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章 难道这就是天命难违吗

    朱标茫然的抬起去望着父皇的脸,似乎许久没有这么直视父皇,脸色的沧桑和疲倦几乎无法掩盖,而操心的,正是这大明。

    悠悠苍天!

    何薄于此!

    一时间,大殿之内,再无声息。

    外边,天色还未暗,晴朗的天空,仍然是那么明亮。

    但黄昏将临,谁也无法改变!

    就像棋盘之中,无论空着多少格子,也无法多放一颗。

    天命,在这一刻,是如此的鲜明!

    浅白的数字,没有什么深邃的含义,不需要解读,也不需要什么眼光和见识去理解。

    只要看一眼,就知道天数已定,再无回旋余地。

    许久过后,大殿渐渐昏暗,黄昏到来,朱标终于开口,打破了大殿之中的死寂。

    “父皇能从此细微之处,发现天下之道理,此事必然也有方法,能够走出一条路来。”

    朱标似是安慰朱元璋,又似乎是在安慰自己。

    他是太子,这个大明,将来就是他的,当意识到问题所在,所承受的压力,也不比朱元璋少那么一分。

    这时候,才意识到还有父皇在上面,能够为他遮风挡雨,是多么令他心中安定。

    似乎再没有之前那种,觉得父皇历年来威严愈深,难以相处的心绪。

    砰!

    朱元璋忽然猛拍桌面,差点将朱标吓到。

    “哼!这可不是咱想到的。”

    朱元璋冷哼一声。

    “这,不知是哪一位隐士高人,如此真知灼见,令人叹服!”

    朱标没想到竟然还有人隐藏其后,不过想到父皇这么多年相处,也不会突然就有灵感,发现了问题。

    这么一想,也就理所当然了。

    “何不请贤人入朝,为我大明计算未来!”

    便诚恳的像朱元璋进谏道,以免那位高人枉死,被朱元璋一怒之下砍了。

    “说的好!他给咱出难题,那也得给咱解决了!”

    “不过那小子连官都不想当,滑不溜秋的,还得咱再去见一见。”

    “标儿,你明日,陪咱一起去,看看他还能说出什么高论!”

    朱元璋说到这里,几乎有些咬牙切齿,没想到一把年纪,还被个少年唬住,偏偏还真没办法反驳。

    不过不怕有问题,就怕不知道问题所在。

    如今知道了问题,再去寻找办法解决,就不信这天下,还走不出一条正路!

    第二天,上午刚过,朱元璋就带着朱标,身后跟着形影相随的毛骧,顶着炎炎烈日,强忍着急迫缓缓走向那个熟悉的小院。

    回想半个月来的经历,那小子一向不爱出门,哪里来的消息。显然是来历不凡,或是真有非凡之人。

    既然能够说出来,那说不好,真有解决的办法。

    想到这里,反而觉得用了假身份是一招妙棋,否则就那小子的个性,知道他是大明天子,说不定就闭嘴不言,一句话都不会和他透露。

    “标儿,咱现在就是在外经营的吴老爷,吴八爷。你就是咱大儿子,吴大少爷吴东。”

    朱元璋一晚上都在想怎么才能解决问题,临到地方,才想起给朱标安个名头。

    他自己取用了当年称王的名头作为姓氏,加了排行,听着也顺嘴,就给朱标也随意安排了个名字。

    “孩儿明白。”

    朱标也很是顺道的应声说道,完全带入了身份。

    “嗯,走吧。”

    说着,都不让毛骧出面,自己就敲起了门。

    “来了,老吴?”

    门很快就打开,凑出一个脑袋,看了眼外面。

    朱钧看到除了老吴和小厮,还多了个二十多的年轻人。

    “快请进。”

    朱元璋带着朱标走进了简陋的院落,朱标左右看了又看,也没见到其他人。

    朱标没有想到,高人竟然如此年轻,看起来比他还小一些。

    而所居住的地方,也是朴素,果真有隐士的风范。

    三人来到客厅坐下,朱钧对昨天老吴正事还没办就走了有些不满,安安静静喝茶,一言不发。

    朱元璋心中虽然有些焦急,但也沉得住气,跟着一起喝茶,似乎要比耐性。

    朱标身为后辈,就算隐士高人年轻,也不敢小觑。见父皇和高人都不说话,也安安静静低头喝茶。

    古怪的场景,让朱元璋意识到朱钧这是不满意呢,有些挂不住脸皮,拍了拍身旁的朱标。

    “这是咱大儿子,小东!来,给你叔行礼敬茶。”

    朱元璋拉过朱标说道。

    朱钧差点一口水喷出来,急忙放下茶杯,挥挥手拒绝。

    “别别,老吴,这么客气干什么,咱们各论各的。”

    朱钧揉了揉脸,忍住笑意,又看了眼朱标。

    “这是你儿子?一表人才,年少有为啊。吴兄,吴大哥,好。”

    他对着朱标,拱手示意。

    朱标也抬起头拱手回礼,又悄悄看了眼朱元璋,温文尔雅的和气回道:

    “朱兄,有礼了。”

    “你小子,见我熟了就老吴老吴,现在到有礼貌了。”

    朱元璋佯怒道。

    接着也不待朱钧说什么,就急忙引导话题。

    “昨天,咱回去也想了想,做生意不是问题。所以今天,咱把儿子也带过来,一起商量商量。”

    “不过还有一事,咱是能想明白,咱儿子,那是一心想要入仕,为朝廷效力。”

    “咱跟他说了你昨个说的话,他很不能接受,一整晚不安分,就想着,今儿个来请教你,听听明白。”

    朱元璋说着,又重重拍了拍朱标。

    “是是,”朱标肩膀都被拍矮了几分,赶紧应声回道,“正要向朱兄请教。”

    有事,弟子服其劳。朱元璋作为他的父皇,朱标又能说什么呢。

    “也对,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朱钧倒是不奇怪,古人经营家业,哪个不是靠亲朋族人。

    更何况是亲儿子,长子,说不定在家业里的重要性,还更高于老父亲。

    真要做什么决定,还真得和儿子商量。

    “这话说的好,小东,还不快请教。”

    朱元璋哈哈大笑,有了朱标,他在朱钧面前,又找回长辈的感觉,甚是满意。

    不用再开口,等着听就行。

    朱标重新站起身来,退后几步走到一旁,郑重朝着朱钧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