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朱元璋:“我儿朱琦有一百个心眼子。”【求鲜花。】

    在朱元璋眼神示意下,朱标将朝堂决议再次重申,听得朱琦眉头直皱。

    “怎么?文魁不愿意?”

    朱琦冥思苦想模样,看得朱元璋止不住好笑,别人求都求不来的事情,他还要斟酌利弊。

    “能为大明为苍生做事,臣心里是欢喜的,可臣若真接手此事,恐在他人看来有挟公器报私仇意味。”

    现在将话给当众堵死,以后自己再怎么拿捏大慈恩寺,这些文武百官都说不出半点不是。

    “此事是咱家让你去做的,谁敢在背后议论半点不是?尽管放手去做。”

    这小子有一百个心眼子。

    “微臣领旨。”

    “陛下,不知宗教司日后划归我大明哪部管辖,还有具体人员调派该如何安排?”

    大明朝堂包括六部九卿,分别为栓选官员的吏部,掌国支用的户部,掌五礼秩序的礼部,厘治戎政的兵部,以肃邦纪的刑部,工虞器用的工部。

    掌管宗寺的宗教司,自然要划归六部统筹。

    “诸位爱卿觉得呢。”

    朱元璋看着朝中六部尚书,吏部跟兵部,刑部,工部,这自然是不合适,那剩下的自然只有礼部跟户部。

    闻言,

    礼部尚书跟户部尚书红光满面,最后礼部尚书以礼部有督查天下教化之责,管辖宗教礼仪乃礼部职责为由,击败户部尚书,将宗教司收进囊中。

    朝会在众多大臣心思各异间结束,

    朝堂设立宗教司的事情在皇宫传播开来,在得知此事皆由朱琦挑起开始,再由朱琦担任首任宗教司仪结束时,无数官员或沉思或咂舌。

    许多官员都开始正视朱琦这位侍读学士,如果说以前认为朱琦只是会读闷书的书呆子,那此次事件以后,谁也不再小觑这位有着霹雳手段的大明文魁。

    “恭喜朱兄再次高升,朱兄往后居于高位,可勿要忘了提携我等。”

    吴伯宗跟吴长达第一时间过来道贺,他们都有预感,朱琦即将在洪武朝平步青云。

    “别人笑话我也就罢了,你等怎也跟着起哄,你等既然不知此事凶险,那我便细细说给你们听。”

    “我看似圣眷恩厚,但实则已处于冰火之中,此事如果处理得自然简在帝心,若处理不当,恐怕那位会以为我办事不紧。”

    “我的仕途不说夭折,但少说也会在宦海沉浮数年。”

    ···

    听着朱琦的点滴分析,吴伯宗跟吴长达就是一激灵,朝堂果然是杀人不见血啊。

    “文魁分析得不错,确实是这么个理。”

    这时,

    粗犷的声音在后面传来,朱琦等人驻足回看,穿着正一品官服的中年男子笑着而来。

    正一品?

    这是?

    “见过魏国公。”

    随着朱琦拱手,吴伯宗两人有些心惊的跟着行礼。

    “你们这些儒家的小娃娃,就是规矩多,免了免了。”

    “文魁,可还记得今日之约否?”

    徐达不以为意摆手,仔细打量着面容俊逸的朱琦,他跟朱琦虽然神交已久,但这还是第一次相见。

    “在下不敢忘却。”

    “定然准时赴约。”

    想起前两日徐普的谢礼跟提醒,朱琦觉得于情于理,他确实都应该去拜访这位魏国公。

    “到时候来陪我这个老家伙说说话,顺便喝喝酒,我知道你穷寒酸,上门礼物不要太贵重,过得去就行。”

    徐达跟着朱琦等人并排走出皇宫,吴伯宗两人等徐达乘坐着马车离去,疑惑的看向朱琦。

    国公这等高高在上的人物,为何会放下身段跟他们这等小人物同行?

    “对我们来说是好事,别的就不要多想了。”

    朱琦看到不远处正探头探脑的官员,留下这句话乘坐着马车前往翰林院。

    翰林院工作轻闲,自己虽然是负责教导皇子学业的从五品侍读学士,但也不必每日都须得前往东宫教导,朱琦最近的值业在三日以后,还有五日后的翰林院经筵日。

    其余时间都十分自由,

    所以朱琦在翰林院逛了一圈,便来到礼部。

    吴伯宗两人这种庶吉士待遇就不相同,当场被翰林学士抓去协助编写前朝史书,毕竟不是谁都似朱琦这种,刚进翰林就被陛下深受重用。

    礼部衙门,尚书陶凯亲自接见朱琦,勉励一番后,便命朱琦全权负责宗教司相关事宜,包括宗教司人选调配,宗教司职位安排,宗教司相应官职定阶等等。

    陶凯都不参与其中,只事后过目,并呈禀御前。

    在给朱琦足够的自主权时,也将沉甸甸的担子压在朱琦肩上。

    等从礼部出来,已经接近晚膳时分,朱琦回到府里,看着徐府前阵子送来的厚礼,斟酌起拜访应该携带的礼物。

    ps:求鲜花,求评价票,求各种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