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明舒的手, 虽绵软却有力,吊在他脖子上迟迟不肯松,陆徜被拽得几乎要贴到她脸上, 少女馨香夹杂着酒气, 宛如醉人佳酿,世间最烈的酒, 也抵不过她此际慑魂夺魄的妩媚, 然而她嘴里吐出的名字,却又让人狂风暴雨般生气。

    陆徜正在经历两重天的折磨, 他既要抵御明舒的美色当前, 又要控制马上要冲破胸口的怒火, 着实是对他理智的可怕考验。

    他双手撑在明舒脑袋两侧, 避免自己被拽到她身上, 拳头却是攥得死紧。

    “陆明舒,你再说一遍, 我是谁?”陆徜发誓, 如果再从她嘴里听到那个名字, 哪怕只是个姓, 他也会想办法堵住她的嘴。

    “你是谁?我哪知道你是谁?你烦死了,每次出现都模模糊糊,你……”明舒梦呓般开口, 说着说着, 她也生起气来, 跟他较上劲, 双手又重重把他往下扯。

    陆徜没防备, 力道一松, 竟被她拽下去, 头贴着她脸颊落在她枕边,整个人都懵了。

    “你凑近点,让我瞧瞧到底是谁。”明舒侧了身,捧着陆徜的脸瞎摸。

    陆徜的脸白了又红,红了又白,最后彻底转红,半倚在她枕边侧身躺了,从自己脸上把她的抓下来,道:“那你瞧清了吗?”

    “瞧不清啊!”明舒委屈地摇头,然后又挣开他的大掌,双臂一圈,搂着陆徜的脖子把人给捞在怀里,“不管了,你就留这陪我。”

    反正是场梦,可以为所欲为。

    陆徜险些窒息。

    他艰难地扳正明舒的脸,道:“陆明舒,你给我听清楚,我是陆徜。”

    “陆徜啊……陆徜……”明舒迷迷糊糊地嚼着他的名字。

    “是的,陆徜。”陆徜强调。

    明舒本迷茫着,被他一强调,忽然“啊”地怪叫一声,按着他的脸把人狠狠往外推,然后扯起被子一蒙头,含糊不清的声音透过被子响起:“陆徜……是阿兄……阿兄不能……下去下去,快下去!”

    好可怕,好吓人的噩梦!

    她不要。

    “!”陆徜的心,用爆炸已经无法形容了。

    和着在她梦里,宋清沼爬她床可以,他就不行了?

    如果他没理解错,她是这个意思?

    陆徜霍地直起身子,伸手扯她的被子,要和她把话说清楚,门旁忽然传来两声清咳。

    他一转头,自家亲娘又站在门口,手里捧着醒酒汤,正眼光幽幽盯着他。

    “出去,别趁你妹妹醉欺负她!”曾氏盯着他。

    “……”陆徜重重攥拳后又松开,猛地离床而去。

    曾氏摇了摇头,上前扶明舒起来喝醒酒汤。

    一夜,就在陆徜的辗转反侧与明舒的呼呼大睡中过去。

    ————

    翌日醒时,明舒扶着额起来。

    她总觉得昨夜做了个奇怪的梦,但仔细回忆时,那梦就跟一团会跑的线球般,怎么都抓不着。

    喝酒误事啊!

    楼下静悄悄的,连招宝都没动静,明舒打着哈欠往楼下走,一个哈欠没打完,她就瞧见坐在厅内的人,那哈欠卡到一半,给吞回肚子里。

    陆徜回来了。

    他什么时候回来的?

    明舒全无印象,应该是她去找闻安时回来的吧,那么她醉醺醺得回来,岂不是被他发现了。

    这么一想,明舒顿感不妙,连下楼的脚步都不敢迈得太重。

    “阿兄。”走到楼下,她先打了个招呼,“你回来啦!昨儿下午到家的?”

    “嗯。”陆徜抬头看了她一眼,很平静。

    太平静了……平静得她心发慌。

    明舒干笑两声,溜去厨房找曾氏。曾氏正在烧饭,见她进来只道:“一会帮我把饭送去隔壁李老太家。”

    “好。”明舒想也没想应下,又看了眼厅里,挨着曾氏小声问,“我昨日醉酒,我阿兄他……”

    “他把你背上楼的。”曾氏回得很简洁。

    “那他……我昨晚有没做什么……”明舒苦着脸问道。她想不起自己昨晚做了什么事。

    曾氏这才回头,瞧她这脸皱得像苦瓜,不禁笑道:“你把你哥按在床上摩擦。”

    “……”明舒傻眼——醉后的她,胆子这么大么?

    “逗你玩的,什么也没发生,别瞎想。”曾氏拍了一下她的脑袋,又交代她,“会试临近,你阿兄这段时间会留在家里温书,你最近就别吵他,让他安生点过了会试。”

    “晓得了。”明舒又看了眼厅中坐的人,郑重点头。

    离会试还有二十多日,这二十多日,她定不能影响阿兄。

    ————

    明舒说到做到,用过早饭,帮着曾氏给李老太送好饭,回来就蹑手蹑脚上了楼,把自己的被子一卷,抱到曾氏屋里,给陆徜换了床新被,又把自己留在他屋里东西都收拾到一起搬到了曾氏屋中。

    一边收拾,她一边想,自己手里这些银子能做什么。

    殷家给的银子再加上闻安县主给的酬银,她已经有两百多银子的积蓄,全家最有钱的人如今就是她,她想着要做点什么。

    屋子肯定是要换,现下这处住得太紧凑,不过陆徜如今要忙温书应试,不宜搬家,再加上倘若他高中,朝廷是会安排宅邸的,比起他们自己去赁去买的都要好些,所以她暂时不急屋子,倒想着给曾氏物色两个丫头帮衬家事,再给阿兄配个书童,余下的银子她再想想能不能开间铺子。

    “在做什么?”陆徜声音响起。

    明舒回神,发现阿兄已经上楼了。

    “我把东西收拾到阿娘那边了,屋子给你腾出来,你搬上来吧。马上要应试,清静点好温书,夜里也得休息好,才有精神。以后一日三餐,我给你端上来,你就安安心心在屋里温书,我绝不给你找麻烦。”明舒让出道来。

    陆徜看看收拾一空的房间,又看看满面堆笑的明舒,这会她和昨晚那把他折磨得牙根发痒的酒鬼可不一样,甜甜笑着是个十足贴心的妹妹。

    陆徜头疼“兄妹”这词,很快撇开这念头,只道:“委屈你了。”

    他声音淡淡的,听不出喜怒,明舒还是觉着不对劲:“阿兄,你是不是生我气了?我知道我不该醉酒,可昨日闻安听了谢熙的事难过,所以我才陪她多饮了几杯。”

    “嗯。”陆徜还是淡淡的,也不骂她。

    明舒越发觉得不对,但也不能开口问他为什么不骂自己,显得她多欠骂一样,于是蔫蔫抱着东西走了。

    陆徜进了屋,屋里虽然收拾干净,但仍旧萦绕着一股淡淡的香,和昨夜他凑在她枕侧闻到的一模一样。思及昨夜,他心内又开始翻腾,只能急步走到窗边,将窗子一把推开,坐在窗前看起书来,力争将心静下。

    明舒果然没来吵他,只在晚饭时把饭送到他屋里,走路也不带声,送完人就离开,把屋门带上。

    陆徜的心慢慢就静了。

    只是这静,仿佛冬日水面薄冰,被轻轻一碰就碎了,仍旧露出底下翻涌的波澜来。

    夜里他褪衣上榻,床上换了被子却没换褥子,他一躺到枕头上,就又闻到那股香气,辗转萦绕,便如她躺在身边一般。陆徜睁着眼对着黑漆漆的房间看了许久,终于翻身坐起。

    烫,体内像有火在肆虐,他睡不着。

    这火发作不出,只能靠意志克制,他定定坐了片刻,掀被下床,披上衣裳出屋下楼,到厨房里拿瓜瓢舀了两瓢冷水,尽数泼在脸上,这才平静些许。

    但那房间,他是绝不肯再回去睡了。

    翌日,明舒心里惦记着给陆徜送早饭,她醒个大早,揉着眼下楼,正想唤曾氏,却见陆徜已然坐在厅里看书。

    “阿兄?”她打个招呼,奇道,“你怎么不在屋里温书?”

    陆徜头也没回,只是随口“嗯”了声,明舒打他身边走过,看了他两眼。

    是她错觉吗?阿兄眼底怎么有些发青?莫不是整夜未睡在这儿温书?

    这未免也太勤奋了,她要去买点补品让阿娘给他炖上。

    ————

    日子一天天过去,陆徜留在家中专心温书,明舒也收起心思哪也不去,就搁家呆着。

    她怕她要是跑出去,又害陆徜分心,索性连闻安和殷淑君的邀约都给推了,心想着等阿兄过了会试,她再琢磨别的事。

    就在这样平静的日子里,松灵书院的凶案却在汴京渐渐传开,就连明舒所住的这平民百姓聚居的胜民坊,近日也都纷纷谈论着这桩凶案,连带永庆候世子也被人言淹没,他与唐离那事没能瞒住。

    明舒听说因为谢熙与唐离之事,闻安县主心伤病重,几乎下不来床,坊间都同情这位可怜的县主,而谢熙刚从牢狱中脱身回府,就被永庆候五花大绑亲自押到郡王府外求郡王与县主谅解,可谢熙在府外挨了父亲一顿鞭子也没能让他们进入郡王府,最后是病殃殃的县主扶着丫鬟的头出来,满面泪水地告诉谢熙,愿意成全他与唐离,愿意退了这门婚事。

    一时之间,京中无人不同情这位所遇非人的闻安县主,又深深佩服她的为人,与她相较,谢熙君子假面被戳破,坊间骂声不断。而郡王这回倒终于做了件老父亲该做的事,他入宫面圣,向圣人陈情闻安之伤,又求圣人主持公道,再加上此前三皇子与尚书令的上书,一道圣旨降下,闻安与谢熙奉旨退婚,谁也无法指摘,这也彻底断了谢家借郡王保住谢熙的路。

    又过几日,圣旨降到谢家,谢熙因其种种所为,品性恶劣德不配位,念其父亲有功于国,没有削其家族爵位,但革去谢熙本人世子之位,贬作庶民,并永久革其参加科举的资格。

    明舒听到这些传言时,手里正拿着闻安送来的信,那个传说中病得下不来床的县主,在信中笑得猖狂。

    这手段,果然和殷淑君不在一个层次。

    ————

    春日乍暖还寒,最是反复无常的季节,隔壁的李老太太这两日又病重,咳嗽连连。魏卓找了两个丫鬟过来照料,无需曾氏日日照应,但她隔三差五还是会上门问候几声,这日带着明舒过去送点心时,正好碰见魏卓过来瞧老太太,三人便一起进了门。

    老太太已经不大认得人了,正坐床上喝药,见曾氏与魏卓一起进屋,浑浊的眼睛就是一亮,直勾勾看着曾氏和魏卓。两人上前各问了声老太太好,李老太却忽然哭出声来,一把拉住魏卓和曾氏,哽咽道:“你们……你们可算回来看我这老太婆了……”

    众人都是一怔,只见李老太将魏卓的手放到曾氏手背上,抹着眼继续道:“儿子,媳妇儿,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一边说着,她一边哭得更加伤心。

    众人听明白了,李老太将魏卓和曾氏错认成死去的儿子与离开的儿媳了。

    这就尴尬了,曾氏面上见红,那手收也不是,留也不是,魏卓也不自在起来,小丫鬟见了刚想解释,却又被曾氏拦下。

    曾氏慢慢抽回手,挨着老太太坐下,温声劝解,魏卓也明白她的意思,索性收起尴尬,也扮起李老太的儿子宽慰老人。

    老太太哭了良久才渐渐平静,瞅着众人直笑。明舒杵在旁边,一会看看曾氏,一会看看魏卓,不知怎得看出点趣味来。待老太太被安抚妥当,重新躺回床上,几人这才从老太太屋里退出。

    因着老太太的错认,曾氏和魏卓出来继续尴尬,曾氏被明舒挽着手慢慢走在前面,魏卓跟在后头,出了李家。

    “曾娘子。”魏卓叫住曾氏,“刚才,谢谢你。”

    大夫说过李老太太已经病入膏肓,熬不过这个春天,临了能圆她一个心愿,对老人来说,也算是这辈子的安慰了。

    “客气了。”曾氏不大敢看他,只还了个礼便告辞离去。

    明舒与她走出两步,她又忽然停下脚步,往四周张望。

    “阿娘,怎么了?”明舒问道。

    “不知何故,我近日出门,总觉得附近有人跟着。”曾氏左右看了几眼,并没发现什么异常,“可能是我多心了。”

    她语罢又拉着明舒走了。

    魏卓站在原地,他耳力极佳,将曾氏的话听入耳中,目光一转,便锁定对面巷口处站的男人。那男人与他对视一眼后,仿佛做贼心虚般避开他的目光,退入巷中。他几个箭步冲到巷口,伸手猛拽那人后领,将人掀翻在地,毫不客气抬脚踩上。

    “何方宵小,在此窥探良家女子?”

    那人并没武功,半点反抗不了,“唉哟”痛呼了几声,抱住魏卓的脚踝叫嚣:“快……把脚拿开。爷……爷是尚书令府中家丁。”

    “尚书令?陆文瀚?”魏卓蹙眉道。

    “大胆,我家大人的名讳,你也敢直呼?”那人啐骂道。

    “呵。”魏卓冷笑,“我就叫了又如何?”

    地上那人刚要骂他,抬眼望去,却见魏卓眼底肃杀一片。

    战场上杀回来的人,手里染的血,全都埋在眼里。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