金。

    另外,在戚忠义回到盖县后的第三天,戚金政权为此次阵亡和以往的所有的伤亡的士卒举行了庄严的悼念仪式,以表彰他们对戚家军做出的巨大贡献。戚家军政权的几乎所有文官武将大部分都有出席,可以说是这个新型政权的第一次规格上如此高的活动了。

    这也是戚金提出的,除了能对阵亡者家属进行一些精神上的抚慰外,还能让其他戚家军将士产生一种荣誉感。这是从后世电视上学的。根据通行的说法,具有荣誉感的军队,其战力更高。

    当然,这个时候的人不懂这些,大家只是看到了戚家军对死者的尊重。由此,一方面大家也会渐渐对戚家军士卒这些最可爱的人产生尊重的感情,另一方面大家也会对戚家军的政权更有归属感。因为大家从这件事上看到戚家军并没有把大家当工具,当奴仆,而是一种类似亲人般的尊重。这种感觉也是大家以前从来没有感受过的。

    在得知戚金等人是专门来看他们这些阵亡者家属的,王老头的情绪又开始激动了。不过这次大家反应很快,还没等让站起来,几个人就把他按住了。对王老头这些纯朴的老人来说,戚金的亲自到访比那次隆重的悼念仪式还要让他感动。

    在盖县呆的时间长了以后,王老头也同其他后来的人一样,渐渐知道了这些对他们有莫大影响的措施都是这位侯爷提出来,再加上坊间流传的消息多有夸大,在他们心目中,戚金也就成为了神明般的存在。可以说,此时赵永泰在台州百姓的传言中已经被神格化了。面对“神明”的出现,怎能不让王老头一次又一次的感到激动。而且对王家来说,戚金对他们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因为王福的名字还是戚家军的军官帮着取的。毕竟当时的百姓哪里有名字,他一直都是叫王大,

    有了名字周围的邻居都羡慕不已。而且那时因为人数太多,他已经不怎么帮人取名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