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五章 新种试种皆欢喜

    时光荏苒,又过了三个春秋。这是宋叶箐跟何言信来到大安的第五个年头。

    而今年对他们来说是意义非凡的。

    “怎么样,林三贵家的称好了吗?”

    “称了,玉林正在算呢。”

    孟家庄祠堂前的空地上,许多人围成一个圈,不知道在翘首期盼着什么,每个人的神情都是激动难耐的。

    中间一个拿着本子在上边写写画画的男子神色则更加难耐,半晌后他大喊道:“算出来了!算出来了!三贵叔家的一共是53石,五千六百余斤!”

    “哇!”人群瞬间爆发出一阵喜悦的呼声以及不敢置信的询问。

    “现在看来三贵家是最多的了,其他的都比不过。不过就他家平日里最尽心,一家子施肥除草勤快的很,最多也是应该的。”

    “所以这几家种了土豆子的,亩产都在五千斤以上了?”

    “这土豆子居然真的能产那么多?骗人的罢?”有之前不关注此事的人被这数字震惊到了。

    “这是新种,跟咱们以前种的可不一样,你没看框里那个头有多大啊?宋大夫她家收的比这还多呢,足足有六千多斤。”

    一书生听到此话后,喃喃道:“亩产六千多斤啊,能养活多少人了…”

    “还有去年何厂长给我们的新种南瓜也是,我家就种了一株却再也没缺过南瓜吃,甚至还有多余的拿去城里卖。”

    “这么看来,这夫妻俩是真正的福星啊,给咱们孟家庄带来多少好处了?不行,咱们得为他们修个像才对。”

    “是啊,而且宋大夫医术高明,为人和善。她和秦大夫共同开的杏安堂无论去的是谁,诊金都是一样的,里边卖的药丸效用也很好。”

    “更别说还有玻璃厂了,多少人来咱们这买地盖房,这几年人来人往可热闹了,那些大娘小媳妇们就是往厂旁卖个吃食也赚了不少银子。”

    “这次的土豆新种也给了咱们孟家庄作为第一个那啥…实什么?”记性不大好的连忙问身旁的人。

    “实验试点!”

    ……

    而宋叶箐何言信几人只站在外围,仿佛里边正在进行的事与他们无关似的。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他们讨论着的新种土豆一开始就是宋叶箐提供的,然后又由何言信带人在自家地里试种了两年,今年才开始让孟家庄里想种的人来学习怎么种,再拿了去。

    好在土豆并不难种,加上阿平也是个种地能手帮到很大忙,所以何言信的辛苦才没白费。

    要知道刚开始那年他恨不得每晚都住地里盯着,生怕把那些个珍惜的土豆给嚯嚯没了。

    而宋叶箐空间里的土豆在现代亩产9000斤以上,可在这里即便再精心养护也到不了了。但今天这个数字足以让这里的人们震惊。

    “言信啊,你这次真是立了大功了。这新种不仅能解燃眉之急,更是利于千秋万代。”一续着长胡须的中年男子拍了拍何言信的肩膀乐呵呵的道。

    说话的是穿了常服提前过来看结果的罗观养,两年前他就已从通判升到了知州。

    罗观养自己也没想到,当年让他在其中运作后立了功的投毒案证据提供者竟然是昔日好友的女婿。

    当他看到下人查到的何言信身份后,都忍不住感叹了一句:

    老宋啊,咱们的缘分还未断呐!没想到你家的女婿又帮到我一回。

    至于何言信到底是因为经验不足导致最后被对方查出了身份,还是当初就留了个破绽?那就只有他自己清楚了。

    可罗观养更加没想到的是,当初他下定决心替老友看顾好的小夫妻俩现在又给了他这么大一个惊喜。

    如今他在昭州府已经升无可升,知府属于京官外放。所以等新种土豆的事上报朝廷后,他有八成的把握是要挪个窝往京城里的官场里闯一闯了。

    “罗叔,您谬赞了,这新种是阿箐发现的,尤其平时在地里忙活得最多的还是阿平,我当不起您如此夸赞。”何言信并不自傲。

    家里的香皂生意早就在市面上开始出现相似的后就停了,阿平也就没了“本职工作”,但他会种地也爱种地,于是就忙活着地里的事。

    何言信当初说过,卖香皂只不过是过渡一下,所以当出现仿品后他果断的把方子卖了。不过何宋牌香皂还在,被全权交给了胭脂铺的黄掌柜经营。

    “言信你就别谦虚了,你可没少花费时间精力在上头,还记得当初你满心忧思得每天都顶着个大黑眼圈子,哈哈哈。”孟舒瑞在一旁打趣道。

    他家今年也拿了土豆去种了几亩,不同于多年前的五谷不分,如今孟舒瑞已经懂得了这亩产五千多斤的不容易。

    作为读书人,他非常高兴能有这样利国利民的作物出现,同时也更加佩服作为生意合伙人的何言信。

    怎么会有人行商务农两手抓还都能做的这么好呢?天才啊!这就是天才!

    孟舒瑞:重生之我的兄弟是天才,带我装x带我飞。

    这几年间,其实两人也有过分歧和矛盾。但何言信情商高,孟舒瑞也不是那种不讲理的人,有事好好说,该解决解决。所以那些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感情和生意。

    对于何言信来说,孟家人有着读书人的清高和守诚,不太懂生意运作也就插手不了他的布置,也没想过将玻璃厂和他的方子据为己有。省事!

    对孟家来说,何言信在外辛苦挣钱抓生产,他们只用在家拿分成,拿一次比一次多的银子。省事!

    于是双方都很满意,皆大欢喜。

    “每人都有份,大家都是功臣!”穿着常服的罗观养此时如同普通百姓家的长辈一般,笑眯眯的看着大家伙。

    宋叶箐跟何言信非常有默契的同时看向对方,眼中是毫无削减,甚至比三年前更深的浓浓情意。

    阿平笑的憨厚,完全不知道罗观养的这一句话今后会给他带来如何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不由自主的朝一旁的阿花看去。

    阿花如今已是二十岁,正处于一个女子如春花般灿烂的年纪。

    现在她跟着宋叶箐在医馆帮忙,虽并不能被称为一个大夫,但简单的头疼腹痛病症她也会看。

    当年傻乎乎的,只想着采花戴的丫头也成长为一个娴静美好的女子了。

    阿花发现阿平正目光直白的看着自己后,嗔了他一眼然后撇过头去,只给对方留个微红的侧脸。

    这副景象配合着不远处村民们的欢呼,真是一片其乐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