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22:鸳鸯阵pk徐达!(求鲜花!求评价!)

    朱元璋总想找个机会,揍朱允熥一顿。

    但徐达,自然不可能跟着皇帝,去欺负一个小孩子。

    他忙道:“咱们还是先聊正事吧。”

    朱标笑道:“也是,国事为重。”

    无论是朱元璋、朱标,还是徐达,都没把鸳鸯阵放在心上。

    因为他们知道,所谓的阵法、兵法,必须需要通过大量实战检验得来。

    绝非一个天才,坐在院子中,光凭推理、想象,就能设计出的。

    徐妙锦见大人不拿她和朱允熥的赌约当回事,便有些焦急。

    但她很乖,知道这时候不该插话。

    徐达看向沥青马路:

    “这该不会,就是三皇孙的新发明吧?”

    朱标介绍道:“正是!”

    “此乃‘沥青’,冷却之后,极为结实,极能承重!”

    “而且铺设极快,不需要反复捶打,便能自成整体。”

    他主要是给工部尚书余文升介绍的。

    余文升也直着眼睛,他蹲下来,手指接触沥青表面,一阵出神。

    朱元璋吆喝道:“锦衣卫,快把车子推过来!”

    又来?!

    锦衣卫很是无语。

    今天他们已经三次推车了。

    每来一个人。

    他们就要表演一下。

    但不表演又不行。

    这可是魏国公啊!

    锦衣卫皆是兵家子,谁人不敬仰徐达?

    于是他们又推着重车,再度演示了一遍。

    此刻的沥青马路,已经彻底冷却。结实的不得了!

    徐妙锦饶有兴趣看着,凑在朱允熥身边耳语。

    朱允熥给她小声讲解。

    结果被徐达一声大喝打断。

    “好……好啊!”

    他畅快地大笑起来。

    一直压在他心头的重担。

    徐达已经确信了,有了这沥青马路,北伐后勤便不再是问题!

    车轮不必惧怕陷入泥中!也不必惧怕被尖石磨坏了!

    北伐,大利!

    他立即跪下,拱手道:

    “陛下,微臣请将此沥青马路,沿北伐粮道铺设!”

    “此乃国之重器啊!”

    “早一日铺设完成,早一日彻底灭绝元寇!”

    在一旁。

    观察了许久的工部尚书余文升,也跪下请奏。

    “陛下!微臣也请修建马路!”

    “若不能按工期完成,请斩我头!”

    余文升是懂工程的,属于内行。

    他一眼就看出了。

    沥青马路乃是油状,而且带有结晶。一旦凝固,焕然一体,承压能力远高于普通夯实的土路!

    一旦马路修成。

    北伐战事所带来的严重后勤压力。

    就能大大减小了!

    他不用再担心被砍头了!

    一时间,余文升感觉到无比的幸福!

    他准备回家就造朱允熥的长生牌!

    大好人啊!余文升爱死他了!

    朱元璋立即道:“那是自然!”

    “余爱卿,接旨!”

    余文升立即道:“微臣在!”

    “待会你问咱孙儿讨要沥青制造和配比之法。”

    “然后立即着手,调用民夫,分节在按粮道覆盖马路!尽快完成,不得拖延!”

    余文升兴奋道:“微臣领旨!”

    朱元璋正在兴头,他颇为豪放地畅想未来:

    “等北伐结束之后。”

    “咱要给整个大明,都通上马路!”

    “把大明的每个县镇、每个村子,都连接在一起!”

    “让咱们的家国,彻底化作一个整体!”

    结果。

    余文升一听朱元璋的宏伟计划,登时心脏慢了半拍。

    脑中立即浮现出无数的工期、任务、以及朱元璋那张要杀人的臭脸。

    宛如地狱画卷。

    “呃……”

    他眼前一黑,抽了一口冷气。

    当场晕倒过去。

    这工部尚书没法干了!

    洪武朝的官,难当!

    洪武朝的工部尚书,更难当啊!

    “朱尚书!”

    朱标惊叫。

    朱元璋和徐达也是吃了一惊。

    徐妙锦更是吓得拉住了朱允熥的胳膊。

    太监急忙扶起余文升,按他人中。

    余文升才悠悠醒转过来,面如死灰。

    朱元璋不解,问道:“余爱卿,你怎么昏过去了?”

    被陛下给吓晕的……

    余文升有苦难言:“臣……听闻陛下的宏伟愿景,一时间激动不已,心想自己竟然能效忠如此雄主!而感到心中无比振奋!”

    他哭丧着脸,说着反话。

    “可是,微臣身子底子差,又过于劳累,便昏了过去。”

    “微臣恐怕无法能承担起如此丰功伟业。真是遗憾啊!”

    而他心中则哭唧唧道:陛下呀!快让我告老还乡吧!

    朱元璋也颇为感动:“余爱卿当真是为国尽忠了啊!”

    “有诸葛武侯之鞠躬尽瘁风范!”

    老朱极其鸡贼。

    他夸赞臣子,动不动就把臣子比肩古之贤相、名将,好听话一个接一个。因为反正夸奖不要钱。

    但在实际赏赐上,却很抠门。能不给,就绝对不给!

    余文升获得了朱元璋的口头夸奖,以及朱允熥的沥青方子后,便灰溜溜地被太监送出宫去。

    “爹爹~!”

    徐妙锦又缠上徐达了。

    爹爹不和大侄子比试阵法,她还怎么收小跟班呢?

    但徐达很苦笑不得。

    自己乃是国公,和一个不到十岁的皇孙比试阵法。

    这像话吗?

    说出去不得闹笑话呀?

    朱元璋眼珠一转,他心中也有了盘算。

    他心想:熥儿这小子,不知天高地厚,全是因为他过于聪慧,一般人难以制住他,令他信服。

    那么,不妨让老徐,以兵阵之法,修理熥儿一番!

    让熥儿挫败一番,杀杀他的淘气!

    也起码能让熥儿,懂得一些敬畏!好歹能长进一点!

    于是,朱元璋便说道:

    “老徐啊,不如你和熥儿便比试一番吧?给他露两手!”

    “让咱孙儿,也有福,能见识一下大明第一名将的不凡!”

    皇上都这么说了,而且宝贝女儿,一直眨巴着眼睛,可怜兮兮地望着他。

    徐达也不好婉拒。

    他便道:“好吧。”

    “那我与三皇孙,便对弈一番。”

    “也不必大张旗鼓。”

    “双方用十人,列小阵比拼便是。”

    朱元璋拍拍手:“锦衣卫,你们再去叫人,叫够二十人。”

    他看向朱允熥,坏笑道:“臭小子。待会被你徐伯爷轻易摧枯拉朽。”

    “你可别哭鼻子哦!”

    朱允熥非常淡定:“我不会输的。”

    十人,刚好够一组鸳鸯阵!

    ……

    求鲜花!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