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与此同时,奉天殿中。

    早朝结束之后,户部尚书、礼部尚书以及韩国公李善长一起找到了朱元璋。

    这一次倒不是朱雄英又犯了熊孩子的毛病。

    不是犯熊。

    而是犯浑!

    锦衣卫成立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各地负责运送税粮的官员,还有各地的田税账目全部被锦衣卫封装了起来。

    搞的整个金陵城百官人人自危。

    今日屠刀挥向各地官员。

    明日锦衣卫便会把屠刀挥向京师的官员。

    “陛下,那皇…锦衣卫指挥使朱雄英,竟然拦住了应天府的驿馆。”

    户部尚书郭允道率先说道:“如今各地负责呈送账目的官员全都被扣押在了驿馆。

    那驿馆,已经被锦衣卫的上千人给围住了。

    一天二十四小时都看着。”

    “哦,朕知道了。”

    朱元璋淡淡地说道:“几位爱卿就是为了这事情?”

    郭允道愣了一下。

    这难道还不够吗?

    “陛下,事关我大明的赋税,秋天乃是丰收的季节,这秋粮的数量可比夏粮要多出许多啊!”

    郭允道苦着脸说道:“如今户部拿不到各地官员送过来的账目,便无法将秋粮入国库。

    危及田税,便是危及大明之根本啊!”

    朱元璋现在压根不想听这些大臣们上纲上线。

    如果说彻查秋粮,便会危及大明根本。

    难道贪污赋税,就不会危及了吗?

    没错,赋税确实是大明的根基。

    历朝历代也是如此。

    但朱元璋是个狠人。

    即便这样会影响今年秋粮入国库,他也要把这件事情查清楚。

    更何况做这件事情的,是他的大孙子朱雄英!

    那他就更加放心了。

    “彻查秋粮一事,是朕亲自让锦衣卫查的。”

    朱元璋白了郭允道一眼:“郭爱卿还有什么话可说吗?”

    郭允道听了之后,心中当即凉了半截。

    陛下为锦衣卫撑腰。

    这锦衣卫可就真的无法无天了。

    至于这秋粮的话,郭允道自然知道有问题。

    而且问题还不小!

    但他作为户部尚书,只要每年交上来的数目对得上就行了。

    贪官污吏,那不是他该管的事情。

    “陛下,臣要参锦衣卫。”

    郭允道不说话了,但礼部尚书邵质却发话了。

    “邵爱卿要参锦衣卫什么?”

    朱元璋有些生气。

    你是听不懂人话吗?

    这锦衣卫,是朕亲自掌控的。

    一切都是朕让他们做的!

    “锦衣卫堵住驿馆,扣押了各地的粮官。”

    邵质说道:“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情。

    但锦衣卫的手段过狠,但凡有官员强闯驿馆。

    便会被锦衣卫一顿毒打。

    如今朝廷百官人人自危,生怕锦衣卫会将屠刀挥向他们。

    长此以往,整个朝廷的官员都会风声鹤唳。

    还请陛下,让锦衣卫的手段松一些。”

    邵质说话比郭允道更有艺术。

    他没有不让锦衣卫查。

    而是让锦衣卫放松一些。

    这话倒是更能入了朱元璋的耳朵。

    朱元璋听了之后,心中也是一惊。

    原本他觉得,大孙子只是将那些官员关押起来。

    可没想到竟然还会毒打?

    不过老朱还是选择相信自己的大孙子,淡淡地说道:

    “韩国公,你有何事?”

    “臣,无事!”

    李善长见状,直接就不说了。

    这事,与我无关。

    我只是来看热闹的!

    邵质跟郭允道两人在心中都骂了好几遍李善长。

    说好的一起参锦衣卫。

    怎么轮到你的时候,你临阵脱逃了?

    邵质甚至将‘彼其娘之’这种话都在心中骂了出来。

    “既然无事,那便都退下吧!”

    朱元璋直接喝退了三个大臣。

    而后,他又对李公公说道:“去把咱的大孙子叫进宫来,朕有话要问他。”

    “是!”

    ……

    半个时辰之后,朱雄英从殿外缓缓地走了进来。

    进入奉天殿后,朱雄英立马换了一张脸。

    现在他不是锦衣卫的指挥使。

    而是大明皇长孙,朱元璋的大孙子。

    “爷爷,您叫孙儿来,是有何事吗?”

    朱雄英笑着喊道。

    这是对朱元璋的魔法攻击。

    老朱完全受不了自己大孙子的亲切呼唤。

    原本绷着脸的朱元璋,顿时露出了和蔼的微笑。

    “好大孙,听说你的锦衣卫把那驿馆给围了?”

    朱元璋问道。

    “是的。”

    朱雄英重重地点了点头。

    “咱还听说,他们要出来,锦衣卫的人还把他们毒打了一顿?”

    “是的。”

    朱雄英又点了点头。

    朱元璋听了之后,总觉自己好像上当了。

    咱的大孙子平日里看着和蔼可亲。

    怎么背地里竟然如此心狠手辣!

    “雄英啊,这吏治乃是一件徐徐而进的事情。”

    朱元璋语重心长地说道:“若是你对这批人下狠手。

    难免会吓到其他人。

    这就如同一棵树上的鸟一样。

    你若是用弹弓狠狠地打掉了其中一只鸟。

    那么剩下的也会被惊走。”

    朱元璋可谓是苦口婆心,想出了一个十分恰当的比喻。

    想要让朱雄英放松一些。

    可朱雄英却摇头说道:“爷爷,您说错了!”

    “你倒是说说,怎么错了?”

    朱元璋也是一愣。

    自己这个比喻完全没有问题啊!

    “这鸟现在不在树上,而是在菜地里!”

    朱雄英说道:

    “那些贪官,都是鸟!”

    “大明的根基,便是这地里的菜!”

    “孙儿现在已经在这菜地里布了一张大网,正准备将他们赶入网中!”

    “一网打尽!”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那自信满满的表情。

    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好像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

    没办法,谁让自己答应了大孙子当这个锦衣卫指挥使呢?

    现在看来,这大孙子要把整个朝堂闹翻天啊!

    “秋粮乃是我大明根基。”

    朱元璋又说道。

    可朱雄英直接打断了他的话:“爷爷,等到这件事情结束,御花园里种的庄稼估摸着也该成熟了。

    孙子给你备了一份大礼!”

    大礼?

    朱元璋无奈地摇了摇头。

    那片地里,也就只有玉米吃着不错。

    朱元璋早就不报什么希望了。

    不过看着朱雄英野心勃勃的模样,朱元璋也不好朱雄英的锦衣卫指挥使给撸下来。

    “算了,就让他闹这么一回吧!”

    朱元璋在心中默默地叹了口气。

    ……

    朱雄英从皇宫之中出来后,便立刻回到锦衣卫指挥使司中。

    他前脚刚踏入锦衣卫指挥使司,后脚毛骧就找到了他。

    “指挥使大人,咱们收到消息,最后一批运粮官已经到达皇城郊外。”

    毛骧禀报道:“大概今夜子时,他们便能到达驿馆!”

    “很好!”

    朱雄英看着桌子上运粮官的名单。

    然后对一旁的王春、许茂以及毛骧说道:

    “最后一只鸟也进入了菜地。”

    “锦衣卫今晚行动。”

    “准备收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