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黑白灰,都需要存在。

    前世的萧云就深刻的明白这个道理。

    甚至也是一些人所追其的存在。

    比如一家公司,老板最希望三者都存在,灰色的,自然就是广大员工,能做好自己的事,能做好交代的事,指派的事,偶尔会超常发挥,偶尔也会闯些篓子,算是日常了。

    白的,耿直或者一根筋的家伙去管财务,老板就可以放心很多。

    黑的,去做市场,金钱开路权色开道,游走于刀锋之上,在警戒线边缘左右横跳,就可以给公司带来极大的利益。

    若是反过来,让黑的去做财务,让白的去做市场,那一个公司就距离死亡不远了。

    同一个道理。

    国家也是如此。

    任何地方,总有一些不干净的工作,需要让黑的人去做,去很好的完成。

    吴喜就是这样的人!

    奸商之间,他运筹帷幄,奸臣之中,他左右逢源,人脉遍及黑白两道,忠奸之间。

    忠臣避而远之,却也表面奉承,奸臣同流合污,却也暗地角力。

    就是这样不近不远,却又能联系起整个朝堂以及整个天下,这种事,只有黑的才能办到!

    就比如这场赈灾,若非吴喜能够联系到那些商人,又懂得斡旋变通之道,以劣质粮食的数量取胜,完成了赈灾中最为艰难的一个环节。

    当然,这些都是萧云懂得,也是他能看到的。

    至于其他人?

    便是吴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竟然还有这么大的作用!

    萧云简简单单的将奸臣的作用说给了吴喜。

    吴喜也听得是满头雾水,根深蒂固的思想,还是让他没有办法明白那些看似辱骂的形容词,为什么就是好事。

    但随后,萧云就给吴喜指派了一个工作。

    这份工作吴家只能出一个人来做,多一个都不行,就如同吴家住在萧家之后,西跨院就是不能踏足一样。

    这份工作,就是在京城之中购买一片土地,建立起一个基地来,挖地七尺,用来建设一个地下宝库,将国库中所有的黄金都转移过来。

    这件事听起来其实挺白痴的。

    因为国库就在京城皇宫之中,又要在京城中建立一个地方,这就相当于从左边的街道上转移到右边的街道,又有什么区别?

    没啥区别,又是劳民伤财,这不是愚蠢是什么?

    可萧云的指示却极为坚定,这件事什么没有商量,必须完成!

    吴喜也是无奈,所谓人在屋檐下,又是报恩,并且也是一个能够活命的营生,也只能去做。

    安排好这一切,牢房中又只剩下萧云一个人。

    他轻轻一笑,靠在床边,又是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自己真的是做了一件大事,超级大的事!可惜没有人能领悟,这有点锦衣夜行的意思,又让他有些无可奈何。

    当然,他还是可以等待爆发的那一天,肯定能让天下所有人都跌破眼镜!

    除了这些事,天下好像是特别的平静了。

    有很多人都为萧云奔走忙碌,希望把他给弄出来。

    就算是朝堂之上,也有人提出这样的奏本,弄得陛下是不厌其烦。

    而最烦的,就是赵无极。

    他每隔几天都会派人去问一下,这萧云有没有死,陛下的命令有没有下什么的。

    最后等的不耐烦,竟然再次上本,要求陛下惩治萧云这个罪大恶极的混蛋。

    而也就在这一天萧云所有的布局,不,确切的说,是接连的天灾**所导致的一种看似毫无关联的恶果,爆发了!

    大秦国的铜矿主要集中在北部边境附近,一方面因为地动天灾,一方面因为北魏陈兵北境,导致这些铜矿的产量急剧缩减,甚至不足往年的十分之一。

    而不管是赈灾,还是全天下米价的上涨,还有随着蝗虫肉饼转卖、灾区新建、以及灾民的土地交易转让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一种东西在超负荷的运转。

    铜钱!

    其实大秦国的铜钱原本就不太够。

    随着这几年大秦国国泰民安,各种商品货物的产能都在提升,比如人口增多,土地开垦面积增大,这农业产品的产量自然就水涨船高。

    再比如工坊商业的发展,不管是布匹的生产,乃至一些生活用品的增多,市面上流通的商品数量已经成倍的增加了。

    这每一样,都需要有铜钱!

    为什么?

    铜矿开采,运到京城督造局印成铜钱,再发行出去,这个过程或者使用皇商的办法去花,或者利用国库收粮的办法去发行。

    这点是必须保证的。

    原因也很简单。

    比如说几十年前一个铜钱一斤米,若是铜钱一直不增加,结果米增加了,各种商品增加了,东西多了,钱不变,那么钱就会变得特别的值钱,会变成一个铜钱两斤米,或者三斤四斤,乃至更多。

    这一下子就让铜钱变得特别的值钱!

    那么做什么生意,都不如囤积铜钱来的赚钱!

    你做什么生意,都是亏钱。

    如此一来,天底下还有谁想要花铜钱?都拼命的攒着,想要购买东西怎么办?拿粮食去换就行了,想要铜钱?那是没门!

    囤积的越多,导致市面上的铜钱就越来越少,进而导致铜钱会变得更加值钱!

    它,就成为了一项增值品,而失去了货币本身的价值。

    所以大秦国从很多年前开始,就必须拼命的加印铜钱,才能抵消铜钱的消耗。

    当然,这个过程也是极为耗费钱财的。

    最巅峰的时期,印一贯钱,得花半贯钱才能做到!

    国库好不容易收来的税收,大部分都花在印钱之中。

    还好,铜钱在那几年又变得值钱了,这才让印钱的行为相对变得廉价一些,这还让陛下高兴了很长时间。

    可惜好景不长,铜钱一下子变得又不够用了!

    尤其今年,更是捉襟见肘。

    此时赵无极正在向萧云发难,李国辅便突然慢条斯理的走了出来,躬身一礼,随后拿起玉简,朗声说道:陛下,国库如今已经无铜钱可用,还请陛下明示。

    陛下一愣,皱眉道:国库没钱?这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怎么今日特意来报?

    李国辅道:陛下,今日是给各区道州府县发俸禄的时间。

    陛下的眉头猛地就皱了起来。

    大秦国现在是有点穷,但若是连地方官的俸禄都发不出来,这就有点过分了,这种事就算是在前朝也没曾出现过的!

    这这样啊,朕记得,督造那边不是已经在加紧铸钱吗?这都一个多月了,怎么还不够?

    陛下。

    李国辅朗声道:督造火炉已开,但苦无铜锭下炉,即便是加班加时,也是毫无意义。

    没有铜锭?那朕的四座铜矿都在干什么?!

    陛下,如今我大秦最重要的两座铜矿在北边,一受地动影响,二受北魏兹扰,铜矿产量极低,第三座在西部,那便蝗灾肆虐,矿工已经混在了逃荒队伍中,现在领着赈灾稀粥过日子,自然是毫无产量,至于剩下那一座铜矿,原本就是老矿,如今矿产枯竭在即,也是无能为力啊。

    这

    陛下整个就愣住了。

    甚至偷偷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

    可不就是这样吗?

    记得从去年开始,他就已经命人探寻新的矿脉,还花了大价钱,只是收效甚微,如今也没有个消息,之所以这么做,还不是因为一座铜矿要枯竭了?

    你是天才,一秒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