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9章 有德者居之,有能者居之

    咸阳城,含光殿。

    一品楼里的所有状况,变故,也都经由章邯,巨细无遗的呈现在了嬴政面前。

    然而。

    让李斯费解的是。

    陛下并没有像从前一样勃然大怒,他只是沉默站在那里,望着谁也看不到的远方,神情如渊如晦。

    李斯凝神斟酌。

    要说这天底下还有谁敢自称了解陛下,兴许也只有他了。

    所以很快。

    他自以为他已经揣摩到了陛下心思。

    如今天下。

    诸子百家为何频频作乱?

    六国余孽又为何始终心念故国?

    盖因陛下灭六国,统江山,他们心中不服,有怨有恨,自然根深蒂固的认为,大秦不配拥有如今天下。

    可现在。

    面对儒家德高望重的商山四皓,公子易居然斗胆提起这一点,试图以言辞与他们坐而论道。

    这岂止荒谬?

    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他李斯也好,陛下也好,当然都知道那公子易有几斤几两,他如此大言不惭,将陛下,将大秦皇室置于何地?

    或许。

    眼下公子易这个角色,换成公子扶苏,无论结果如何,陛下都能容忍。

    但公子易……说不定,陛下心中已有杀机!

    这时的沉默,其实就是怒到了极致!

    想至此。

    李斯长长躬身,道:“陛下,公子易确实孟浪,但有如此惊人气魄也实属不易。”

    “他既然携大秦之势,那商山四皓不敢接则罢。”

    “可万一腐儒不知死活……”

    “臣建议,即刻阻止公子易!”

    李斯这番话,当然不是为了保全公子易。

    比起公子易,大秦的威严才是重中之重。

    嬴政漠然转身。

    他深深凝视李斯。

    很长时间都没有说话。

    眼中雷霆,哪怕是李斯,也一阵心悸。

    嬴政开口。

    却直接出乎李斯意料。

    “为何阻止?”

    “他既有如此气魄,朕难道还不敢成全他?”

    “他想问问,能不能有,配不配有,谁说了算。”

    “朕也很想知道,在这小子看来,大秦天下,谁说了算!”

    ……

    ……

    一品楼里。

    一个小小浪荡公子,竟然还试图在他们面前抖露言辞威风?

    这让商山四皓都是愤然失笑。

    也好。

    他敢辩。

    他们为何不敢接?

    至于后果,能为天下儒生使大秦颜面扫地,那本身就是他们求之不得的事情!

    四皓中的年龄最小的绮里季扶案而起。

    他断然道:“公子想知道谁说了算?”

    “老朽来告诉你,你说了不算,我等说了也不算,甚至陛下说了也不算!”

    “如此宝物,逆转乾坤,当归属天下。”

    “自然天下人说了算!”

    嬴易不慌不忙。

    “哦?”

    “既如此,该如何去问天下人?天下人又是谁人?”

    这两句对话,其实已然大逆不道。

    在大秦天下。

    天下人自然只能是当今陛下。

    但很明显,儒家不这么认为。

    嬴易也不屑于在这一点上与他们口舌之争。

    他确实借大秦之势,但势,不等同以势压人。

    不是不能。

    只是一旦如此,胜了,这满楼的儒家人也必定不服。

    嬴易既然要为巴清解决儒家的觊觎。

    自然是要他们心服口服!

    绮里季心念急转。

    “所谓天下人。”

    “上古时期,尧帝末年,欲传位帝子丹朱,百姓曰,丹朱无德,舜贤良,且品德高尚,于是尧禅位于舜。”

    “在此,舜自然可为天下人。”

    “舜末年,禹治水,于天下有大功,且品德高尚,于是舜禅位禹。”

    “在此,禹自然亦可为天下人。”

    “以此而论。”

    “天下人当是品德高尚,德行无缺,有大功于天下之人。”

    “便如此宝物,亘古未有。”

    “自然天下人居之,有德者居之!”

    不愧是一代博学大儒,绮里季引经据典,侃侃而谈,有据有理。

    一品楼里,众人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这些话。

    哪怕是扶苏、淳于越和冯劫也赞同不已,无可辩驳。

    无论怎么看。

    在论道这方面,四皓一开口,确实足以横压满楼儒生。

    甚至许多人都认为。

    这个公子易不用开口了,即使开口,也只能贻笑大方。

    巴清当然也听得懂。

    不知何时。

    她双手已然紧紧揪住了衣角,只盼这位公子易不是狂妄自大,也不至于哑口无言。

    还好。

    嬴易笑了笑。

    没什么盛气凌人的气场,他依旧平静如水。

    他轻轻摇头。

    “你说的话看似无懈可击,但实际上,从一开始你就大错特错!”

    这一开口。

    可谓语出惊人。

    楼里也顿时哗然一片。

    嬴易依旧淡然,沉稳道:“本公子先说你口中的舜。”

    “你只知禅位,却不知道,舜之所以继承大位,本身就是一场政变。”

    “说什么百姓曰,丹朱无德;这里的百姓,指的根本便是各部落酋长!”

    “拉拢如此众多的部落支持,舜又岂能不继承大位?”

    “本公子也不妨告诉你。”

    “‘竹书纪年’早有明言:昔尧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放逐丹朱,使其父子不能相见。”

    “什么意思,就不需要本公子给你解释了吧?”

    “再有禹。”

    “禹的父亲鲧,原本是尧的臣子,舜即位,杀鲧,所谓父仇不共戴天,你真以为禹能称帝,是舜禅让?”

    “也是‘竹书纪年’,有言:禹称帝,强迫年老的舜前往远方巡查,致使对方死于途中。”

    “这是禅位?”

    顿时间。

    楼里响起阵阵喧哗。

    “不可能!”

    “你胡说!”

    “竹书纪年?”

    “闻所未闻!”

    或许是因为太吵,或许是因为他话没讲完,被人打断,影响了他的情绪。

    嬴易猛然爆发。

    一撩衣襟,环视四周,喝道:“闭嘴!”

    “什么儒家文士?自以为学识渊博,你们读过几本书?”

    “好。”

    “本公子就当你们见识短浅,那么‘韩非子’此人,可都识得?”

    “正是你儒家荀子门徒!”

    “韩非子著书‘说疑’,同样记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也!”

    “莫非连韩非也是胡说八道?!”

    他这气场一开。

    无形中,天象境界所为人带来的磅礴压力,也让人根本无法开口。

    况且。

    嬴易所言。

    就算这满楼的人,都不知道竹书纪年,可至少,韩非的书,这楼里全部看过的儒生,肯定有。

    因此。

    一个低头,便迅速蔓延,再无一人抬头。

    嬴易冷笑。

    继续道:“那么,根据你的以此而论。”

    “尧舜禹也好,凡能称帝,莫不外乎手腕高超,能力超绝。”

    “所以。”

    “天下人便应当,也只能是有能之人!”

    “此等宝物,天下人居之,有能者居之!”

    “本公子话讲完。”

    “谁赞成,谁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