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2章 再见关羽

    这个时候的气候要比后世温度高一些,最起码今年垣邑到晋城这一段黄河是没有冰封的。而且进入枯水期,水流较为平缓,非常适合航行。

    薛仁贵虽然不知道李存孝会推进多快,但是他对李存孝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知道因为被没有被封安字辈的将军,心里有气,估计进展会非常的快。至于说魏国的这三瓜俩枣,薛仁贵还真不觉得他们能够拦得住李存孝。

    既然李存孝要证明自己,薛仁贵自然也不能示弱。要不然等自个儿到晋城的时候,发现已经被李存孝给打下来了,那可就真的尴尬了。

    如果那样的话,估计很长一段时间,薛仁贵只能训练新兵了。

    这可不是他所想要的。

    把帆扯的高高的!全速前进!五日之内,如果能拿下晋城,我薛仁贵请大家进城喝酒!

    好!

    薛仁贵带兵很有一套,很快就会受到士兵们的拥戴。但是呢,多少会有一些挑刺儿的。之前薛仁贵并没有独立领过军,而且又是新近才调来掌管蓝田大营的新兵的。

    如果是一群老兵的话,或许不会有什么想法,但是现在薛仁贵手里边这一万五千人都是一些新兵蛋子。对于打仗很有积极性,但是对于五天拿下晋城,心里很打鼓。

    听说晋城可是一座大城啊!守军就有好几万,就咱们这几个人,过去就不错了,还拿下来?

    怎么不吹牛把你自己给吹死?

    不管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反正没人在这个时候不开眼瞎吵吵,一个扰乱军心的帽子扣下来,砍了也是白砍。

    到河雍县(今孟县)的时候,薛仁贵就不能继续坐船了。魏军已经侦查到他们的行踪了,不时会派人过来骚扰,有些地方甚至在河上铸造铁索。顶着西北风,一道一道破过去,反而更慢。

    就在这时,黄河南边驶来了数十条船,等离得近了,才发现却是河南国方面的人,为首的是一名绿帽红脸长髯的九尺大汉。

    两人也算是老熟人了,当初在洛阳召开诸侯大会的时候两人就见过,而且当时关羽还救过太子海的命。

    要不是关羽的话,或许现在薛仁贵也早已经因为失职让嬴子婴给砍了。

    关将军。薛仁贵当先上去抱拳施礼。关羽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貌似对于这个当初跟在太子海身边的小跟班并没有太多的印象。

    不知关将军此来所为何事?薛仁贵也不以为意,这个时候他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名小校,人家关羽现在已经是河南国的大将军了。

    虽然这个大将军或许还没有他这个小校统领的士兵多。

    奉吾王之命,特来护佑秦国大军。

    薛仁贵能够从关羽狭长的丹凤眼当中看到不屑和不满。怪不得这么大的脾气呢,原来是因为这事儿。

    当初关将军出手救助我秦国太子,还没有重谢,今日又劳烦将军前来护送,真是折煞我也。薛仁贵说的这么客气,完全是因为重视关羽这个人,而不是河南国。

    自从河南国主动给秦国送了那么多东西之后,河南国在秦国面前就没有什么地位可谈了。

    小事一桩,将军不必挂怀。想来将军要弃船直奔晋城而去,船只尽可放在此处,由关某看守,定保无恙。关羽一边缕着长长的胡子一边说道。

    哎,关将军此言差矣。船只事小,即便损坏也可再建。关将军何不跟随薛某前往晋城走一遭?到时候或许还要劳烦将军。薛仁贵说道。

    对于关羽的态度,整个秦国都是一致的。因为当嬴子婴听说关羽在河南国的时候,就交待下来,但凡遇见这位,只能交好,如果有可能的话,尽量拉拢到秦国这边来。而这次关羽都主动的送上门来了,薛仁贵哪有不接着的道理?

    关羽一寻思,也是这么回事儿。这年头船只都比较简陋,建造起来也相对来说要容易一些。而且看看薛仁贵带来的这些船只,最高级的楼船寥寥无几,艨艟斗舰居多。这种东西,还真值不了几个钱。

    那就留下一千兵丁看守船只,关某就随将军去一趟晋城。关羽抱拳说道。

    听关羽这么一说,薛仁贵就大概明白河南王让关羽过来干什么了。给关羽的命令应该是交好秦国,但是具体的任务并没有明确,帮到什么程度,怎么帮,那就看关羽的意思了。

    有了这把握,薛仁贵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他的任务也从原本的攻占晋城,变成了以攻占晋城为主,以拉拢关羽为辅。

    薛仁贵有一点和李存孝很像,或者说是但凡猛将都有这种爱好,对自己非常自信。他新兵营配备的马匹不多,只有区区一千匹,而且看起来层次不一,良莠不齐。平时更多的是拿来当驮马用。

    但是现在为了追求更快的速度夺下晋城,薛仁贵下令,步兵和辎重部队后续跟前,骑兵部队快速突进。

    有些人都懵了,咱们都是步兵,哪儿来的骑兵?

    薛仁贵一句话把所有人都给怼的没脾气,骑上马就是骑兵。

    众人苦笑。那只能算是骑马赶路的步兵,怎么就成骑兵了?

    这话倒是让关羽对薛仁贵刮目相看。非常之时行非常之事或许真的能够见到奇效也说不定。

    就这样,一千余人晃晃悠悠的上路了。

    晋城距离河雍县只有150余里。如果是专业骑兵的话,真急行军起来,半天时间妥妥也就到了。但是薛仁贵看看手下这伙半吊子,拉倒吧,每人带三天干粮。三天如果不能进入晋城大吃大喝的话,那就等着在外边冻死球的吧!

    秦军都以为薛仁贵疯了,连关羽也觉得薛仁贵是不是太托大了?但是从洛阳的事情来看,薛仁贵也不像是这么一个人啊!难道是独自一人出来领军,飘了?

    当第二天清晨,晋城的魏军都傻眼了。眼前的这衣冠不整的一千来人是从哪儿来的?

    薛老弟,你觉得魏军会中计吗?关羽瞅了瞅身后盔歪帽斜的一众士卒,心里边直打鼓。人家都是想让别人觉得自己的军队很严整,很厉害,薛仁贵这是什么意思?硬生生的把一群精神小伙弄得狼狈不堪?

    原来,他们在昨天天黑之前就来到了距离晋城三十里的地方扎营休整了。本来半天的路程,他们硬生生的干成了一天。好歹算是完事儿了,薛仁贵对此还是比较满意的。

    今天早晨,三更不到,薛仁贵就把人呢都给弄了起来,随便烧了点儿开水吃了点儿干粮,就骑马飞奔到晋城城下。薛仁贵还吩咐大家,衣着要散乱一些。

    其实根本就不用他吩咐,这些二把刀能够跟在他身后飞奔二十里已经很不错了。有的人现在还颠的屁股生疼呢!

    就这样,怎么打?估计人家一个冲锋过来就没了!

    魏豹也算是一个知兵之人,魏地就是靠他自个儿打下来的。站城头上一看,呦呵,刚来啊!看这样子,就是一群渣渣。

    昨天探子才报的,秦军到了河雍县,算一算,一百五十里干过来,也算是不容易。不会是刚到吧?看这样子是了。

    趁敌立足未稳,随本王出击!魏豹这段日子憋屈的厉害。丢了河东不说,司马懿和司马炎又把上党北部给占据了。他现在的地盘只有原来的四分之一不到。

    突然之间出现这千八百军容不整的人,就像是来嘲讽他魏豹的无能一般。如果这都能忍的话,那他就不是当初能够打下魏地的魏豹了。

    大王,小心有诈!

    有个毛线诈!就那么几个人,本王一人便可冲散!说着拎着大刀就走下了城门楼。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