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5章 儒学考核,千道试题问心!(求订阅)

    当陈琦再次睁开双眼,发现时空变幻,来到了一个空旷大殿中。

    “请考生选择想要考核科目!”

    伴随着机械没有丝毫感情的声音再次响起,一道一个巨大的淡蓝色光屏出现在他的身前,上面排列着大汉神庭科举考核的一百零八科目。

    这一百零八科目可分为文武两大类。

    文考科目可分为佛经、道经、儒学、农学、墨学、医学、天工、礼乐、文学、阵法、炼丹、符箓、地理等等,足足有八九十种。

    武考就比较简单了,也没有那么多的弯弯道道,主要是考验资质,悟性,武道真意理解等。

    说不得最后还会来一场大混战,同境界谁最能打,谁就是武道天骄。

    走的就是无敌路。

    陈琦看了眼武道科目考核,然后低头看了眼自己的小身板,默默将~目光移开。

    算了,自己还是老老实实的玩弄笔杆子,写写文章-什么吧。

    舞刀弄枪的真的不适-合他。

    “儒学!”

    陈琦浏览完后,默默在儒学考核上,点了确认选项。

    “地仙界考生陈琦,是否确认参加儒学科目考核?”

    “确认!”

    “考核即将开始,正在安排考场,请稍等!”

    话音落下,陈其身前的淡蓝色屏幕消失,周围景象也再次转换。

    原本的空旷大殿化作一个单独的房间,有些类似地仙界科举时的考场房间。

    一桌一椅一床铺,笔墨纸砚齐备。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考场安排完毕,请考生开始答题,本场考试时间为三天,还请考生合理安排考试时间,交卷完毕可离开考场。”

    机械而淡漠无情的声音再次出现,提示着考核的开始。

    当声音结束,陈琦恢复自由行动。

    他先是打量了下考试环境,然后摇头笑了笑,来到了桌案前,拿起此次儒学考试的试卷观看了起来。

    好家伙,当真是一个好家伙。

    整整有着一个成人拇指厚的试卷,就问有谁见过。

    这试卷厚度都快赶上他前世的新华字典了,还是最厚版本的那一版。

    最关键的是这试卷不仅足够厚,还足够大。

    宣纸尺寸跟后世的高考试卷差不多大小,都是a3尺寸的。

    整套试卷

    姑且算是一套试卷吧。

    这套试卷一共一千题,每一题下面都附带有一张完全空白的宣纸,让你自由发挥。

    如此一来,这一千试题,就是一千页的宣纸啊。

    也难怪能有一个新华字典那么厚了。

    既然是考试,那就必须要有个考试的模样和态度,即便这考试房间中只有陈琦自己,连个监场的老师都没有。

    陈琦也老老实实的坐在了桌案前,开始审题了。

    “第一题:儒家仁义礼智信,什么是仁?”

    题目下方备注:请考生写出自己对“仁”的理解。

    陈琦看到这一题目,不得不给大汉神庭的出题人竖个大拇指。

    不愧是大汉神庭的科举考核,这就是当头一棒啊,直接那儒学的根基开场。

    仁,是儒家学派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

    无数的儒家圣贤,都是基于“仁”的理念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学说思想,并借此成为儒道圣贤。

    那么,什么仁呢?

    按照《论语》所言,孔夫子的仁,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

    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

    然而,孔夫子的仁是不包含底层百姓的。

    他的“仁”的基本精神,是教人根据周礼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说白了,孔子的“仁”除了是礼仪道德之外,还是一种施政手段,是用来维护君主权贵们统治和利益的。

    所以儒家至圣孔子的“仁”,显然不是陈琦心中的“仁”。

    而除了孔子之外,孟子的主张学说根基也离不开“仁”。

    只不过孟子的“仁”是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

    他认为“仁”是人的本性,也是人与禽兽的本质区别,是人便要有恻隐之心,没有恻隐之心那就是非人,将仁上升到了人的本性高度。

    并在“仁”的基础上,扩展出了“义”,将“仁”和“义”联系在了一起,创建了儒家的“仁义”学说。

    像如今地仙界儒家提出的“仁义治国”,“仁者无敌”等等,都是基于孟子的仁义理念。

    当然,这样的说法,在陈琦看来,难免有些偏激了。

    是人便要有恻隐之心,没有恻隐之心那就是非人。

    非黑即白,非对即错!

    这不是道德绑架嘛!

    真要这样,法官和行刑者怎么办,还怎么以法治国?

    所以孟子的仁,依旧不是陈琦想要的。

    并且题目下面的提示很明显,出题人是想要考核考生自己的仁,而不是孔孟等儒家圣贤的仁。

    那么,陈琦心中的“仁”是什么?

    道德?仁爱?慈悲?善心?

    亦或者是礼仪,仁政?

    这些可能都有吧。

    对于“仁”,无数儒家学者已经将其解释的很清楚了,可以说是拓展到极致,也不需要陈琦进行补充了。

    只不过陈琦觉得儒家的“仁”范围太广了,所以需要约束一下,不能什么事情都往“仁”上套。

    因此,他想了想,破题回答道:“仁者,人心道德也,在于己,而非他人,亦非处事、明理、治国之理念。”

    陈琦的意思很简单,仁这种东西,属于人心道德的一种,可用来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不是用来要求别人如何的。

    童颜的,仁这种东西,也不能拿来处理事情,也不是用来讲道理的,更不能拿来治国。

    什么仁义治国,仁义无敌等等,都是瞎扯淡,谁要相信了,谁才是傻瓜。

    有了破题之言,接下来就是根据这个理论扩充灌水写了。

    反正也别管陈琦回答的对不对,他就是这么个想的。

    考试这种事情他熟得很,别管你写的对不对,写满才会最重要的。

    也许批卷老师看你写的辛苦,给你那么一两个安慰分呢。

    啥都别说了,刷刷刷,陈琦写的快急了。

    还不到三分钟,便答题完毕。

    别问他手速问什么这么快,没有肉身中转,写字就是这么快。

    并且,他在答题时,还不自觉的就将自己的浩然正气和精神意志灌输到了文字笔墨中。

    最神奇的是,当陈琦答题完毕,回过神来,他竟然发现自己的精神力没有丝毫的消耗。

    哦,懂了,明白!

    这是大汉神庭在鼓励考生们放开了表现啊。

    想想也就能明白了。

    如果不能将自己的精神意志灌输到文字笔墨中表现出来,改卷老师又如何能彻底领悟你的思想真意呢。

    想清楚这一点,陈琦心中不由一禀,顿时明白了这是一个隐藏项。

    如果有考生没有发现这点,仅凭千百文字描述,决然是无法真正清晰表达出自己思想真意的。

    如此一来,能获得高分才怪。

    并且,陈琦严重怀疑,在这科举房间内,是否存在某种隐秘的能影响人心灵的阵法,能够让人在答题时,不自觉的就把自己的真正想法灌输到文字笔墨中。

    可以想象。

    一旦心手不一,写出来的文字和心中的真正想法不一样,那文章读起来不别扭才怪。

    这样的话,别说得高分了,不给你个鸭蛋,都对不起阅卷老师承受的痛苦。

    陈琦想到这里,心中一定,顿时知道后面该如何答题了。

    那就是宁愿交白卷不回答,也不能心手不一的瞎吉尔写。

    “我就说嘛,这大汉神庭的科举考核怎么会这么简单,搞了半天全都是满满的套路啊!”

    陈琦心中吐槽,小心的将回答完的题目整齐的摆放在一旁,然后看向第二题。

    大汉神庭科举考核第一轮,儒学科目,第二题!

    “儒学讲究仁义治国,当如何以仁义治国?”

    “备注:请考生站在儒家的角度,详细写出自己的仁义治国方略,若觉得不能以仁义治国,则讲明理由!”

    陈琦看到第二个题目后,嘴角忍不住抽搐一下。

    这大汉神庭完全是将儒家士子往死里逼啊!

    · ········求鲜花0 0

    甚至陈琦看到这道题目后,已经能够想到万千儒家士子一脸懵逼的情况了。

    如何以仁义治国?

    这个问题问的不是一般的好。

    若是让普通的儒家士子来回答,肯定是劝勉君王,实行仁政等等。

    但是这么做真的能治理好国家吗?

    这答案根本就不用想,地球人都知道。

    想想前世历史上儒学最为昌盛的大怂朝就知道了。

    打仗打赢了还得给人割地赔款!

    由此就知道儒家的仁义治国是怎么一个不靠谱了。

    但是,你作为儒家士子,如果连儒家最基本的仁义治国理念都否认了。

    你还算是儒家士子嘛?

    呵呵,这事情要是传出去,不被亿万儒生口诛笔伐才怪。

    面对这个问题,陈琦认真想了想,然后答题曰:“仁义治国,非治国,而在于兴国,在于教化,知礼明理,以儒为基,融百家之学,可教育兴国。”

    意思是,仁义这种东西拿来治国就算了,还是用来教化百姓吧。

    让底层的百姓知礼明理,通过教育来让国家更加兴盛。

    这也是陈琦的真实想法。

    毕竟用儒家学说来治国,真的有些不靠谱。

    反而用儒家学说来搞教育,让底层百姓知礼明理,这个还是可以的。

    当然,教育之道,单一个儒学肯定是不行的,必须要多学科发展。

    在这一个题中,陈琦依旧站在儒家的立场上进行答题,并没有谈及自己心中的儒道。

    只是稍微暗示了那么一点点,以儒学兼并百家之学,通过教育来兴国。

    这就是陈琦对儒家仁义治国的回答。

    根本就不谈什么仁义,因为在治国层面上,仁义根本就没用,反而从儒家的整体方面,讲述了儒家的治国之道。

    第二题答案,咱们来看第三题!

    “苟子言:人之生也固小人。”

    “孟子曰:人之初,性善也!”

    “此二人,皆儒学之圣贤,谁对谁错?”

    这道题看似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实际上却是暗藏对儒家圣贤的讥讽。

    孟子和苟子,皆是儒家学说中的圣贤人物,结果两人的理论却是截然相反,那么他们两个又是谁对谁错呢?

    真要陷入了“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那就是上了出题人的当了。

    因为儒家讲究“天地君亲师”,古之圣贤皆为师。

    你若是肆意评断古之圣贤,后面若是再来个“是否尊圣贤”的题目,你就不坐蜡了?

    正确的回答是,无有对错,儒道包容万理也!

    第四题:“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你可否为孔圣之师?”

    必须的。

    第五题:“《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何为格物?”

    第六题:“孔子诛杀少正卯为何故?”

    第七题

    第一百二十题:“儒者需如何尊圣贤,能否诽议,论其对错?”

    第一百二十题:“何为君子?”

    第九百九十题:“《论语》可有错,错在哪里?”

    第一千题:“尔之儒道为何?”

    答:儒之道,人需也!

    奋笔疾书两日两夜,陈琦终于答完最后。

    他也没有检查对错,直接选择了交卷。

    此次考试,亦是对考生儒道的心灵拷问,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一旦书写完成,那就是自身儒道的理念。

    纵使十万百万文字,无一字可更改。

    “此时距离考核结束还有十一个时辰三刻钟,地仙界考生陈琦是否确定要提前交卷?”

    “确定!”

    陈琦没有丝毫犹豫道,选择了提前交卷。

    随后,熟悉的机械声音再次响起:

    “交卷成功,考生可离开考场,此次考试成绩将会于十日后公布,届时考生可咨询虚皇助手查看考核结果,并可查看具体阅卷情况。”

    “至此,大汉神庭官方所有人员预祝您取得一个好成绩,能够金榜题名,登临九重天!”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