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七十一章到时,可以直接将其摁死(支持下订阅)

    第二百七十一章到时,可以直接将其扌恩死(支持下订阅)

    当天忙到半夜,罗艺几人堪堪清点完人数,以确保没有遗漏谁,才返回皇帝所在的地方。

    即是兖州东郡的濮阳,也是跟司州相接壤,临时行宫所在地。

    “臣见过陛下,朝中上下的家眷们,汉军尽数转交给我大隋。”

    前来面见皇帝,罗艺简单说了一下情况。

    “很好。”

    这是最近唯一的好消息,杨广吐露出两个字音。

    付出从豫州撤走的代价,无论如何,这些家眷必须全回来,不然就亏大发了。

    “呼,家人们,族人们总算回来了。”

    这些天,一直在等消息的宇文化及,松了口气。

    人不交过来,谁知汉军会耍什么把戏,好在没事了。

    “汉军还是比较讲信用的。”

    论起和汉军打交道最多,了解深刻的人,当属苏威。

    深知汉军,完全不同于其余义军,不会贪图小利而舍弃大利。

    因此,这样的势力反而很可怕!

    “臣亦见过陛下。”

    这是头次见到皇帝本人,麦孟才带有几分激动。

    “麦卿你以前镇守地方许久,始终用心,以后留在朝中吧。”

    杨广有意把更多人安排到朝中,不至于兵权集中在一两个人手里。

    “臣谢过陛下。”

    这是要重用自己的节奏,麦孟才大喜过望的说道。

    “又来一位从地方提拔起来的武将? ”

    许多文武看了对方一眼,又望向龙椅上的皇帝,疑心依旧没有消散多少。

    说来说去,最该怪李渊这个老贼,居然猴急的起兵了。

    “如此一来,谁都不能威胁到陛下,大大避免出现李渊,杨玄感这样的叛乱。”

    相比众臣,虞世基无疑是高兴居多。

    “另有一事,留守洛阳的三位文武中,裴大人裴蕴尚在。”

    “在汉军没放人之前,正是裴大人安抚住大家,并协助清点家眷的人数。” 斟酌一下言辞,罗艺接着说道。

    “裴大人裴蕴? ”

    文官行列里的苏亶一愣,还以为和两将死在洛阳。

    没想到,跟着放回的家眷一起回来,等候皇帝的召见。

    “罗将军和裴大人,他们的关系不一般,跟传闻所说的一致。”

    其余文武纷纷看了过去。

    “裴蕴……”

    听闻这个臣子,杨广无疑是没好气的。

    守不住洛阳还敢回来,怎么不和两位老将,一起战死在洛阳。

    “陛下,罗将军说的对,家眷们没造成恐慌,裴大人起到很大的作用。”

    跟随皇帝多年,多少猜到要杀了对方的虞世基,连忙说道。

    表面是这么说,不过,在隐晦告诉皇帝不能将其杀掉。

    “朕念在昔日的功劳上,裴卿死罪可免,却是活罪难逃,以降职处理吧.V。”

    听出话里有话,杨广停顿了一下说道。

    如今手里可用的人有点少,不能依靠出自名门望族的大臣,很容易李渊再现,裴蕴就能起到牵制作用。

    但是,又不能不处罚,间接告诉众臣必须得尽到职责,或许还不用死去。

    “较以前,陛下的变化并不小。”

    见皇帝顺着台阶下,虞世基感叹的说道。

    最近发生的事太多,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导致皇帝都改变想法来。

    “再加一个裴蕴,手里不多的权利,进一步变小。”

    每每权利变小,宇文化及都会忍不住问候李唐一家。

    “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给皇帝办事,除非有特殊情况。”

    可以说,苏威的那一份心思已经没有了。

    “诸卿回去见自己的家人,团聚团聚,另外传裴卿来见朕。”比较重要的事一落定,杨广转而说道。

    “诺,陛下圣明。”

    这一次的文武们,倒没有机械式高呼,而是带着几分真心实意。

    说到底,

    皇帝真不想救家眷,

    强制执行还是办得到的。

    “传裴蕴。

    当现场只剩皇帝,朝中文武相继离开,虞世基放声一喊。

    “罪臣裴蕴,特此见过陛下。”

    走进来的裴蕴停下脚步,深深一拱手,心里十分不安。

    “裴卿,你可知,朕多么想杀了你。”

    虽然打算放过对方,但是,杨广准备借机敲打一番。

    “臣该死,守不住洛阳。”

    这么直白的言语,裴蕴吓得跪了下来。

    “不过,罗卿和虞卿为你求情,加之昔日功劳,朕以降职来处理

    杨广的话锋突然一转。

    “罪臣谢过陛下不杀之恩,今后,定当立功来赎罪。”

    裴蕴第一时间作出保证。

    别说降职了,免职都毫无怨言,保住命才有机会恢复职位。

    “对于汉军,你了解多少,一并说出来。”

    自从准备全力对付汉军,杨广想多了解一些相关信息。

    而裴蕴,经历过洛阳,及其周边四塞的战役,肯定了解得更多。

    “回陛下,曹家早有谋反之心,开皇世间在开始布局。”

    “战力极强的主力,不输于侯官的情报机构,不是短时间就能组建的。 裴蕴整理思绪后说道。

    “确实,曹家早有预谋,比李渊杨玄感他们还可怕。”

    这一点,虞世基是深表赞同的。

    以前不会如此认为,但是,经过司州侯官的覆灭,两场战役的接连失败。

    事实摆在面前,由不得他们不相信。

    “根据臣的观察,汉军还推行有利百姓的政策,有着夺取天下的野心。”

    “臣建议,大隋必须集中全力,不给汉军再壮大的机会。”

    裴蕴的思路依旧很清晰。

    “这么说,你不倾向于先平叛? ”

    这一番见得堪称精辟,杨广追问道。

    “李唐和汉军有不浅的矛盾,我大隋,对其保持高压态势即可。”

    裴蕴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裴大人,你的意思是说,用唐军来牵制部分汉军,减少他们的作战实力。” 虞世基跟上这样的思维。

    “是的,而杨玄感必须平定,臣听人说其妹妹嫁给汉王。”

    裴蕴重重的一点头。

    “李渊逆贼,岂能不平定!”

    显然,杨广有些意动了,只是不想这么放过逆贼。

    如今的汉军,实力强到不能忽略,逼到大隋用全力的地步。

    “陛下,等解决完汉军,李渊逆贼唯有等死一途。”

    虞世基笑着说道。

    就算唐军侥幸抵挡住汉军,依旧不顶用,收回许多地盘的大隋,到时可以直接将其撼死。

    “裴卿,你继续说。

    对此,已经打定主意的杨广,示意臣子说下去。

    “为确保一举覆灭汉军,跟汉军接壤的州郡,其境内优先展开平定。”

    “再将驻守国界外的军队抽调回来,参与这些战役。”

    裴蕴继续说道。

    “抽回国界外的军队? ”

    杨广皱了皱眉,说实话,他从未想过要抽回来。

    国界外的军队,就是交趾那一块,琉球这些地方。

    ?陛下,臣认为可行,解决完汉军再收回来也不迟。”

    汉军终究是头号心腹大患,虞世基看得很清楚。

    “这样吧,调回一半。”

    回过头再攻打费时费力,杨广沉思了一下说道。

    大隋肯定要对付汉军,不铲除,根本就不能安心。

    “陛下明断。”

    总好过不抽调一兵一卒,两人皆是高呼陛下明断。

    “拟诏,命靠山王暂停对唐军的平定,用来牵制汉军。”

    “倘若已经将其重创,乃至平定,顺势灭了便是。” 有了决定的杨广开始说道。

    “诺,陛下。”

    当下,虞世基提起笔书写内容。

    “跟汉军接壤的各州郡,包括扬州和江都,不必参与攻打徐州,全力清理境内的叛乱势力。”

    杨广接着诉说着诏令。

    原本计划平定杨玄感,然后在朝上提出来,经臣子刚才一说,需要抓紧时间。

    “对,不能给汉军有喘一息之机。”

    裴蕴深刻体会到汉军的潜力,心里的焦急不比谁少。

    “裴卿,你且下去休息。”

    决定好这件事,杨广还有别的问题要了解,出声道。

    “诺,臣告退。”

    今天不仅免去一死,还重新获得赏识,裴蕴高兴的退出这里。

    “虞卿,潜入司州洛阳的侯官人手,可有消息传回来? ”

    没错,杨广要(李好好)问的就是营救皇后一事。

    “回陛下,还没有。”

    虞世基如实的告知道。

    “潜入洛阳多久了?

    杨广心下不免一沉,再问道。

    “距离上次回报消息,好几天了。”

    虞世基犹豫一番,而后说道。

    营救的就皇后一人,这些天的时间格外充足,再慢也回来了。

    那么,只剩下一种可能性,行动失败甚至团灭。

    “什么,好几天了!”

    杨广的脸色顿时很不好看,说会回来,纯属在自欺欺人。

    要知道,派出去的人都是兖州,青州的侯官好手,何况还有个项景亲自带队。

    “汉军的锦衣卫,太厉害了!”

    造成这一批人的营救失败,只能是情报机构本身,虞世基叹了一声。

    “如此锦衣卫,怎么就不是我大隋的? ”

    杨广产生羡慕之余,又无力的垂下手戒。

    并非他不想救出皇后,而是办法都尝试过了,谈话上的争取,这次的洛阳营救。

    “陛下,唉。”

    见此,

    虞世基不知该怎么回话,

    化作一道唉气。

    “虞卿你先下去吧。

    往前挥了一下手,杨广需要一个人静静。

    “诺,陛下,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