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2章 狗屁规矩

    柔软的龙床上,曹鸿烈左右双拥两副光滑细腻的娇躯,两只大手偶尔会搞些小动作,顿时便引得怀中美人一阵娇嗔。

    此时已经是上午时分了,曹鸿烈依旧没有起床的意思,刚刚才结束一场大战的他,还想再多躺一会儿。

    实际上,魏朝之前曾经有过一个规矩,魏朝开国太祖为了防止后来的继承人们沉迷美色不能自拔,最终荒废朝政,被美色误国,因此便想出了一个办法。

    那就是皇帝不可久宿后宫,一旦和妃子们办完了事儿,就会有太监在门外大声嚷嚷:

    “陛下,该起驾了!”

    这便是在催促皇上赶紧离开后宫,然后去他自己的寝宫一人就寝。

    一般是连喊三声,每一声会间隔大概五分钟左右,如果三声过了还不出来,这些太监自然不会惩罚皇帝,不过他们会将这名妃子居住的宫阁封锁住,终生不会让皇帝再踏足半步。

    这些妃子们担心从此不能再见到皇上,所以每当那些太监嚷嚷起来时,她也会赶忙催促皇上离开。

    靠着这项规矩,魏国一连三代的帝王对于美色都不是那么沉迷。

    本来这项规矩延续的倒还挺好,不过在曹鸿烈登基之后,直接下令将这项规矩给废了。

    在曹鸿烈看来,这是什么没凭没据的根据,谁说的沉迷美色就会误国,怎么但凡出了昏君,就把责任推到后宫的嫔妃身上。

    这个皇帝要是个昏君,哪怕后宫妃子长得都惨不忍睹,他照样会误了国。

    他要是个明君,哪怕后宫一堆国色天香的美人,这封国照样发达!

    再者说,就算沉迷美色能有多沉迷,贤者时间一到,天仙般的姑娘都索然无味,到时候不用那些太监催,自己就会起床干点儿别的去。

    不过,在曹鸿烈宣布废除这项规矩时,宫里的那些老太监们还一个个的哭天喊地的反对。

    说什么这是祖制,皇上不能改,否则就会震怒祖宗,引来天怒人怨。

    反正说到最后,甚至都出现曹鸿烈要是多在后宫呆一秒,祖宗的坟头就得气炸喽!

    朝中的一些号称正人君子的清流也发现了机会,对于这些清流而言,什么同僚贪污啊、子弟纨绔啊,那都不是事儿,读书人贪点儿钱,那能叫贪吗。

    他们的目光就死死地盯着皇上,但凡皇上屁大的事儿做不好了,这些清流就像苍蝇看见屎一样,就开始嗡嗡个不停了。

    这帮人疯也似地蹦着脚嚷嚷:“皇上沉迷美色,国将不国,魏朝要亡了!”

    当然这些清流们自己个个四五房小妾,天天忙到深夜的事儿。他们自然是觉得理所应当,并且还美称其为读书人的君子风流之举。

    虽然这帮人嚷嚷的厉害,不过曹鸿烈一句话就噎死那些太监们了:“震怒祖宗?”

    “司琅谷屠杀曹氏皇族的时候,祖宗怎么不怒啊,司琅谷谋朝篡位的时候,祖宗怎么不怒啊!”

    “合着朕在后宫多睡会儿,祖宗就怒了?”

    “这是什么混蛋祖宗啊!”

    曹鸿烈骂的很痛快,一点儿也不矜持,毕竟说实话,魏国的太祖、高祖还有明德先皇,确实不是自己的祖宗。

    一通大骂,让那些老太监们闭嘴了,曹鸿烈又一人赏了几百两银子,眼不见心不烦地把他们赶去守皇陵。

    临走时,曹鸿烈还不忘叮嘱他们:“要是哪天祖宗的坟头被朕气炸了,你们记得通知朕。”

    “朕让工部做个铁箍,把坟头固定住喽!”

    至于那些臭狗屎一样、逮谁骂谁,并且专心骂皇帝,想要赢得一个诤臣美名的清流们,曹鸿烈也没像明德先皇那样惯着他们。

    曹鸿烈直接派东厂将他们查了个底儿掉,一般而言,但凡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自号清流之人,私底下基本上都不是什么好货,一个个的屁股上都是屎。

    查到了,曹鸿烈也没客气,关大牢的关大牢,充军发配的发配,要么就游街示众给老百姓们当乐子,然后在菜市口一刀斩了。

    杀了七八个表面正人君子、私下就是一泡臭狗屎的清流,朝中也就没人敢再乱比比了。

    正当曹鸿烈两只大手摸了个痛快,准备翻身再战时,外面的喜顺怯生生地说道:

    “皇上,你还忙着呢吗?”

    喜顺那破锣嗓子似乎有一种魔力,每次曹鸿烈听到之后,都会感到床事是那么的索然无味。

    曹鸿烈便没好气的说道:“本来挺忙,你这一嚷,朕现在不忙了!”

    “呃···”喜顺张了张嘴,一脸的纠结。

    “来,帮朕更衣吧。”

    曹鸿烈也没在搭理门外的喜顺,低头亲吻了两名美妃,然后起身穿好衣服。

    “滚进来!”

    吱呀

    门开,喜顺探头探脑的走了进来,然后弓着身子说道:“皇上!”

    “呦,雨妃娘娘万福、云妃娘娘万福!”喜顺看见床上的两名妃子,赶紧施礼道。

    “别废话,有什么事儿直说!”曹鸿烈没好气的说道。

    “呃呃,是这样,皇上。”

    “您已经三四天没上早朝了,朝中的大人们手里都有些事儿需要您来定夺。”

    “他们现在都在文渊阁那儿候着呢,想见您一面。”

    曹鸿烈点了点头,自己确实好几天没上朝了,确实有些不像话了。

    “行吧,你让他们都去御花园候着,朕钓鱼的瘾头上来了,到时候边钓边谈事儿。”

    “是,皇上!”

    喜顺说着就要往外走,可是没走两步又回来了!

    “皇上,还有个事儿,户部尚书让我转告您。”

    “什么事儿啊?”

    “前段时间,大合王朝的大皇子卢诚宗带着第二批进贡的车队到了京城,他想见您一面,为了这事儿,他已经在京城呆了十来天了。”喜顺说道。

    曹鸿烈听完,眯着眼睛想了想说道:“行吧,让他也赶紧到御花园候着,一会儿朕第一个接见他。”

    “是,我这就去知会一声。”喜顺赶紧离开了。

    曹鸿烈整理好衣冠,带着几个小太监也溜溜达达地朝着御花园走去。

    喜顺来到文渊阁后,把曹鸿烈同意接见众人的消息一说,这些大臣的脸上顿时露出了笑容。

    他们一个个赶紧拿好奏折,跟着两名引路的小太监离开了文渊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