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二十二章足以秒杀,天下间所有人(支持下订阅)

    第三百二十二章足以秒杀,天下间所有人(支持下订阅)

    “诸卿你们认为,该派遣多少军队,前去增援荆州为好? ”

    杨广看向下方的众臣,发问道。

    荆州和扬州接壤,一失守就会威胁到江都,在司州洛阳失守的情况下,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

    “这个……”

    派遣多少真不好说,需要考虑当地的守备力量,在场的文武们沉思着。

    “冀、兖、青三州之前抽调过,不合适再抽调军队,而扬州兵力不能动。”

    裴仁基便是沉思中的一位。

    “荆州那边无暇他顾,而益州战事,需要交州的有力增援。”

    顺着思路,虞世基说了下去。

    由于各州陆续平叛,或者增援其余地方的缘故,确实不能就地抽调,一抽调很容易出事。

    “那么,只剩下幽州,还有靠山王的军队可抽调。”

    排除来排除去,宇文化及的脑海只剩一个地名。

    想要给自己,包括儿子争取更大的权利,有时得表现一下。

    “幽州那边…皇叔那边…”

    听到这里,杨广思考着可行性。

    之前和心腹商讨过,形势有利则趁势覆灭唐军,进展不大则形成威压,估计诏令快到皇叔的手里。

    而幽州和东突厥,高句丽接壤,可抽调兵力其实不多。

    “陛下,老臣以为不如从幽州抽调部分,留下足够抵御东突厥,高句丽的兵力。”

    “再调回靠山王或者薛将军,其中一人回来,以便增援荆州。”

    久未说话的苏威,道出皇帝想要的结果。

    “苏大人说的在理,蛮夷不可不防,荆州更需要增援。”宇文成都适时的说道。

    “从幽州抽调两万精锐,调薛世雄父子到朝中,并携带所部兵马。”

    形势严峻下,杨广作出决定。

    “看来陛下还没放弃覆573灭李唐,生擒李渊的打算。

    将靠山王留在幽州,其中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裴蕴暗自想道。

    “对唐军的平叛作战,若是进展顺利,薛世雄父子带两万精锐来即可。”

    “反过来进展不大,如同之前所说,还要带上本部兵马。”

    上次是跟心腹商议,这次,杨广当面说了岀来。

    “陛下圣明。”

    大多时候支持皇帝,譬如裴元庆,乃至属于心腹大臣的文武,高呼道。

    “李渊一家蠢得跟猪差不多,着急起兵引来大隋的针对,树立汉军这样的对手。”

    虽说放弃之前的一些心思,只是不妨碍苏威的问候。

    想取代隋室想疯了,不复往日里的谨慎小心,暴一露出原来的本性。

    “依照方才的内容拟令,派出加急快马传递到幽州。”

    杨广特意的交代了一句。

    “诺,陛下。”

    随即,负责书写诏令的苏亶,埋头重复起刚刚的内容。

    “此外,命留守江都的文武,清理掉扬州境内的叛乱,在朕回去之前。” 未了,杨广补充道。

    扬州的兵力没调动过,又有骁果卫坐镇,要是平定不好叛乱,等于严重失职。

    “诺,陛下。”

    苏亶一边飞快书写着,一边靠脑力记着刚刚的一番话。

    “清理境内的叛乱不成才好,那样子,我就有了机会。”

    宇文化及巴不得扬州清理不了叛乱。

    说不定,他会有幸留在江都,其权利不比现在的小。

    再有儿子掌握兵权的话,将会直接主导江都,还有扬州的局势。

    “以扬州的兵力,清(cebg)理起叛乱来,应该不成问题。”

    裴蕴倒是没多少心思。

    “即刻下去安排,前去小沛和罗卿汇合,尽早结束在徐州的战事。”

    杨广继而说道。

    十多万大军不能拖在徐州,相反,还要让他们参与平叛,加快结束的速度。

    “诺,臣等遵命。”

    今天的事宜并不少,又是汇合又是诏令的,文武们异口同声的说道。

    “兄长,什么时候,我才能入朝为官? ”

    经历过一场半生死的虞世南,见兄长来了,迫切的说道。

    是的,之前没有和大部分家眷回去,跟在自个兄长身边。

    “眼下不行,局势十分严峻,我不好和陛下开口。”

    虞世基直接拒绝。

    “我要求不会高,兄长放心。”

    以为兄长不好安排高职位,很能理解的虞世南,一心谋取个官职。

    “不是要求高的问题,最近的事比较多,陛下正烦着。”

    过于详细的内容,虞世基没明说太多。

    作为皇帝少有的心腹,更要注意一些事,免得失去原有的信任。

    “好吧。”

    听明白是暂时不合适安排,虞世南无奈的说道。

    “等这阵子的事过去,我会安排的,你不必担心。”

    虞世基挂着笑容说道。

    弟弟的才能不错,获得一官半职并不难,还能多个效忠皇帝的人

    “有兄长在,我哪里会担心,肯定是一帆风顺的。”

    面前站着的兄长,正是虞世南一直看做的榜样。

    “虽说如此,不能过于高调。”

    在朝中忌讳这一点,虞世基告诫道。

    “对了兄长,汉军真的强悍到如此地步? ”

    直至今天,了解过实情的虞世南,还是有点不相信。

    “相当强悍,要是放任个几年,大隋对付不了汉军。”

    虞世基带有几分凝重的说道。

    从高句丽前线回师以来,跟汉军打过的交道不少,其战绩辉煌更多,不到十天拿下国都洛阳等等。

    “如此离谱!”

    从兄长口中说出,不得不信的虞世南,目瞪口呆的说道。

    要知道,大隋是统治天下二三十年,有底蕴的正统王朝。

    否则,无法做到一边对外征战,一边着手对付叛乱,没点底蕴是折腾不起的。

    “并不离谱,曹家谋划多年,为的就是在合适时机起兵。”

    虞世基否定离谱的说法。

    “汉王曹封太可怕了,在开皇年间,看出后面的形势发展,一直潜伏着。” 虞世南只觉一阵头皮发麻。

    光是这一份等待时机的耐心,足以秒杀天下所有人,可怕至极。

    “没错,汉王曹封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一种必然。”

    并非虞世基灭自己威风,明白事实才能全力对付汉军。

    倘若认知不到对方的实力,只会带来更大的损失,引发一系列影响。

    而汉军本身,不会放过打击,并重创大隋的机会。

    “怪不得外界流传着,汉军各种战绩,原来没夸大的成分。”

    虞世南是彻底相信了。

    “好了,你先待在这里别到处乱跑,我去处理下政务。”

    跟弟弟说会话,虞世基没逗留太久。

    “兄长请便。”

    自知兄长是皇帝心腹,一堆事要忙,虞世南肯定不会多留。

    “李大人,据前线战报,小沛遭到罗艺所部的隋军突破。”

    在下邳郡,协助镇守的郑颐,慌张道。

    “什么,小沛失守了,不是有汉军的炮弩协助吗? ”

    李密吓了一跳。

    藤县和小沛一线遭到突破,留县等地根本无法抵挡,下一步就该到彭城了。

    “隋军的主攻方向在藤县,楚公他们让汉军待在那里,本来守得坚如磐石,不曾想到小沛失守。”

    郑颐就问题解释了一通。

    “失算了,本官没及时告知楚公,由谁带军攻取小沛的? ”

    听完的李密顿感凝重。

    “由罗艺带军。”

    郑颐如实的说道。

    “楚公他们撤到哪里了? ”

    李密深知已方必须在隋军来之前,撤出藤县才行。

    要不然,想走都走不了,整个楚军危矣!

    “到了留县一带,准备前往彭城,并留下一万接应杨玄纵将军 郑颐再度说道。

    “生还的几率比较低。”

    从中体会到楚公的心情,但是,李密清楚事实。

    “为何? ”

    在郑颐看来,守不住小沛,撤回来总该办得到吧。

    “罗艺快速夺取小沛,楚公准备前去彭城,却是还在接应,说明生还几率不高。” 李密详细的说道。

    “原来是这么回事,那杨将军就,唉。”

    就怎么样,心知肚明的郑颐唉了一声。

    楚公的弟弟在军队颇有名气,自己曾经和对方并肩作战过,就这么身亡了。

    “是啊,杨将军可惜了。”

    跟对方的关系还不错,共事过一段时间,李密为此觉得可惜。“如今,主要是隋军的名将不少。”

    郑颐想起这次面对的阵容。

    譬如裴仁基,罗艺他们,都是不可多得的名将。

    “汉军还留下来支援吗? ”

    李密带着忐忑问道。

    汉军的炮弩支援非常重要,看看藤县就知道了,根本攻不下来。

    倘若不是小沛失守,隋军肯定止步于防线之外,压根攻不到彭城这里。

    “有,汉军方面的高将军,当面和楚公明确说过的。”

    郑颐重重的一点头。

    “太好了,有汉军的帮忙,守住彭城的可能就高了。”

    李密松了一口气。

    同时对娶了心仪女子,个人能力极强的汉王,多了一份认知。

    换成自己来,说句公道点的实话,不会这么帮助楚军。

    “汉军的炮弩,无愧于神器之称,我军会制作就好了。”

    郑颐不禁向往起来。

    “接下来,我们镇守的小沛要加强防备。”

    了解完基本的情况,李密特意说起这一件事情。

    “李大人本将知晓。

    不这么说,郑颐也会这么做的。

    下邳郡的地理位置重要,起到保护彭城侧翼,还能预防扬州可能的进犯。

    “希望这一次,我楚军撑过隋军的进攻。”

    许多思绪闪过,李密暗暗说道。

    PS:各位读者大佬,中秋佳节快乐,圆圆满满!?

    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