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5章天下局势与老狐狸

    秦公府</p>

    众人离去之后,孙扬心情并没有太大的反转,他需要一个好消息的刺激。</p>

    “禀主公,府门外来了二人,他们自称来自豫州汝南郡,手中都携带着汝南郡守李严的推荐信,他们请求面见主公。”</p>

    门外,亲卫营长跑了进来。</p>

    亲卫们做事都很勤快,他们是心甘情愿地愿为孙扬做任何事。</p>

    雍凉二州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他们的生活比以往食不饱腹不知要强了多少倍,一般的理由说服不了这些心如钢铁般的汉子,六师团师团长李默用亲身经验告诉了他们,就算是亲卫,也能做到师团长一职。</p>

    所以,这些憨厚的军中汉子心中,都有着一股执着而又坚定地信念,在秦军中,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出人头地。 </p>

    “请他们进会议室吧!”</p>

    孙扬淡淡说道。</p>

    “喏!”</p>

    亲卫营长急忙退了出去。</p>

    不多会,一个文士携同一个精瘦矮小的汉子走了进来,他们一进来便打量着屋内坐着的人。</p>

    突然,这文士看到了戏志才,顿时眼睛一亮,他正欲开口,却见戏志才微笑着摇摇头。</p>

    文士恍然间明白了,他神色虽有些遗憾,却没有表现出失落,只是稍稍正了正衣冠,随即便说道:“上座可是秦公?”</p>

    “某就是你说的秦公!”</p>

    孙扬笑了笑,示意这二人坐下:“秦国广招天下贤才,既然你们能得到正方的推荐,必不会是无名之辈,且一一道来。”</p>

    “某毛介见过秦公。”</p>

    文士见礼道。</p>

    “某满宠见过秦公。”</p>

    汉子道。</p>

    闻言,孙扬大喜,这可都是老曹以后的班底啊!因为自己占了豫州,他们都随了自己。</p>

    虽然激动,孙扬却不动神色地道:“二位果然都是大才!李正方果未欺我!毛先生,我秦公府中尚缺一主簿,不知先生肯屈就否?”</p>

    “毛介愿意。”毛介拱手道。</p>

    “好,既然先生愿意,请饮下此杯。”</p>

    孙扬合掌一笑,举起盏中清酒给他端了过去。</p>

    毛介脸上露出了一抹激动,他缓缓接过酒盏,喜滋滋地落座了。满宠见状,却是二话不说,起身掉头就走。</p>

    “诶诶诶!挡住他!”</p>

    “喏”</p>

    亲卫营的士兵们立即将门关闭。</p>

    “满伯宁,你小子走什么啊!愿不愿意干督邮,某知你早先便是做这个的,正好我这里需要一个熟知政务的人,我秦军八大学院一出,走的县令可不是一两个,你要是干好了,汉中郡守便是你了。”</p>

    “当真!”</p>

    满宠满脸狐疑,他回过头来看着孙扬道。</p>

    “本公绝不欺人。”</p>

    孙扬肃然。</p>

    “好,某干了!”</p>

    满宠又走了回来,自顾自地走到一个案席就坐,端起酒杯,朝着孙扬遥遥敬了一下,旋即杯酒下肚。</p>

    “好一个豪爽之人,秦军中就少你这样儿的。”孙扬开怀大笑,满心的郁结也是尽散而去,他也满饮了一杯。</p>

    此刻,满宠的脸上也露出一丝笑意,离开孙扬这里,他便前往了鲁肃手下报道。</p>

    督邮组从长安出发之后,孙扬也越发忙碌,各地士人学子公开拒绝出仕、公然开始在公众场合抨击并要求取缔八大学院。</p>

    各地‘妖言’再次如飞雪般传入长安,甚至于有些百姓竟然信以为真,认为只有取缔了八大学院之后,世家老爷才会给他们工作。</p>

    这种愚民令孙扬头痛不已,因为他深知现在一昧的再抓人已经毫无用处,索性就命人以谣言对抗谣言,并将世家大族中的纨绔子弟抓起来,就地进行公开审判,公开处决。</p>

    此先河一开,士人震颤,百官臣服!</p>

    没人敢再捋孙扬的虎须,因他用公审的形式,让百姓看到了什么是世家的恶。</p>

    愚民并不是没有思想,只是思想被引导了而已,孙扬现在就将其再度引了回来。 </p>

    八大学院看似动摇了世家的根本,其实不然。</p>

    贵族学院正是基于世家官员的基础,唯独只是增加了一项考核制度,这便触动了世家的心弦,他们便以多种手段来反击孙扬的八大学院。</p>

    长安主张士农工商军五阶同等地位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也狠狠地触动了世家的利益,这一主张生生拔高了商人、农民、手工业人以及军人的地位,这些种种都使得世家大族惶惶不安。</p>

    自长安立八大学院后,长安唯一学宫--骊山学宫,也向天下学子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们也支持百家争鸣的局面再度出现。</p>

    管宁表现出了学者的大度,在骊山学宫广招天下各学派之人前往学宫论辩台论天下大势。</p>

    一时间,长安成为了天下学子心中的圣地,也使得孙扬在天下士子们心中的地位极其复杂。</p>

    同样,在这一年的月旦评中,孙扬荣获首位,得到了如曹操一般的评价:‘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p>

    长安远远偏离了大汉中心,却影响着这个天下的局势。</p>

    而此时,董军与关东联盟长时间的拉锯战也已经告一段落,最终,董军烧了洛阳城,败走并州。</p>

    关东联盟却止步于虎牢关前,交战双方很是默契地结束了这一场闹剧般的战争。</p>

    “天下又陷入了迷局当中。”</p>

    颍川</p>

    贾诩手中拿着一份来自虎牢关的情报,喟然长叹。</p>

    “天下在大哥心中!”</p>

    阿四放下手中的棋子,微微笑道。</p>

    “是啊!”</p>

    贾诩轻轻一叹,似在回忆:</p>

    “遥想秦公当年,畅谈天下诸侯,执鞭挥斥方遒,扬马傲视群雄,将天下英雄视如无物,是何等的英雄人物。</p>

    而现如今呢!秦公也真的做到了,只要我秦国轻挥一臂,天下几乎已是唾手可得,唯不知秦公在等待着什么?”</p>

    “文和兄,大哥是不想留下遗憾。”</p>

    阿四轻轻说完,放下棋子,进而起身离去。</p>

    贾诩陷入了沉思,迷茫的眼神里似有追忆,清醒无比的脑海中却闪过了无数种念头,却又被他一一否定。</p>

    最终,他苦笑!</p>

    无一所得的喃喃自语道:“到底是怎样的遗憾,令主公愿意以大汉做棋盘,以天下士民为棋子来等待这唯一对手呢?”</p>

    贾诩心里边涌起了一股不服输的念头,这未入局的棋手到底是谁?</p>

    ......</p>

    兖州,刘岱为青州黄巾所乘,求救于曹操,曹操以夏侯兄弟为先锋军,八百骑兵为刀锋利刃解了濮阳之围。</p>

    而后,他又设计大破黄巾军于濮水,遂得三十万黄巾,从中择数万以为羽翼,忝为青州兵。</p>

    兖州士人惶恐,迎立曹操为兖州牧。</p>

    ......</p>

    淮南,袁术以精锐夺得淮南诸郡,庐江、九江皆被其所得。</p>

    他选民十万为兵,遂得精锐十余万,坐镇中原东南,窥视中原腹地以及汝南袁氏故土。</p>

    ......</p>

    冀州,渤海太守袁绍威逼利诱冀州牧韩馥,得冀州,为冀州牧。</p>

    ......</p>

    幽州,白马将军公孙瓒败幽州牧于蓟县,得幽州大部,为幽州牧。</p>

    ......</p>

    “短短数月,天下数州易手,两袁皆为四世三公之后,若二袁联手:兖州、徐州、青州,瞬间可易手,天下大势成矣!”</p>

    贾诩手中紧握着来自天下各州锦衣卫传来的消息,忧心不已。</p>

    却奈何,秦国内部未平,孙扬政令出了长安便受阻于世家,使得荆北兵团、豫州兵团皆不敢轻动。</p>

    “大哥等的人会在其中吗?”</p>

    阿四皱眉问贾诩。</p>

    “不知,若是二袁!秦国江山便有倾覆之危,将军还需谨慎防范才是。”</p>

    贾诩凝眉深思,唯恐漏过了一丁点细节,这点遗漏或许能使还未曾稳固的秦国变法胎死腹中。</p>

    “哼!”</p>

    阿四怒哼一声,却是怡然不惧:“若真是二袁,某不介意先灭了他淮南袁氏,使其首尾不可相顾。”</p>

    “将军明白就好,当初主公罔顾兵权不可外授之古律,特设立兵团,正是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考虑。</p>

    将军如今被主公引为左右臂膀,决不可因受限主公之令而坐看诸侯坐大。”</p>

    贾诩也是个心狠之人,他看透人心的本事绝不是盖的,自然明白孙扬心里默示的潜规矩。</p>

    “如此,某和军师各作准备!</p>

    许昌、颍川一线由军师决断,某亲往汝南督率兵马,待事情有变,汝南方有临机决断之人。”</p>

    阿四起身道。</p>

    “喏!”</p>

    贾诩拱手行礼:“豫州一线,我二人必不能有失。”</p>

    ......</p>

    豫州一线,已在贾诩老狐狸和阿四的安排下进入积极备战阶段。</p>

    </p>

    </p>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