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九章 颁布 新科举

    一场闹剧结束。

    方才还破口大骂的大官,现在衣衫褴褛,拼死护着自己身上最后一块遮羞布。

    “好了。”

    朱棣开口中止了这场闹剧。

    那些匠户这才停了下来,回过神看着自己的杰作,心中既紧张又兴奋。

    “诸臣不是认为匠户卑贱么,我看你们似乎对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倒是很在意呢。”朱棣似笑非笑道。

    可仅凭这,很难让这些大官服气。

    “陛下这分明是借故为难我等。”

    “臣还是那句话,天朝之国,若是推崇工匠,只会遭诸国嗤笑。”

    “万国朝拜,是因为大明文化源远流长,难道让他们来看我们全民盖房子,织布打铁?”

    御史王敏咬牙切齿道,他方才被围攻的最惨,身上一道道的抓痕。

    他的话顿时引起了大片的附和。

    他们已经看出来了,皇上分明就是故意整自己。

    工匠就是工匠,一辈子难登大雅之堂!

    “你们当真以为,万国朝拜只是因为大明文化?”

    “来人,上红夷大炮!”

    一声令下,

    大殿两侧推出十门火炮,炮口指向满朝文武!

    大臣们瞬间安静下来,这黝黑的炮口令人望而生畏。

    “这红夷大炮就是工匠夜以继日的研制成果。”

    “你们说,能不能登得大雅之堂?”

    没人敢说话。

    这火炮的带来的威慑力实在是太过强悍。

    朱棣冷笑一声:

    “上次朕北征阿鲁台,便是这红夷大炮立了大功!”

    “两军阵前,灭敌寇两千三百人!”

    “至今,鞑靼众部落听闻红夷大炮的名字,依旧为之战栗。”

    “这便是工部铁匠给朕带来的底气!”

    “给大明带来的底气!”

    “这样的匠人,便是封为卫国公朕都觉得有些委屈他。”

    “谁若觉得大明匠户卑劣,朕就让他与红夷大炮碰上一碰!”

    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双唇紧闭,再也不敢言语。

    而那些匠户们,此刻更是挺直了胸膛。

    同为匠人,铁匠能做出大炮替大明扬威。

    那自己为何不能在各自的领域有所建树?

    【若非国师点醒,朕还真不知道,这工部对大明竟然如此重要。】

    【今天过后,怕是大明未来各行各业必定是人才辈出!】

    朱棣心中暗自感慨一番,感激的看了陈百生一眼。

    陈百生倒是毫不在意。

    他指出的这些是为了大明好,更关键的一点,是朱棣这个皇帝敢于作为。

    凡是只要有利于大明的江山,朱棣只要想的通,他就敢去做。

    换做一些只想故步自封的皇帝,为了巩固皇权,怕是连想都敢不想。

    朱棣回到龙椅上,命人将匠户送回城。

    随后肃然道:“工部一事就这么定了,少师继续吧。”

    还有?

    大臣们面面相觑,预感到今日过后,怕是要翻天了。

    “商为富国之根,为保大明国运万载,鼓励通商,商户皆可至官府登记造册。”

    “凡在册的商贾,税收由三十税一,改至十五税一。”

    “发放商牌证明,持证明者,可在大明境内诸城经商,取消流通税。”

    此举虽然提高了一倍的税收,但发放了营业执照,相比于之前每过一个巡检司的关卡,都需要缴纳一部分银两。

    相比较来说,更划算。

    对朝廷来说,不仅方便管理,更能加快各地之间的互通有无。

    这一诏令的颁布,对官员没有什么影响,以至于无人反对。

    只不过,

    一连三道圣旨。

    农、工、商三类都已经给了或多或少的帮持。

    尤其是工,地位更是一跃而上。

    这让百官心中七上八下,这么下去,士族的地位怕是不保。

    朱棣却是格外痛快,本以为工部改革之后,会遭到诸多反对,却不成想按照陈百生的计划走,竟是如此简单。

    只是,要推行新科举却是心中有些忐忑。

    “国师?”

    “可。”

    朱棣当即有了底气,命姚广孝继续诵读圣旨。

    “是!”

    姚广孝又取出一卷圣旨,饶是这圣旨是他和朱棣共同拟定的,此刻也同样声音微微颤抖:

    “为保大明人才济济,自永乐七年二月十六起,各地施行新式科举!”

    “取缔八股入士,科考分为三项,诗文、数术、格物(物理)!”

    “三项各百分,三项累计三百分,择优者入翰林!”

    “翰林修学三年,复考三项,择优者入仕!”

    “另,设立艺考。”

    “艺考通为三项,医术、农垦、匠技!”

    “凡其中一科优渥者,送至太医馆、户部、工部研学。”

    “择优者入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