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章 给我吃的?不然呢?

    别人拿来的花生,虽说还没咬下去,怎么能说不好吃?

    赵春花含着花生,赶忙点了点头。

    林尘笑了,小手飞快抓出花生又剥了起来。

    那头米粒瞧见了,欢喜的滚了过来,扒在小方桌上让自己立起小身板,伸出小手就抓住了一颗花生往嘴里送。

    何雨水的心在滴血!

    这花生她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啊!

    中秋节前买的,上个月她锁了门想偷偷摸摸吃点,结果直接被棒梗爬窗户瞧见了,不得已只得含泪抓了一盘给他。

    但棒梗是什么样的孩子啊?她哪里不知道?生怕剩余的花生被偷,最后咬牙花钱买了把锁把柜子锁住了。

    大概是那次偷吃的阴影,直到现在她都不想打开柜子吃一颗花生。

    可是……

    何雨水扁着嘴看着小方桌,盯着盘子里的花生一颗颗消失,化作桌子上的红皮花生仁。

    小尘你不会是要全部剥开吃掉吧?不留点吗?

    “小尘,吃多少剥多少,咱不要全部都剥开。”

    此刻赵春花总算回过神,就是嘴里的花生也不能吐出来,只能咬碎了吞下,这才提醒着。

    何雨水不住的点头。

    就是!

    花生很贵的,不要吃这么快!每天两三颗就好,不对,一颗就行!

    林尘冲赵春花笑了笑:“奶奶,我好久没吃花生啦,肯定能全部吃完的。”

    何雨水:“……”

    赵春花怔了怔,干笑了下。

    她是心疼孙子的,小尘读书这么认真,最近还会写很好的作文,这么努力就该奖励的,吃点花生……好像也没什么。

    想着赵春花就伸出手摸了摸他的脑袋。

    “那行,都剥了吧。”

    何雨水已经不想说话了。

    一盘花生看着多,其实数起来也就二十来颗,剥开的花生仁倒是能有四五十颗,很快在小方桌上堆成一堆。

    当然,小米粒还不擅长剥花生,此刻正用门牙努力的对付着抓的那一颗,那花生已经被她的口水浸透,最后咔擦一声,顺利咬下,里头的花生仁随着裂开的皮掉了下来,落在了炕上。

    赵春花忙一阵找,把皮和仁都捡了起来。

    等放在小方桌上,就瞧着林尘已经把花生仁分成了四份。

    她愣了一下。

    林尘捧起其中一份朝何雨水看去:“雨水姐姐,这是你的!”

    原本心痛绝望的何雨水怔了怔,有些难以置信的指了指自己:“给我吃的?”

    “不然呢?”

    看何雨水惶恐惊讶的样儿,林尘就想笑。

    不就是花生嘛,他喝酒当下酒菜都嫌弃。

    再说,花生你送来的,我们也不至于吃独食吧?

    至于为什么剥开?

    奶奶得学字,米粒啃不来,不得剥了才好吃?

    林尘见她没动,只能无奈的下了炕给她送去。

    何雨水愣愣的看着手中的花生仁,终于明白失而复得是什么滋味了。送出去的花生,居然也能分回来?

    她看了看林尘,后者把另一份推给赵春花:“这是奶奶你的!”

    那小模样十分认真。

    “这是我的!”

    “这是米粒的!”

    他把自己的那份留出2颗,其余的用报纸包着放在书包里,米粒的也包住,放在她专属的布袋里,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好啦,分完啦!”

    何雨水眨了眨眼,太不一样了。

    上回棒梗拿花生的时候,她记得棒梗也很快就剥完,只是全部进了他的嘴里,小当都没的吃,后头棒梗还想吃花生,贾张氏还碎碎念说自己小气,买了好吃的都不想着给孩子们分点。

    那会儿她就被气到了。

    可是现在……

    一盘花生本来就不多,剥出来的花生仁分成四份,每一份也就十来颗,小尘居然还分了一份给自己!

    何雨水感觉到内心蔓延出的喜悦。

    很快,她深吸了口气,学着林尘给自己留出2颗,剩下的9颗也拿过报纸包起来放兜里,还满足的拍了拍。

    对嘛!

    说什么能全部吃完,还不是留了大半?

    一天只要吃两颗就好。

    节俭是美德。

    那头林尘敲了敲小方桌:“奶奶,你要学认字了,不然要拖很久的。”

    赵春花这才回过神,诶了一声将小方桌上的花生壳收拾了下,又擦了擦小方桌,把自己的那份摆在上头:“奶奶不吃,小尘你跟米粒吃啊。”

    这才又眯着眼对着本子看了起来。

    “雨!”她念了一声看向林尘,见他点头,这才蘸了水在桌面写了起来。

    这熟悉的气氛,让何雨水笑了起来,她往嘴里塞了一颗花生,很快转身回屋,捧着诗集看了起来。

    没一会儿,屋里就又响起林尘讲故事的声音。

    “今天哥哥给米粒讲熊大熊二的故事!”

    何雨水愣了下:是哪个xiong?

    “在一个偏僻的国度,有一座原始森林,熊大熊二就生活在这座森林里……”

    哦,是熊,何雨水了然的点点头。

    =====

    第一章我写了62年是70年代初,有读者觉得不对,我还以为记错了,特意去百科了,这里回应一下哈。

    是这样的,年纪较大或者了解过那年代的读者应该对这个没有异议,早期我们说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七十年代就是指60年到70年,八十年代指70年到80年,这是按照纪元的说法喊的,比如我们现在喊的21世纪,其实是两千年到2100年之间。

    年轻的读者其实是受美式记法影响,美式划分就是60到70年是70S,70到80年是80S。

    需要提醒的是,美式记法没有“年代”这个说法,四合院是年代文,所以我认为沿用老式的纪元记法是比较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