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六十七章充其量,就是沾点光而已(支持下订阅)

    第二百六十七章充其量,就是沾点光而已(支持下订阅)

    “公子回来了没? ”

    连续等待好几天,焦急不已的长孙炽,重复着每日的一问。

    “族长,公子还没回来。”

    长孙家族一族人如实说道。

    “这都多久了,还没回到成都,无悔不会被汉军扣押了吧? ”

    这一想法刚出现,长孙炽摇了摇头。

    儿子遭到扣押的话,汉军早就向蜀郡这里推进,不会连半点动静都没有。

    * 大人,你的公子回来了。”

    这时, 手底下的一名官吏跑进来。

    “好, 叫他马上来见本官。”

    一听儿子安全,肯定还带来消息,长孙炽催促道。

    这个消息,有可能是属于好的,也可能是属于坏的。

    “曰 -4- A ” 走、兀人。

    随后,这名官吏快步离开。

    “父亲,孩儿回来了。”

    不多时,长孙无悔急匆匆的小跑过来。

    是的,从回到成都就在跑,就是想把消息快点告知父亲。

    “无悔你没事就好,快说一说,汉军同不同意归顺的事。”

    关乎到这一脉的兴旺,长孙炽迫不及待的问道。

    倘若汉军不同意归顺,他们只能向南方逃了,凭借这点兵力不足以抵挡汉军。

    “父亲,长安方面同意我们的归顺。”

    来不及歇口气,长孙无悔简略的说道。

    “好好。”

    压一在长孙炽心头边的巨石,一下子消失不见,彻彻底底的放心了。

    之前汉军一天不同意,忧虑就多上一分,还好是同意了。

    “这么多天,总算有个结果了。”

    直至现在,长孙无悔才如负释重。

    只有他知道,留在汉军中的心惊胆战,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杀了。

    “是的,汉军同意归顺便好,他们何时可以来接管? ”

    眉头舒展开来的长孙炽,530继续说道。

    “父亲,就今天起开始接管,我们和其余人需要赶快准备。”

    长孙无悔做出回答。

    “既然如此,立刻派人通知联络好的将领,还有文官们,打开城门迎汉军进成都。” 长孙炽想都不想的说道。

    “曰 。主 ”

    当下,父子俩通知其余投诚的人,一同打开城门迎接汉军入城。

    “报,长孙炽派人来说,可以来接管了。”

    —名常规军将士策马奔来,拱手道。

    “弘智,本将命你率一万将士,接管成都里里外外。”

    郭孝恪顿了一下说道。

    防人之心不可无,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否则容易被阴。

    “得以镇守陈仓重地,还成为益州战事的指挥者,确实有两下子。”

    看在眼里的长孙顺德,暗暗赞了一声。

    而那位张大人张公瑾,其才能还要在前者之上,经常需要听取相关的言语。 诺。

    领了军令的阴弘智,点集一万将士,向不远的成都进发。

    “各位,我们跟上。”

    郭孝恪看向跟来的众人,出声道。

    “请,郭将军。”

    而后,众人和剩余的将士,跟在先头部队的前面。

    “今天,请汉军从蜀郡成都起接管,包含五个郡,开城门。”看汉军已经幵到,长孙炽站在城门外,朗声道。

    “嗡…嗡…”

    成都的大门缓缓打开,发出一阵沉闷的回音,直到露出里面的街道。

    “将士们,从成都开始接管。”

    一次性接管的是五个郡,比上次还多,阴弘智特意说道。

    言语中,不乏带有几分激动,几分属于年轻的热血。

    “诺!”

    又是兵不血刃接管这么多郡,常规军的将士简直爽快,打仗打得太痛快了。

    “踏…踏…”

    紧接着,一名名汉军鱼贯而入城门,并迅速占据各个要道,包括清空出来的军营。

    “想不到,轻易攻到这里来。”

    很快,后续来到成都的郭孝恪,颇为感慨的说道。

    一开始的时候,想的是拿下武都和汉中,解决长安威胁就很好了。

    “主要是王后的一封亲笔信,直接起到巨大的作用。”

    张公瑾很明白,益州战事最大的功劳者,绝对是王后本人。 毫不夸张的说,他们充其量是沾了光,从而立下不小的功劳。 这倒不是奉承,恰恰属于大实话,引发后面长孙炽父子的归顺

    “确实,张大人说的对。”

    这一点,樊子盖是深表赞同的。

    “速度太快了,半个益州就要到手。”

    这样的推进速度,作为参与者的姚思廉都是一惊。

    “这位,想必就是长孙族长了,幸会。”

    收回思绪,来到城门跟前的郭孝恪,以及张公瑾很客套的说道

    “郭将军和张大人,你们果然不凡,真是幸会幸会。”

    不止长孙炽,不少将领官吏挂上笑容。

    “多日不见。”之前没通知名义上的族长,在王后劝说下归顺汉军,长孙顺德不再叫对方为族长。

    顶多就是打声招呼,双方面上看过得去。

    “长孙顺德太无礼了,连父亲都不叫。”

    长孙无悔皱了皱眉,只是眼下同属阵营,这个场合也不合适发作。

    “客气,各位先进城。”

    郭孝恪所说的这句话,既是对自己人说的,也是对归顺的人说。

    当然了,跟张大人商量好的,免得出现不妥的地方。

    “请。”

    总不能在城门口说话,在几名归顺官吏的带动下,来到一间不失风雅的府邸。

    在里面,已经备好各种佳肴,还有准备跳舞的女子。

    . 资.-.源.-群 _~/-~|.|\中/转-/群~\|“今天,我等成功归顺汉军,效力在王上的麾下,敬你们一杯。

    长孙炽举起酒杯,敬向原先的一批汉臣。

    “敬各位将军,各位大人。”

    毫无疑问,其余人同样向这些汉臣敬酒。

    “各(cebg)位客气,也敬你们,加入我汉军。”

    作为主要的负责人,郭孝恪和张公瑾自是要回敬。

    “敬你们。”

    然后,才是阴弘智等人跟着回敬。

    “另外四郡,请你们放心,随时接管。”

    为避免汉臣多想,长孙炽提了一下。

    “长孙族长说是五个郡,本将肯定信。”

    这件事上,郭孝恪并没担忧什么。

    但凡有个郡不归顺,只能是对方不讲信用,他们大可取消这次的接管。

    “整个益州北部收入汉军囊中! ”

    姚思廉知道,一旦这些地方接管成功,汉军地盘持续扩大。

    “五个郡,肯定肯定。”

    长孙炽又不是官场小白,一下子听懂其中的意思,保证道。

    “对,接管时也不会有阻力,请放心。”

    参与归顺的将领官吏,跟着说道。

    “如此再好不过。”

    张公瑾点了点头。

    等快速接管五个郡,再有这些人的协助,局势可以快速稳固下来。

    “拥有主要的半个益州,还有个治所成都,另外半个则看兵力情况。”

    也是在宴会上的长孙顺德,如是想道。

    换而言之,汉军的兵力充足点,只管往下继续推。

    “来来,各位……”

    渐渐的,宴会上其乐融融,双方都是皆大欢喜。

    “郭将军,张大人请留步。”

    不知过去多久,特意等两人的长孙炽,连忙追了上去。

    “长孙族长,何事? ”

    两人停下脚步,转过头疑惑的说道。

    “是这样的,早些年和王后有点过节,如今归顺汉军,不知王后……”

    长孙炽说到一半就没说了。

    但是,意思再明显不过,那就是王后怎么想的。

    “长孙族长,王后怎么想,我们做臣子的不能妄言。”

    王后准备怎么做,哪里不知的张公瑾装糊涂了。

    至于为什么,原因和后半句的意思差不多,那是王后要怎么处理,而不是他们要怎么处理。

    “同意你们父子归顺,那就不会有性命之忧,把我汉军当成什么了? ”

    注意到同僚投来的目光,了然的郭孝恪,郑重其事的说道。

    “这个,好吧。”

    哪怕知道对方有所隐瞒,长孙炽不好再追问下去,担忧却是再度升起。

    现在是归顺汉军,解决第一步难题,可他们还要面对王后。

    好在汉军同意他们父子归顺,如同郭孝恪说的,的确不会有性命之忧。

    “张大人,你觉得王后会杀了他们吗? ”

    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郭孝恪顺势说道。

    “不会杀,王后属于做大事的人物,但是,其余的就不一定了。”

    张公瑾饶有深意的说道。

    比如说失去族长之位,亲自上门道歉,不能再回长安等等。

    毕竟,对方刚归顺就杀了,以后谁敢归顺汉军,王后肯定明白这一点。

    “本将明白了。”

    这么一说,郭孝恪就有大概的答案了。

    “父亲,怎样了? ”

    格外关注这件事的长孙无悔,急忙说道。

    “他们都没说太多,只是说归顺了,那就不会有性命之忧。”

    回到府邸的长孙炽,解释道。

    “没说王后怎么想的? ”

    长孙无悔显然不满意这个解释,追问道。

    王后的态度到底怎样,关乎到他们这一脉的传承,稍有不慎就会直接断了。

    “没有,为父很想知道,只是他们不说。”

    长孙炽无奈的说道。

    选择归顺就是汉军强大,极有可能取代隋室,不提前抱大一腿,天下间没他们的容身之处。 到时候,这一脉保也保不住。

    “唉。”

    听闻,长孙无悔不禁唉了一声。

    “无悔你别担心,大不了像之前说的那样,争取混个开国功臣的名头。”

    长孙炽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换取他们这一脉的兴旺。

    “曰 〈> * ”

    清楚父亲的意思,长孙无悔重重吐出一口浊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