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九十八章 危机暗涌

    “你此话可是当真?”

    井贞虽然知道赵贵平其人说话办事通常都是言而有信,一诺千金。

    但是对于这个承诺,井贞还是有些怀疑。

    毕竟,玄景帝是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在经历了那短暂的接触之后便是有了大概的了解。

    再加上现在日族出了那么大的变故,玄景帝必然要好好握着自己这个随时可以威胁到自己长兄的筹码,以此来在关键的时候获得对自己最有利的交换条件。

    更别说,玄景帝如今对赵贵平多有戒备,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

    所以,这个节骨眼上,即便赵贵平一脸的坚毅之色,井贞还是觉得有些不太可能。

    赵贵平看着井贞的神色,笑着说道。

    “事情未成,我也不敢夸下海口,只能说有九成的把握是能行的。”

    说完,赵贵平凑在井贞的耳畔瞧瞧说了几句话。

    井贞眼中的情绪几经变化。

    “你如此真的可行吗?”

    赵贵平微微一笑。

    “可行不可行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到底是值得一试的,殿下尽力配合我就是了。比起您落在我这个有狼子野心的人手里,他更害怕的是,彻底失去了这个筹码。”

    井贞抬眸,点了点头。

    赵贵平将手中的锦盒交给井贞。

    “你可以将这个东西粘在你的袖口或是其他随手可以触碰到的位置,即便是有人搜身,也是察觉不到的。”

    后者伸手接了过来,长舒了一口气。

    “嗟乎!时运不济,命运多舛。”

    “这是,《滕王阁序》,千古第一骈文,看来殿下是真的对中原文化多有研究。”

    赵贵平微微一笑。

    似乎是故意,赵贵平忽略了那文的内容,反倒彻起了中原文化。

    井贞右手负在身后,点头说道。

    “我虽然是日族人,但是确实对中原文化颇为推崇。辽阔的疆域上,广袤的土地,壮丽的山河才能够孕育出这般大气磅礴的文化,日族的文化虽然多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亦有自身的可取之处,以及独特的美,但是在格局和境界上,确实是少了一丝开朗豁达的气度,这是我们所模仿不来的。”

    赵贵平本来只是一句随意岔开话题的话,谁知井贞居然一口气说出了这么多。

    且见解也几乎都在点子上。

    要知道,也许对于后世的人来说,这些点评都是平平无奇的。

    但是对于一个日族的人,能够如此理性的分析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并且由衷的推崇异族文化,且说的头头是道,可见那是真的下了功夫的。

    而且有着超乎这个时代人的一些眼光和见解。

    “既然如此,殿下,自然也是知道这后面的话的。”

    赵贵平顿了顿说道。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明主。窜鸿梁于海曲,岂乏明时?”

    赵贵平说道这里,停了一下,颇有深意的说道。

    “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井贞的话是在借《滕王阁序》中的一句话,来抱怨自己的时运不好,命运多舛,多灾多难。

    但是,他这句话确是取得有些断章取义了。

    因为这句话后面的话的意思是,冯唐壮志未成而身先老,李广多年难封侯。贾谊遭受委屈,被贬谪到长沙,并不是没有贤明的君主。鸿梁逃到海滨,也是政治昌明的世代。

    可见,其实并没有什么绝对的好运坏运。

    同样的时机和境遇之下,有的人便可“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而有的人却只能感叹命运不公。

    关键还是在于最后一句。

    “君子见机,达人知命。”

    君子能够把握时机,通达的人能够知道自己的命运,顺应命运而为。

    井贞抬眼看向赵贵平,赵贵平亦抬眸回望。

    月色悠然洒下,两个人在一片寂静中相视一笑,再无多话。

    第二日正午时分,洪武门内。

    满朝文武皆佩戴齐整,恭敬的立在两旁,等候大军回朝。

    那红色的长毯自洪武门外绵延至玉阶之上,那红色的尽头,便是一身龙袍的玄景帝。

    玄景帝特意选择了一身九龙出海的龙袍,那盘桓的金龙以金线细细勾勒而成,栩栩如生,尽显天家气象。

    一旁的李福全也候在一旁,身上穿着一身褐色的总管服制。

    “知道了,下去吧。”

    李福全凑到玄景帝耳边,开口说道。

    “陛下,大军已进城门了,再过一刻钟便来了。”

    “朕知道了。”

    玄景帝站在那里,眺望着远处。

    许久不见了。

    未过几时,一匹高头大马便出现在了城门尽头。

    “大军回朝!”

    随着入门太监的一声高喝,分列两旁的文武大臣纷纷跪在地上朝拜。

    不过官位在赵贵平之上的,自然是不用的。

    比如丞相、方振雄和诸位皇子。

    赵贵平翻身下马,走了进步扣在地上说道。

    “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玄景帝瞧着那地上的人还是那样熟悉的脸庞。

    只是,大家都明白,一趟北部之行,眼前的这个少年的成长简直是令人感到可怕。

    说实在的,这也是玄景帝在送他离开的时候所没有想到的。

    “赵将军平身。”

    赵贵平缓缓起身,恭敬的低着头,等着玄景帝发话。

    玄景帝起身,一边来回踱步,一边看着众位朝臣,开口说道。

    “当时北部的情况危急,朕为了避开北部的耳目,不得不瞒着众位爱卿,让赵将军临危受命,替朕前往北部安定边境。”

    “如今,将军几乎没有动用一兵一卒,就给朕拿回来了百年同盟的条约。昨儿夜里,朕躺在榻上想了许久,如此的盖世奇功,朕应该赏些什么,才不至于辜负呢。”

    玄景帝话音刚落,赵贵平就再度跪了下去。

    “为陛下办事是臣的荣幸,臣位居二品,利禄三百石,既食皇粮,便理当为皇上尽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哎!话虽然如此,可是该有的赏赐,朕还是不能不给,赏罚分明,才能让世人知道我大华爱惜人才,不至于让天下有识之士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