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8章 赵构经历了一场闹剧似的兵变

    李清照衣食无忧的安度时光,赵明诚尽管是焦心急如焚,然而也不能够擅离职守去寻找自己妻子。

    这是因为他现在还是一个有官职在身的人,身居江宁知府的位子,让他不可以马上就收拾行李去找人。

    与钱昱所辖疆土的太平景象不一样,南宋皇帝赵构却是内忧外患接二连三地袭来。

    就在赵构为怎么样才能够击退金兵发愁的时候,他不知道一场近在咫尺的危机,已经不知不觉地悄然而至。

    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可是,自从他即位以来,在投降派的建议和支持下,决定放弃中原准备南逃。

    由于李纲等人的反对,只好先送隆佑太后南渡,建炎元年(1127年)八月李纲罢相以后,十月里赵构和他的南宋小朝廷就全部逃到了扬州。

    赵构在扬州宠幸内侍省押班康履等宦官,他们骄奢作乱引起许多人的不满。

    御营都统制及枢密使王渊之所以能够生居高位,除了受赵构宠幸以外,另一个原因就是与宦官康履相互之间勾结。

    王渊在任上聚敛钱财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当金兵前来进攻的时候,他本人却把战船拿来运送自己的财宝,致使数万宋兵及战马失陷敌营。

    康履等宦官强占民宅作威作福,加上王渊的贪得无厌,引起了两个人的强烈不满,他们就是扈从统制苗傅、威州刺史刘正彦。

    王渊的过错本应受到严厉处罚,但因他交结宦官,赵构只免了他枢密使的职位,改任同签书枢密院事,激起许多军官及士大夫的不满。

    3月26日,是宋神宗忌日,百官行香祭祀。

    苗傅和刘正彦命令王世修在城北桥下埋伏兵士,等王渊退朝后将其拖下马,宣称他交结宦官谋反,刘正彦将其亲手杀死。

    随后这些人又马上包围了康履的住处,大肆捕杀宦官,并挂着王渊的首级率军进围皇宫。

    当赵构得到叛乱的消息时,守宫门的中军统制吴湛和叛军私通,已经引导苗傅的手下进城了。

    赵构登上城楼,凭栏问苗傅带兵造反的原因。

    苗傅说这是为国除奸,要求赵构必须杀了康履、蓝圭、曾择三个最亲近的宦官以谢三军。

    赵构希望政变能够尽快平息,在文武大臣的建议下,只好用竹篮将康履等人垂吊下城,马上遭到了士兵的腰斩。

    在杀掉了康履等人之后,苗傅、刘正彦紧接着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指责赵构的帝位来路不正,以后如果徽、钦二帝回来了怎么办?

    最后,经过双方的谈判,达成了赵构退位,隆佑太后垂帘听政,策立年仅三岁的皇太子赵旉为帝的结果。

    赵构下诏逊位之后,令兵部侍郎李邴起草诏书,派朱胜非下城宣读。

    当天赵构就前往显忠寺。第二天隆佑太后就开始垂帘听政,尊逊位的赵构为“睿圣仁孝皇帝”,并将显忠寺改名为睿圣宫,只保留宦官十五人,其余都编遣解散。

    苗傅和刘正彦当政后,想要改元及迁都金陵,太后和朱胜非担心若两件事都不答应会惹恼苗傅。

    只好答应改年号为明受,并以金陵靠近江北难以防御金兵为由婉拒迁都。

    朱胜非知道苗傅、刘正彦见识短浅、不难对付,便迷惑他们两个人,暗地里拿到太后的诏书派遣使者去外地调兵平叛。

    刘光世、韩世忠、张俊在接到诏命以后,立刻就调集了各自的兵马,又联名声讨苗傅、刘正彦并且传檄天下勤王。

    苗傅、刘正彦二人闻讯后大为惊恐,被迫接受朱胜非的提议,率百官奏请赵构复辟。

    4月20日,隆佑太后下诏还政于赵构,因此,距3月26日兵变开始自此不足一个月,赵构的皇帝大位就失而复得了。

    赵构还宫后,诏尊太后为隆佑皇太后,恢复苗傅策立的幼君赵旉为太子。

    接着又故意任命苗傅为淮西制置使,刘正彦为淮西制置副使,将他们引出朝廷的中枢,隔天还下诏恢复年号建炎。

    勤王军刘光世、张浚、韩世忠、张俊、吕颐浩等入城后,赵构握住韩世忠的手痛哭,并要求他除掉私通叛军看守宫门的吴湛。

    韩世忠随即下令将吴湛逮捕立刻斩首于市,苗傅、刘正彦两人率军逃亡的过程中,

    很快就全部都俘虏了,最后在建康被磔弃市。

    赵构封赏了平乱功臣之后,另外,又特别追赠王渊为开府仪同三司,追赠宦官康履“荣节”的谥号。

    韩世忠因在卑微时曾受到了王渊的赏识,此时知恩图报就厚葬了王渊。

    苗、刘之变最终还是赵构笑到了最后,他更加坚定地走上了一条收缴兵权、向金人妥协求和的道路。

    其次,这次就像是笑话一样的兵变,也是南宋抗金斗争的一个转折点。

    兵变打击了主张和支持皇帝南逃的投降派势力,它表明妥协逃跑不得人心,标志着人民抗金力量的兴起。

    此次兵变看不见说不出的影响更加巨大。

    赵构本来就惧怕地方武力和将领拥兵坐大,这次政变更成了他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使他终其一生都不再信任武将,且频繁调度将领,达到“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目的,从而使南宋重文轻武的情形加剧。

    苗傅、刘正彦两人拿徽、钦二帝仍在北方,来质疑赵构皇位的正统性,并以此为主要理由要求赵构退位。

    这件事对赵构来说更是耿耿于怀,造成了他后来非常排斥北伐,倾向与金兵议和来处理靖康之耻以后的国策。

    兵变事件中受害最大的就是皇太子赵旉,幼小的他在兵变中受尽颠连,不久后就一病不起不幸夭折,赵构本人也自此绝嗣。

    赵构本人绝嗣的后果是非常大的,赵光义一脉的赵宋皇室都在靖康之变中被金国俘虏了。

    因此,赵构身边已经没有了立储的人选,一旦宋钦宗回朝赵构的皇位肯定是保不住了,所以皇位继承人问题就成了他的心腹之患。

    钱昱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已经是距离兵变平定以后一个多月了。

    他站在书房面向南方,口中囔囔地说道历史在这一点上,看来应该是不会再有什么改变了。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