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章 改变大明的神物,朱元璋的决心

    “先生说,此地有名为‘土豆’,与‘玉米’之作物,如五谷般粮食,足以让天下人饱腹。”

    朱标伸手指着东海另一端,遥远的大陆,带着些许古怪的表情说道。

    “这远隔万里,就算有良种,又有何意义。这‘土豆’,‘玉米’,还能有什么了不得的?”

    朱元璋没有在意,各地物产不同,理所当然,远隔万里海洋,说这些有什么意义。

    “先生说,这‘土豆’,无需良田,砂土劣田反而更好,高坡山地荒土皆可,更是耐旱。而且可以错开种植时间,不与主粮争夺。”

    朱标有些期待,又无法相信,如实的把先生的原话说了出来。

    “这倒是好处,能够活人无数啊。”

    “标儿,这‘土豆’倒是不错,‘玉米’又有什么特殊的,也是山地能种不成?”

    朱元璋好奇问道。

    “先生没说。”

    朱标说着顿了顿,继续说道:

    “土豆一事,儿臣还未说完,请父皇决断。”

    朱元璋一愣,点了点头:“你说来便是。”

    “先生说,土豆亩产少则千斤,多则数千斤。”

    朱标慎重的说道。

    嘭——

    朱元璋忽然愣住,又猛然拍桌,按住了地图,大喝道:“放屁!”

    “父皇息怒。”

    朱标虽然心里有所准备,还是被吓得浑身一颤,赶紧看着朱元璋说道。

    “你再说一遍?”

    朱元璋呲牙咧嘴,怒目圆睁,他不敢相信刚刚耳朵里听到的话。

    “土豆亩产千斤。”

    朱标重复了一句。

    “亩产千斤、亩产千斤...”

    朱元璋嘴上来回念叨,看了眼朱标,又看了眼桌上的地图。

    “标儿,你可是亲耳听到,他真的这么说?”

    朱元璋狠狠揉了揉眉头,盯着朱标问道。

    “儿臣亲耳所闻,先生的确这么说。”

    朱标郑重的回答道。

    “放屁!敢糊弄咱,咱要撕烂他的嘴!”

    “他以为隔着东海万里,咱就去不得这地方,想要糊弄咱不成?”

    朱元璋大喝道。

    难以平复激动,又带着深深的惶恐,即担心是真的,又害怕是假的。

    如果是真的,那如此庞大的大陆,竟然无主,还能都是野人不成?

    就算那大陆只有这么一个粮食,都足够养育出不差大明的繁荣昌盛之国。

    可如果是假的,那小子忽悠人,又是所图为何。

    “真有此事,莫说万里,就是十万里,花个十年几十年,咱也要派人去请回如此神种。”

    “那小子难不成就是想欺骗咱,去那地方不成?”

    朱元璋心潮起伏,看着地图,不知该相不相信。

    “父皇,地图上有先生所画航线!”

    “先生说,若有大船,可往日本国,去此大洲,只需三四个月即可到达,返航从南方到此洲分隔之地,即可沿航线回到南洋,再回大明,也不过三四个月。”

    “若无意外,最多两年足以来回,带回土豆等作物。”

    朱标指了指地图上多出的线路,分布四海,郑重的说道。

    “两年?这是航线?他真这么说?”

    朱元璋接连发问,更是难以置信。

    “先生见父皇未到场,亲自交代儿臣,一定要与父皇禀报。”

    朱标确认道。

    朱元璋低下头,死死盯着东海之上一条条不同方向的线路,仿佛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展现在自己的眼前。

    他并不是在看那庞大的海外大陆,而是看到大明的未来。

    亩产千斤?更是无需良田,耐旱不怕缺水。山地荒土都能栽种。莫说千斤,就是百斤,也是极好的粮食了。

    只不过一个不确定的粮种,并不能让朱元璋心动,甚至要跨越无尽大海。

    可要是亩产千斤,那就完全不一样,就算停下对北元的征伐,举国之力,也要出海,去取回这样的粮种。

    这才是真正千秋万代的神物啊!

    “出海,一定要出海!”

    “区区两年,咱信那小子,断然不敢拿这等谎话欺骗咱。”

    “传令,咱要立刻召集百官议事,要把这事给它办下来,莫说海外无人,就是有人,咱也要远征,要把这粮种,抢也抢回来!”

    朱元璋心潮澎湃,慷慨激昂的说道。

    “父皇,不可急于求成啊!”

    朱标赶紧阻止了激动的朱元璋,生怕一个命令就传下去了。

    朱元璋一怔,想到才和孩子说要慢慢来,治大国如烹小鲜,现在自己反而急躁。为了留住在孩子眼中的威严,立刻平息神情,装作泰然自若的模样。

    “咱知道,标儿你说的是。”

    朱元璋说着,又抚摸着地图上遥远的大陆,忍不住激动之情。

    “但这事不一样,它拖不得!越快越好,咱要最快看到结果才行,否则咱都睡不安稳。”

    朱元璋患得患失,还是决定要立刻行动。

    “父皇,何不再去请教先生,父皇不在,先生可能有些话都没有和儿臣说清楚,不如再去了解一番,以免有所疏漏。”

    朱标赶紧建议道,他也很想知道这天底下是否真有这种好东西,但也不能急于一时,就想得到结果。

    “你说的对,咱这就找他去!”

    朱元璋说着就跨步而出,往大殿门外走去。忽然停住脚步,想到自己还是吴八爷,不是皇帝,怎么和那小子说呢。

    干脆照实了说,这泱泱大明,还容不下他了?

    “标儿,咱想了想,干脆下旨,以诏求隐逸之名,让他出山,入宫奏对,也免得咱在找法子遮掩身份。”

    朱元璋带着几分犹豫的语气向朱标询问道。

    “父皇,以儿臣愚见,先生对大明多有误会,成见颇深,此时坦言身份,恐怕生出间隙。”

    朱标有些无奈,这时候忽然表面身份,这不是看不起先生吗。

    先生说了那么多道理,都没有表露身份,如今一见真有好东西了,就急匆匆袒露身份。

    岂不是瞧不起先生的智慧和能力,只是为了土豆这等神物的利益。

    “大不了咱亲自和他道歉,咱身为天子,还不够有诚意吗?”

    “他说了那么多,还不是想要实现抱负,有这样的神物打底,咱统统都能满足他,这总够有诚意了吧!”

    朱元璋找了好几个理由说道。

    “哎呀,真是麻烦!”

    朱元璋说着,想到朱钧有欲隐居养老的说法,不禁扶额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