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0章 哑口无言

    这么一说,明显就更过分了。

    官员们自然不认可,甚至大家都往前走了一步,好像是要围住他,然后在恨敲他一顿才甘心。

    萧云却仿佛就看不见,淡然说道:这第一个层次,就是只能看到交易本身,可谓是目光短浅,觉得这是公平交易,便不去过问,结果呢?就是交易无法控制,这样做的危害有多大?草民来举个例子。

    他突然开始说正事了,大家也都沉默下来。

    听人说话这种礼貌,官员们还都是有的。

    也都想听听他所谓的高谈阔论,实则是出丑丢人。

    准备看一下萧家人的笑话。

    李国辅点头道:自然是危害极大!

    萧云说道:这危害,可不光是您之前说的那样,什么百姓无地可耕。还有一个更重要点,举个例子来说,草民是一名商人,平日里做一些小买卖,然后突然听说有些商人在灾区中用少量的食物就能换来大量的土地,这简直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草民怎么会错过?于是草民用尽方法,也找来一些粮食,辛辛苦苦跑到灾区去,果然,就换来一些土地,但相对于其他商贾所换得的部分,明显是太小了,草民贪心,想要换的更多,于是一方面要弄来更多的粮食,另一方面,则是要想方设法阻止赈灾粮的下发,只要赈灾出现了问题,那肯卖地的百姓就会更多!

    李国辅一惊。

    他倒是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萧云继续道:若是天下所有的商人都如草民这般,加入到这场趁火打劫的狂欢之中,那势必要影响其他生意,对秦国的危害自然就很大,另一方面,粮食就那么多,既然国内没有,便去国外采购,而随着利益的加剧,本国商人的互相竞争,那国外粮食的价格就会水涨船高,到时候国外将会用极少的代价,从咱们大秦国赚走大量的财富!

    李国辅沉声道:如此说来,这危害要远大于老夫所言,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认同这种举动?

    萧云笑道:因为草民的格局跟陛下一样,很大很大!

    哼!

    一向平淡的李国辅,也被萧云气的有些恼火了。

    萧云说道:至于李老的观点,就算是稍微远一点,算是纵向的,知道这件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户会变得没有了土地,即便活下来,之后的生活也会更加的艰难,流民太多,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骚乱。

    自然如此!

    可惜啊,陛下所想,却是纵向,再加上横向!

    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目光广阔,立足于根本,着眼于天下,放眼于未来!

    哼,不知所云!

    李国辅沉声呵斥。

    萧云嘿嘿一笑,说道:那草民想要问李国辅两个问题。

    说!

    首先,这农户失去土地之后,就只能等着饿死吗?

    自然如此!

    那农户就永远只能是农户,除了种地,就不能做其他的了吗?农户就不能给别人种地,当个长工什么的?

    自然是

    李国辅一愣,随后道:那只是少部分的,这种交易的规模一定不小,到时候流离失所的人太多。

    萧云笑道:那买来土地的那些商人,是自己去种地吗?

    自然是雇佣其他人。

    哦!萧云故作恍然模样,说道:那是否草民可以理解成,土地的总体面积其实没有发生改变,种地的人数也没有发生改变,只是这些地的主人从普通农户,变成了商人?

    这

    李国辅再次一惊,瞪大了眼睛,一时半刻也想不明白其中关节。

    是啊!

    若是两者都没有变。

    农户完全可以成为长工,去给那些商人打工。

    好一阵才想起来其中一个漏洞,赶忙说道:可是百姓若是成了长工,无异于成了那些商贾们的奴隶,他们会被盘剥,会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

    萧云笑道:可是相应的,若是遇到灾害,是否拿着工钱的他们,生活上反倒是也有了一些保障呢?

    这商贾哪里会那么好心!

    萧云道:商贾自然难有好心,但若是人都死了,等灾情过去,就没有人给他种地了,所以为了未来打算,还是把人都给养活了比较好,起码在他们能力范围内当然,这点可以不谈,就当商贾不去想这些,会任由百姓饿死好了。

    他耸了耸肩,摊了摊手,然后再次问道:那李国辅,您有没有关注过京城的变化?

    自然时刻关注!你问这个是什么意思?

    李国辅皱起了眉头。

    萧云说道:既然关注,那敢问李国辅,您觉得这京城之中的格局,与十几年前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这

    李国辅想了一下,说道:除了繁荣一些之外,并无太大区别。

    没看到?那好吧,那敢问李国辅,这繁荣是怎么出现的?凭空来的吗?

    这

    李国辅想了一阵,却一时之间也想不明白。

    这次萧云没有再让李国辅继续思考,而是直接解答道:是工坊!

    工坊?

    是的,小到衣服鞋子,大到铠甲兵刃,还有街边的包子馒头,以及远销整个大秦国的家具作坊,这些都是工坊!正因为它们的出现,这秦国都城才变得日益繁华起来。

    李国辅虽然不想认可萧云,但在事实面前,还是点头说道:这么说来,好像确实如此。

    萧云笑道:那敢问李国辅,作坊在一直发展,那么现在作坊发展的瓶颈是什么?

    这

    李国辅又哑口无言。

    萧云笑道:是人!干活的人,贩卖的人,购买的人,还有运输的人。既然之前几个问题李国辅都没有回答出来,那草民再问您一个,草民说的这些,除了购买的人之外,其中还有农户吗?

    自自然是没有

    李国辅额头上的汗水滴了下来。

    萧云轻轻一笑,然后大踏步走到大殿最前方,直接站在陛下的身前,朗声说道:这便是格局,陛下的大格局!城池的发展,不光是京城,还有周边各个城池,其中工坊占据极大比重,而几乎现在所有的工坊,都缺人!若想做的更大更好,便是要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而不是一味的增加普通民众的购买**。

    他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陛下早有这样一个布局,首先,我们秦国的人口是有限的,就这么多,打个比方,一百人。其中八十人种田,十人工坊,十人经商,如今经过这种恶意收购,八十农户之中,有三十人失去了田地,而土地都归商人所有,商人种植大面积的土地,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劳动力,如此一来,原本需要三十人才能耕种的土地,只需要二十人便可以了。于是剩下来的十个人怎么办?便加入到工坊之中!于是乎,原本一百人的格局,就变成了七十人种田,二十人在工坊,十人经商,在土地不变,粮食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凭空多出十人在工坊忙碌

    他说到这里,停顿一下,转头看向李国辅,轻声问道:那李国辅,您来说,大秦国是否会因为这样的转变,而变得更强了一些?

    这

    李国辅瞪大眼睛,哑口无言,呆呆的站在那里,久久无法言语。

    萧云长喝一声,爽快道:这,便是陛下的格局!你们这帮臣子,竟然无一人能够体会,还在这里争的头破血流?!身为臣子,原应该为陛下排忧,替陛下处事,如今竟然什么事都要让陛下亲力亲为方有成效,你们这官位呵呵,坐的可真是舒心!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