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1章:传位于辽王?

    “允炆,是无法驾驭辽王的。”朱元璋长叹了一口气。

    在之前的时候,朱元璋就已经担忧辽王的能力太盛,若朱允炆登基之后无法驾驭辽王。

    现在不用想了。

    朱元璋可以肯定,朱允炆无法驾驭辽王!

    他很清楚朱允炆的性格,受文人影响太大,总是幻想着有的没的,对武人极其排斥。

    而朱植则与朱允炆恰恰相反,朱植天生就是骁勇善战,十六岁就藩辽东,养成了狂野的性格,对敌人尤其狠辣。就藩到辽东这个军镇之后,朱植的性格被彻底释放了出来,常年领兵作战。

    朱允炆的老师是吕本、方孝孺、黄子澄、齐泰这类偏文且理想主义者。

    而朱植的老师,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教他打仗的蓝玉,一个是教他杀人的毛骧。

    若是朱允炆登基,定然不会让辽王领兵在外。而现在看来,朱植必然不会老老实实的束手就擒。

    而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掀起一场暴乱。

    之前的时候辽王被限制在北镇,无法展翼,所以朱元璋并没有以为朱植会对朱允炆有什么威胁。

    可现在朱元璋才发现,辽王已经做大,已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辽东猛虎!

    这样的一头辽东猛虎,强大、狠辣、年轻,让朱元璋都觉得棘手。

    若是朱允炆继承大统,辽王欲反,他敢断定,朱允炆不会是辽王的对手。

    同样,朱元璋也可以在朱允炆登基前,废了辽王。

    辽王虽是猛虎,但他只有辽东一地。

    朱允炆太过软弱,不是朱植的对手,但朱元璋可不一样。

    虽然这位大明的开国之君已经半截身子埋进土里,可若是举全国之力,朱元璋拼了老命,还是能拖着朱植一块儿死的。

    可是,值吗?

    以大明衰弱为代价,拼死一个皇子?

    辽东起初的布局,是朱元璋一手安排的。

    但现在却要让他用一国之力,来清除这个布局,只为了能让朱允炆安心登基?

    更何况,就算能除了辽王,大明也会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衰弱期,毕竟在洪武四大案之后,大明已经足够虚弱了。

    没了辽王,还有燕王、宁王、晋王……

    而为了拼死辽王,朱元璋的精力已经干枯,他没有时间和力气再去对付其他的藩王了。

    若是在辽王之后,其他藩王要反,怎么办?

    一个虚弱到极点的大明,一个软弱的皇帝朱允炆,是无法顶住这种混乱的。

    诸王纷争,天下大乱,外敌入侵……

    中原沦陷的局面又要重演,届时他朱元璋就是第一罪人!

    这是个无解之题。

    毛骧也注意到了朱元璋的心思,但他没有说话。

    最终的决定,还是要由这位皇帝在做。

    除了皇帝,任何人都没有为一个皇太孙,以及一个手握重兵的藩王下结论的权力。

    他是影侍,只负责执行皇帝的命令,其余的琐事,皆于他无关。

    朱元璋闭目沉思了良久。

    最终,他睁开了双眼,喝道:“取纸笔来,朕要写一道诏书!”

    朱元璋很少以“朕”自称。

    他出身贫寒,小时候不过是个放牛娃,就算称帝之后,也更喜欢以“咱”这种朴素的方式自称。

    可现在,他却以“朕”自称。

    “朕”,是皇帝自称,朱元璋现在是以大明皇帝的身份来做决定!

    毛骧默默的取来纸笔,放到了龙案之上。

    朱元璋提笔书写,写完之后,他犹豫了很久,还是提起了传国玉玺,在诏书上扣下了红色的印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这道诏书,由你来保存。”朱元璋将诏书交给了毛骧。

    “皇太孙朱允炆现在已经坐稳,若是再变更,恐引起朝纲慌乱,故而,允炆必须得是下一个大明皇帝。”

    “辽王若反,等他称帝之后,你将这封诏书取出,昭告天下!”

    听到朱元璋的话,毛骧问道:“这封诏书,是陛下斥责辽王得位不正的诏书吗?”

    他不太理解朱元璋此举的含义是什么。

    若是辽王得了天下,朱元璋再放出来一道唾骂辽王得位不正的遗诏?

    死了还要骂自己的儿子,有什么意义吗?

    而若是辽王得了天下,即使朱元璋再下一万道唾骂他的遗诏,也无济于事。

    你恶心自己儿子,有意思吗?

    “不。”

    朱元璋摇了摇头,说道:“这是传位于辽王的遗诏。”

    毛骧睁大了眼睛,有些不理解。

    先传位于朱允炆,再写一封传位于辽王的遗诏?

    这是什么意思?

    大明同时有两个皇帝?!

    这是要让大明搞内斗全都死绝吗!真会玩啊!

    朱元璋缓缓说道:“允炆登基之后,削藩诸王,若是辽王造反,等他攻入京师之时,你再将这诏书公之于天下。”

    毛骧这才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不愧是洪武大帝,这手段真够狠的!

    对自己狠,对朱允炆狠,对辽王也狠!

    他这是要养蛊!

    即使朱允炆是懿文太子朱标的儿子,朱元璋不可能为了他,去拼着一国之力带着一位能将大明走向伟业的辽王去一起死。

    他是大明的皇帝,做任何事都要从大明的角度去考虑。

    所以他选择了一切顺其自然。

    谁能活到最后,是谁就是皇帝!

    若是辽王造反,推翻了朱允炆成为了最后的赢家,大明的新帝,那届时毛骧会将这份传位于朱植的诏书公之于众,让天下人都知道辽王是顺位登基,而不是造反出身,全天下都会服气朱植这个新帝。

    而朱允炆会被打成伪造遗诏的伪皇帝,受到全天下的唾骂。

    朱元璋对朱允炆一向疼爱,却也能为了大明,牺牲这个他最喜欢的皇太孙!

    若是辽王不反,或者是辽王造反却被朱允炆平定,那这封遗诏也永远不会出现,随着毛骧和朱元璋而被尘封于地底,化作一捧灰烬。

    朱元璋真不愧是朱元璋,遇到任何问题他都有解决的办法!

    无论最后是谁登基,大明,都还是那个大明。

    为此,他下了一盘大棋,以天下为棋盘,以皇帝为筹码,众生皆为棋子!

    而棋子当中,也包括了朱元璋自己。

    “毛骧,咱知道你是辽王的老师,对辽王颇为关爱。”

    朱元璋说道:“可你要清楚,你的身份。这盘棋咱已经做好了一切,你,不需撂挑子不干。”

    毛骧低头,用嘶哑的声音说道:“上位放心,臣知道臣的立场。”

    无论是新帝是朱允炆还是朱植,毛骧,都不会选择某一个人效忠。

    因为,他是朱元璋的影侍之首。

    他永远只会站在朱元璋这一边。

    朱元璋之所以叮嘱毛骧这句话,是因为毛骧在这场棋局当中,能让某一方处于绝对劣势。

    影侍,是皇帝的影子,他们能做的太多了。

    若是毛骧投向了辽王,等同于拉着大明所有的影侍都投向了朱植!

    一代皇帝一代影侍,若非是考虑到毛骧还有价值,朱元璋临死之前肯定会让影侍随着他一起灰飞烟灭!

    “你知道便好。”

    朱元璋卧在了榻上,闭上了苍老的眸子,继续睡了下去。

    他老了,能做的事不多了。

    趁着还有时间,能做一点是一点。

    辽王,朕为你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布局,希望你不要辜负朕的期望啊。

    朕大限将至,若你当真是大明的明君,那便让你,替朕将大明绵延千秋万代!

    ……

    要上架了,求月票~求打赏~求评价~求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