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六章 僵死的大明

    朱元璋狠狠控制住自己扭曲的面容,咬着牙猛灌一口茶,气喘如牛。

    他登基十几年,终日无休,处理国事,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才制定出一个满意的朝廷制度。

    若是因为天命,无可奈何亡国也就罢了,竟然说是因为他大明制度有问题?

    朱标感受到一道锐利的目光,浑身一颤,后背都冒出了冷汗。

    既是因为骤然听闻先生这样犀利的言辞,也是害怕父皇发怒。

    “先生何出此言?”

    “大明选贤举能,君贤臣忠,纵使有问题,又如何改不得?”

    朱标赶紧继续询问道。

    “吴兄啊,你多读读书就知道,自古至今,天下可是一成不变?”

    “自然不可能,万事无物,到了穷尽的时候,就必须要变化。”

    “所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达则久。”

    “我只说一点,如今天下百姓,都制定了规矩,衣食住行,乃至于职业,该做什么,都一一定死,代代相传不得变更。这大明天子,恨不得把天下所有事情都定死了,自此什么也不用做,传万世子孙。”

    “这不是想着万世不变?”

    “不变就死。还不是制度有问题。”

    “所以大明是做不成事的,为了不做事制定的制度,怎么能够去做事呢?”

    “多做多错,不做不错。这大明,岂非已经是一具尸体,就等腐烂了?”

    朱钧一副你怎么还不明白的神情无奈说道。

    朱标恍然大悟,难怪总感觉自己虽然跟着父皇处理国事,却好似一事无成,也没有什么前途未来都期待感,只有繁重的事务和压力,令他难受。

    朱元璋听了这话,也终于有所明悟,他从一开始的想法,想要制定下最完善甚至完美的制度,作为祖制永世不变,就已经走到死路之上了。

    但那是以后,而不是现在!

    朱元璋一时间生出无穷的动力,就像回到了当年打天下的时候。

    他还有时间,还有机会,可以给大明一个更好的未来。

    “能变,怎么不能变,大明还年轻着呢!”

    朱元璋起身大喝道,身躯如山岳般挺拔,坚定不移。

    “你看你看,老吴,暴露了吧。”

    朱钧忽然哈哈大笑道。

    朱元璋心中一惊,难道是自己的身份被发现了。

    却只见朱钧伸手拍了拍朱标的肩膀笑道:

    “你看你爹。老吴啊,我就知道是你不死心。”

    “我都懂,你们年纪大了的人,经历过乱世,又到了现在大明安定的时候,自然是对朝廷深有感情。”

    “希望这种好日子,能永远过下去。”

    “就把好日子和大明联系在一起,觉得大明好你们也好,大明长久了,你们才能长久。”

    又对着朱标笑道:“不像咱们年轻人,没那么多感觉,还能客观的去看大明的好坏。容易接受这天下,它就是有问题的。”

    “你说的是,咱就是这么想的。”

    朱元璋松了口气说道。

    “可天下既然有问题,就得改呀,怎么能不改呢?”

    朱元璋很是不满意的接着说道,觉得朱钧太小看身为天子的他了。

    “是吗?”

    “吴兄,来,我问你,你有没有很多时候觉得你老爹做错了,也跟他说了,你爹他改了没?”

    朱钧拉过朱标对着朱元璋笑道。

    朱标张了张嘴,又闭上没有说什么。

    这样的举动,让朱元璋气不打一处来,好嘛,就连标儿都这么看自己。

    朱元璋回想这几十年的人生,怎么想也没觉得他是一个听不进话的人,若真是刚愎自用,怎么可能打下大明江山。

    “这不一样,咱有时候没听,那是他说的没有道理。”

    “你说的有道理,咱不就听进去了。”

    “咱们陛下,那肯定也是听的进去道理的人。”

    朱元璋气的脸都黑了,横眉怒目道。

    “皇帝的事情太远了,要说道理。老吴,我看你身子骨还硬朗,但年纪也不小了。”

    “这要想活个七八十,那就得不喝酒,不贪吃,多走动,少生气。”

    “你看这话,有没有道理,你同不同意。”

    “能做到吗?”

    朱钧笑道,他根本不认同,有道理就会听。

    有没有道理,根本不重要,关键是愿不愿意听,还得会不会去做。

    在现代,多得是亚健康的人,运动健身减肥谁不知道,这道理谁不认同。不去做,那就没有意义。

    朱元璋目光如炬,终于知道为什么这小子如此见识却不愿拿出来用,原来是根本不相信大明。

    他或许来历非凡,哪怕是对大明天子,也不信任,认为不足以辅佐。

    这更加令朱元璋深深好奇,那是一个如何不可思议的社会。

    而那样的社会,一定是无比繁荣,无论制度还是造物,又是否能够如这神药一般,用于大明。

    将他的大明,也改变成那样,千秋万代,永世不绝。

    “能!”

    朱元璋霸气的回应道。

    “可你能,不代表皇帝能,少操些心吧老吴。”

    朱钧叹息道。

    朱元璋有些尴尬,这时候又觉得刚开始做的事情做差了,要不是一开始隐瞒了身份,现在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他又不敢直接暴露身份,否则这小子岂不是会觉得他一直在骗他,根本毫无诚意。

    本来就不信任,一旦暴露身份,或许就彻底失去信任了。

    若是不愿意再建言献策,难道还能把他怎么样,就算砍了他,也救不了大明天下啊。

    这一下脑子转不过来,想都不想就示意朱标接话。

    朱标怔了一下,只好轻咳一声,生硬的转移话题。

    “先生,您还没有说如何才能做到,大明做不到的事情,先生一定有办法做到吧。”

    朱标苦着脸问道。

    听到这话,朱钧注意力回到了正事上,拿起一瓶药笑着的说道:

    “办法,其他不提,就只说这个药的事情吧。你们都试过了,知道这药多么神奇。”

    “这天下最大的资源就是人,只多出这一种药,就能救天下多少人?”

    “我们单单只说能治外伤这一点。”

    “如今天下战争还未结束,有这药,又能够让多少受伤的士兵活下来?”

    “只此一事,就足以为大明节省多少国力?”

    朱钧举起瓶子,就像举起一个世界,叹道:

    “这就是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