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章 父子俩的朝堂对战!

    奉天大殿,朝堂之上,安静无比,落针可闻。

    很显然,在场满朝文武、诸王乃是太子料到朱榑来了这么一手。

    好家伙。

    开局就乱扣了一顶误国误民的大帽子。

    饶是朱元璋心里有准备,此刻也知道股子不祥的预感成真了。

    但听了朱榑的话后,仍旧不免的一阵手抖。

    他深吸了一口气,紧盯着自家这个儿子。

    一字一顿的开口说道:“这禁海之策......是咱提的。”

    “啊?”

    “是父皇提的?”

    朱榑愣了下,面色之上浮现出诚恳之色。

    连忙行礼道:“儿臣不是故意冒犯,刚才误国误民这话臣这就收回。”

    收......收回?

    “来自朱元璋的负面情绪+1+1+1......”

    嗯。

    收回就收回吧。

    就当咱没听到。

    咱也懒得跟他计较。

    毕竟这小子都诚恳的跟咱认错了,咱也没必要揪着他不放。

    这朱老七没在外主过政,没见过啥大世面,算了原谅他吧。

    所以朱元璋便摆了摆手道:“退下吧。”

    听到朱榑火速的道了歉,诸王先是一愣。

    因为这朱老七脾气也是硬气的很呢,是个犯了错不挨两棍子的主儿。

    这次这么快?

    不过道歉了也好。

    大家心里头也都松了一口气。

    毕竟这朝议大家都是不想来的,若不是老爷子要求,谁会来这威严肃穆的朝堂?参与这无聊的朝议?

    大家都想着赶紧结束了算了,赶紧都前去就藩去。

    只要回到封地之后,那就属于是天高任鸟飞了。

    想干啥就干啥,自由自在的多爽。

    所以,这段时间,大家都被别惹事儿。

    可没想到的是,这朱老七开局就搞事情。

    他们一个个的也都怕殃及池鱼啊。

    不过......父皇都让他退下了,为啥他朱老七还是动也不动?

    朱棣、朱权、朱桢等人疑惑的看去。

    不止是他们,朱元璋也很疑惑。

    他眉头一皱,问道:“怎么你还有什么事情?”

    朱榑认认真真的点了点头,行礼道:“儿臣刚刚收回的是误国误民这一不恰当之言。”

    “但是,依旧要上奏,反对禁海之事!”

    “儿臣以为,开海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请父皇三思!”

    “来自朱棣、朱权、朱桢、朱椿的负面情绪+1+1+1......”

    “来自朱标的负面情绪+1......”

    “来自朱元璋的负面情绪+1+1+1......”

    朱椿、朱桢、朱权等人都快哭了,他们看向朱榑的眼神里带着郁闷。

    朱老七啊朱老七,你这不是玩人的嘛!

    怎么又惹事儿?兄弟们一个个的指着赶快去就藩,逍遥快活呢。

    你这......你这......惹怒了老爷子,兄弟们也跟着心慌啊!

    他们偷偷打量着龙椅上的朱元璋,心里头苦笑连连,一个个低眉垂手表现的老老实实。

    时常跟随父皇左右,太子朱标很了解朱元璋的行为习惯。

    如今的父皇身体后仰,胳膊担在了龙椅上。

    这架势,按照平常习惯来讲。

    明显已经处于爆发的边缘了。

    朱标心想着今天这位七弟也不知道打错了哪根筋儿。

    他皱着眉头,看向老七朱榑,不停地跟他使眼色。

    那意思就是再说,此事乃是父皇跟群臣定下的国策,不容反驳。

    对于这位太子大哥给自己发出的信号,朱榑自然收到了。

    开海之事在他看来,对大明不过是百利有一害。

    只要现在咬着牙克服困难,肃清倭寇这一害。

    此后便可天堑变通途,到时候便可开启大航海时代

    如此这般,大明这头巨龙将会提前几百年觉醒。

    到那时候,国运也将会迅速攀升。

    百姓也会因此而富庶,大明将会屹立于世界之巅。

    这些话毫不夸张。

    毕竟每一个了解明史的人都为其错过大航海时代而感到惋惜。

    朱榑亦如此。

    所以他依旧硬着头皮说道:“父皇,在儿臣看来,海禁的确可以短暂的免受倭患海贼干扰。”

    “但是长远来看......”

    可没等自己的话说说完。

    一声如雷鸣般的呵斥声传来道:“够了!”

    此言一出,奉天大殿之中迅速冷了几分。

    所有人如坠冰窟,更有人额头上已经开始冒冷汗了。

    天子一怒,伏尸千里。

    龙椅之上,那头老龙可是真的会噬人的。

    “父皇。”

    “若是能够克服眼前困难,我大明百姓可通过开海获海外之财富,取海外财富以充百姓,我大明国运将会快速提升。”

    “可若是闭关锁国,我大明江湖彻底隔绝于海外的联系,等于是故步自封。”

    朱榑趁着空隙一口气将想说的话都说完。

    至于采纳不采纳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力主劝说了,也没遗憾了。

    朱元璋将身体前倾,眸子里的火都要喷出来了。

    他气极反笑。

    “哈哈哈,好啊好!”

    “好一个开海可得海外财富,海外财富有什么?你可知道?”

    “咱告诉你,海外有什么!”

    “嗯?只有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残兵败将,他们藏于海上跟倭寇同流,扰咱大明海岸百姓。”

    “朱榑,你懂什么?你知道个什么?胆敢大言不惭力主开海?”

    笑声回荡在大殿当中。

    自己喊这些个儿子参加朝议的目的是教育他们。

    而现在呢,他朱老七呢,直接给咱来了个这?

    嗯?反对咱定下的国策?

    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儿驳你老子?

    当着藩王儿子的面儿砸了咱的场子?

    你就是这么孝顺咱的?

    咱刚才已经给了他机会了。

    他竟还不改口头退下。

    呵呵呵,你小子说的倒是大义凛然。

    可你小子连应天府都没出过,也未曾主政过一方。

    你知道咱大明的百姓要的是什么?

    就凭你这红口白牙,胡说一通?

    还海外?海外的事情咱身为大明的皇帝,咱不比你知道的多?

    混账小子!

    你以为你是谁?想教咱做事儿?

    越想越气,越想越气,越想越气。

    朱老七啊朱老七!

    你可真是咱的好儿子啊!

    大逆子!

    “来自朱元璋的负面情绪+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