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六章 容光焕发的朱棣

    一连三天。

    朱棣将自己关在御书房闭门不出。

    无论谁来,都是拒之门外。

    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两人心中发慌,跑到了太子府商议。

    朱高煦问道:“大哥,你说爹不会出啥事吧?”

    朱高炽摇摇头:“应该没事,早上还有宫女去送饭呢。”

    闻言朱高煦松了口气,这个时候老爷子要是突然没了,那大哥上位就是顺理成章的。

    自己再想动手,怕是没机会了。

    也难怪朱棣会发愁,汉王整天想着造反,搁谁谁不头疼?

    不过,

    这也怪不得朱高煦,谁让朱棣一直都看太子朱高炽不顺眼。

    再加上朱高煦为人行事颇得朱棣喜爱,以至于靖难时,朱棣为了激励朱高煦来了一句:“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

    事实上,朱棣登基后也确实想过立朱高煦为太子。

    结果被那些大儒以:废长立幼,乃取乱之道!

    朱棣本来得位不正,这么一说更是不敢乱来,连忙立朱高炽为太子。

    而这件事,也被朱高煦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想着把太子给搬下台。

    朱高煦再度道:

    “你们说那陈道长说啥了,能把爹给折磨成这样!”

    “现在闹得人心惶惶,我可听说了,那些大臣说皇上炼长生不老丹呢。”

    “不可能!”朱高炽立刻驳斥道:“咱爹不是那种人,要我说,肯定是陈道长肯定是又出难题了!”

    “北征大计都定了,土豆也让户部开始培育了,还能有啥难题?”

    “那谁知道呢,不过我听瞻基说,道衍和尚最近也闭门不见客。”

    “这就奇了怪了,难道陈道长把老和尚也给难住了?”

    “这有什么奇怪的,陈道长奇人异行字字珠玑,难住老和尚不是难事,关键是,他到底说了什么!”

    “你说……会不会是陈道长选了个继承大统的人?”

    朱高炽错愕道:“你的意思是……咱爹考虑换人当太子?”

    “不是没有可能!”

    朱高煦一本正经的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你想啊,咱爹为啥立你当太子,不就是因为你是长子么?”

    “陈道长也说了,你这人太厚道,不适合当皇帝。”

    “老三又没志气,这继承大统的责任,就落在我的肩膀上了啊!”

    他这边大肆吹嘘,朱高炽压根就没放心上。

    陈百生说过,自己儿子朱瞻基是个少有的明君,皇上要想传位给瞻基,那就必须要从自己手上过一道。

    一旁朱高燧听不下去了,“我说你俩有完没完,真要是心里打鼓,干脆冲进去找换上问问呗。”

    “说的轻巧,谁知道皇上现在憋着什么气呢!”

    朱高煦道:“老三,咱们哥仨只有你能出宫,要不你去找陈道长打听打听,也省的咱们自己吓唬自己。”

    朱高燧掌管北镇抚司昭狱,也只有他能随意进出皇宫。

    “陈道长不在城里了!”

    “他去哪了?”

    “回方山道观了。”

    “那你就去方山问啊!”

    “你当我不想啊?”朱高燧没好气道:“你是不知道,纪纲带着锦衣卫就守在方山脚下,鸟都飞不进去一只,更何况是我了!”

    “那咱们现在咋办?总不能就这么耗着吧?”

    三兄弟又是一阵愁眉不展。

    而就在这时,一个太监匆匆赶来。

    “传圣上口谕,着太子和两位王爷即刻到御书房觐见!”

    来了!

    三位皇子对视一眼,匆匆冲出太子府。

    ……

    御书房。

    三位皇子懵了。

    按说一个人闭门三日不出,怎么着都得浑浑噩噩的。

    可朱棣看起来却是容光焕发,坐在龙椅上审视着三人,虎目炯炯有神。

    这情况……

    不会真的弄了个什么长生不老丹吧?

    三位皇子心中犯嘀咕,却没人敢说。

    “最近这几天,朝中情况如何?”朱棣开口问道。

    太子朱高炽赶忙回道:“回皇上,一切安好,除了有几位大臣有些怨言。”

    “具体说说看。”

    “说是皇帝不理朝政,是为懒政,偏信术士更是不可取,需及时悔悟!”

    “此事何人所说!”

    “礼部尚书吕震、太傅王哲……”

    朱高炽如实回道,他清楚,皇上问自己就是走个过场,朝堂上的事,又有谁能瞒得住?

    “嗯。”

    朱棣沉吟了一下,这些人无一不是当朝大儒。

    按照以往,朱棣并不觉得有什么。

    正所谓文死谏,武死战,文官就当及时指正皇帝的过错。

    可现在不一样了。

    需要他们想办法的时候,一个个互相推诿,但凡自己有点什么不对,立马就跳出来斥责!

    这样的大臣,真的是大明需要的么?

    【看来,的确需要变一变了!】

    朱棣回想起这几日的苦思,心中已然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