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四章:群臣震惊!秦始皇摊牌!(求鲜花求评价票)

    翌日。

    洛阳,皇宫大殿。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万岁!”

    西晋的文武百官对着高坐在龙椅之上的秦始皇大礼参拜。

    今日,乃是大朝会的日子。

    所以,在洛阳为官的西晋文武大臣们已尽数到齐。

    秦始皇用威严的目光扫了殿下群臣一眼,原本平静的心中也有了一丝波动。

    一年多了!

    为了避免引起西晋的大动荡,以便更好完成神仙交代的任务,他来到这个西晋位面隐忍了一年多,才完成了自己的各种布局。

    到了今日,他终于可以不用再隐藏自己的锋芒!

    他,摊牌了!

    “众卿平身!”

    秦始皇高声回道。

    声音不再是以往那副天真随和的模样,而是沉稳无比,掷地有声。

    除了秦始皇之前暗中收服的那些大臣之外,其余大臣的心中顿时生出了一丝不对劲的感觉。

    这不太像陛下平时的声音啊!

    等这些大臣起身之后再一看龙椅上的秦始皇,心中不对劲的感觉更强烈了。

    陛下的脸上不再是以往那种痴傻的模样,而是散发出令人望之生畏的威严,以及强烈的自信,仿佛万事都尽在陛下的掌握之中。

    扫视了殿下群臣一眼,秦始皇对着卫瓘沉声吩咐道:

    “卫爱卿,把昨日之事通报诸位卿家吧。”

    “遵旨!”

    卫瓘出列恭声回道,然后对着其余大臣高声说道:

    “昨日深夜,太宰司马亮勾结赵王司马伦、东海王司马越,意图率兵进入洛阳,发动兵变,谋朝篡位。”

    “幸而陛下对这些逆贼的狼子野心早有警觉,果断派出禁卫军在洛阳城外予以剿灭,并诛杀了太宰司马亮以及赵王司马伦、东海王司马越,将这场叛乱及时扼杀,确保了洛阳的安稳。”

    “什么?”

    “一夜之间,太宰司马亮以及赵王司马伦、东海王司马越都死了?”

    “这……这……”

    除了寥寥几位大臣之外,其余大臣顿时震惊失声。

    为了避免走漏消息,就算是暗中被秦始皇收服的那些大臣,也有许多人不知道秦始皇对于此事的谋划。

    这些人震惊之后,便更加敬畏秦始皇了。

    尽管他们早就知道秦始皇并非痴傻之人,但秦始皇一夜之间杀三网的操作,还是令他们对秦始皇的手段感到既敬佩又害怕。

    而其余没有被秦始皇看上眼的大臣在震惊之后,也敏锐地察觉到了不对。

    从楚王司马玮与太傅杨骏争权失败,到齐王司马冏与长沙王司马乂被杀,再到太傅杨骏被杀,这些事的背后,都明显有另外的争权者。

    而这一次三王被杀,却没有另外的获利者。

    所以……

    有些心思敏锐的大臣很快联想到了陛下今日语言神态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卫瓘方才的话语,不禁难以置信地看向龙椅上的秦始皇,

    “难道这些都是陛下一手策划的么?”

    “不!这不可能!陛下明明是个痴傻之人啊!”

    “没有人能伪装这么多年而一点不露痕迹的!”

    “如果陛下这么多年一直是伪装痴傻的,那这份心性也太可怕了吧!”

    这些大臣们在心中大喊大叫道。

    他们怎么都不肯相信,秦始皇能毫无破绽地骗了他们这么多年。

    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如今这个龙椅上的陛下,已经不是那个原装的晋惠帝了啊!

    随后。

    在这些大臣无比惊恐的目光中,秦始皇缓缓从龙椅之上站起身来,挺直身躯,俯视着殿下群臣,用无比威严地声音高声说道:

    “从楚王作乱,到齐王、到长沙王,再到汝南王、赵王、东海王,短短时间之内,竟有六个藩王意图行大逆不道之事。”

    “足可见,藩王的存在,已经是朝廷的一个极大不稳定因素。”

    “所以,朕决定削藩!”

    “传朕旨意,除了已经伏诛的六王之外,其余藩王,限期在十天之内,无条件交出所有军政大权,离开封国,搬入洛阳。”

    “违者,满门抄斩!”

    这一刻的秦始皇,哪里还有半点痴傻的模样!

    这一刻的秦始皇,霸气外露,杀意冲天!

    这一刻的秦始皇,尽显千古一帝的风范!

    目光所至,群臣无不低头,心中除了震惊,便是畏惧!

    “父皇霸气!”

    大秦世界的赢将闾也忍不住赞叹了一句。

    过了好一会儿之后,群臣才慢慢回过神来,开始思考秦始皇的决定。

    那些早已被秦始皇收服的大臣自然不会有异议,毕竟他们早就知道秦始皇的想法了,也早就知道秦始皇已经布局许久。

    但其余的大臣,却有一些人经过思索之后,对秦始皇的这个决定表示出了不赞同。

    “陛下,微臣觉得,此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虽然藩王中最强的六王已死,不过还有成都王、河间王等诸多藩王,贸然采取如此激烈的手段削藩,说不定便会有藩王铤而走险,举兵造反,引起朝廷动荡。”

    “不如,徐徐图之。”

    御史治书崔洪出列向着秦始皇进谏道。

    此人出身于后世所谓“五姓七望”的博陵崔氏。

    虽然“五姓七望”是在隋唐时期才达到了鼎盛期,成为了超级世家豪门,但在这个时候,也已经在朝中拥有了不小的影响力。

    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五姓七望”也是在西晋诸藩王之中到处下注,比如范阳卢氏的卢志就是成都王司马颖的心腹谋士。

    而崔洪此时向秦始皇建议慢慢削藩,也不是单纯地担心诸王造反引发国家动乱,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五姓七望”需要时间调整布局。

    今日之事,令他们太措手不及了!

    他们需要时间重新评估局势,看看是继续支持藩王们,还是果断出卖各藩王,投向陛下。

    总之,对于他们这些世家大族来说,家族利益才是最重要的东西,能否摄取最大利益才是决定他们做出不同选择的重要因素。

    至于谁当皇帝,又有什么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