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30:老朱:棉花是小朱公子种的?!(求鲜花!求评价!)

    朱元璋个很复杂的人。

    他比谁都要心狠残暴严酷,但他也有十分脆弱感性的一面。

    这片棉花田太美好了。

    深深戳中了朱元璋的内心。

    “等妹子病好了,定要带她来这里游玩一番。”

    他走下轿子,静静地看着这一望无际的棉花海洋,久久没有说话。

    他想了很多。

    想找见种出如此丰收棉花的商人,想从他手中购得棉花丰收之法,哪怕用皇宫换,他也会不假思索。想把棉花丰收之法推广到整个大明,让大家都有棉衣穿。白色的雪,休想再冻死身覆白色棉花的百姓了……

    朱元璋伸手,想要摘一朵棉花。

    “喂喂!”

    这时候,远处传来农夫的呼喝道:

    “别乱摘呀!那是辛辛苦苦种出的东西!”

    一个老农哼哧哼哧扛着锄头跑来,面色不善。

    朱元璋也触电一般地缩回手。

    着常服的锦衣卫眼睛冷厉起来。

    这普天之下,就没有皇上动不得的东西,包括你这老农的性命!

    他正要呵斥老农,却被朱元璋一眼压住,低声道:“不得乱来!”

    朱元璋挠挠头,一副憨厚朴实的样子,他大笑道:

    “哎呀,是咱唐突了!”

    “这片棉花,长势太好了。咱太喜欢了,差点没忍住!”

    一旁的粮官和锦衣卫都惊呆了。

    此刻的朱元璋太和善了,和他平日里凶神恶煞的威严模样,完全就是两个人!

    老农见朱元璋诚恳道歉,面色稍缓,他也笑道:

    “算了算了!秀才有句话,叫做‘不知者无罪’。”

    “况且谁看了这片棉花,谁不喜欢?谁都想伸手摸摸!”

    朱元璋笑着问道:

    “老人家,您就是种这片棉花田的高人吧?”

    老农赶紧摇摇头:

    “这可不能瞎说!”

    “俺哪有这神仙本事?”

    “这片棉花,是小朱公子派人种的!”

    锦衣卫更是不愉:你不是这片棉花田的主人,那你多管什么闲事?

    但朱元璋压着,他不敢多说半个字。

    朱元璋失笑道:“啊!种这片棉花田的人,也姓朱啊?”

    老农笑道:“对呀,搞不好,还是朱皇帝的远房亲戚呢!”

    粮官怒道:“大胆!岂可妄自攀附圣上!”

    老农哪里知道“攀附”啥意思?但他知道“大胆”代表着大事不妙,因为官府就爱说个“大胆”!而官府一说“大胆”,他就得跪下磕头认错,不论为何。

    所以有些畏缩。

    朱元璋狠狠扫了粮官一眼:“住嘴!”

    然后笑呵呵地安抚老农:“没事没事!当今圣上最宽厚大度了。”

    锦衣卫和粮官听朱元璋一本正经地说着假话,不禁一阵无语,眼皮直抽抽……

    朱元璋又道:“不过,根据咱知道的,当今圣上,恐怕没这号做商人的远方亲戚!”

    若朱家有贤才,能种出如此旺盛之棉花。

    他朱元璋岂会不知?

    老农一听,拍腿大笑了:

    “哈哈哈商人?小朱公子才不到十岁,个子还没俺锄头高呢!怎么会是个商人呢?”

    “他只不过是年纪未到,才托手下一个商人的名头,买了这块地种棉花罢了。”

    “他刚才还来过这里呢!”

    朱元璋惊喜道:“原来小朱公子,此时就在此处?!”

    他更加诧异的是。

    那个种出丰收棉花的小朱公子,今年竟然才不到十岁!

    和他的那些乖孙儿,差不多大吧!

    老农道:“是啊!”

    “小朱公子,刚刚看完棉花田后。就去北面那十几座沥青工坊,继续视察去了。

    “那些沥青工坊,也是小朱公子的产业。”

    “听说沥青能修路,俺见识少,也不大明白。反正听小朱公子说,有大用处就是了。”

    朱元璋听呆了。

    沥青……

    小朱公子……

    不到十岁……

    他猛然反应过来。

    ——自己可是追着熥儿的脚印,才来到这片棉花田的!

    只听那老农犹自念叨着:

    “那小朱公子,可是个顶好顶好的大善人呐!”

    “他对俺们可好了!”

    “雇俺们来种棉花,用工时,还管吃喝。他派来监俺们干活的人,也向来和气,从来不打不骂俺们。”

    “并且说,等到棉花丰收之后。就把一半收成的棉花,分给俺们附近的农户。”

    锦衣卫这才明白,为啥这老农如此上心这片棉花。

    那位小朱公子可真大方!

    老农抹了把眼泪:“……大好人呐。”

    “上次小朱公子还挨家挨户,送了周边农户吃的。”

    “俺不敢要。”

    “小朱公子就说:他爷爷,也和俺差不多的年纪。”

    “他爷爷年轻时就挨过饿、要过饭,吃过不少苦。”

    “所以他也见不得其他老人挨饿受冻,让俺千万要收下,算是替他爷爷积德攒福气。”

    听到这句话。

    朱元璋老泪纵横。

    他喃喃道:“熥儿……”

    泪水模糊了眼前的棉花田。

    自己曾经被视作劣孙的熥儿,曾顶着骂名偷偷跑到此处,小小的身影在此农田里跑来,小手随同老农们劳作过。

    老农吓了一跳:“你咋也哭了?熥?疼是吧?你哪里疼了?”

    朱元璋擦了擦眼泪,红着眼眶,强笑道:

    “哪都没疼。”

    “就是觉得……这小朱公子的爷爷,可真有福气!”

    老农激动起来:“那是!”

    “何止是小朱公子的爷爷有福气!?”

    “全天下的人,马上都要沾了小朱公子的福气!”

    朱元璋忙问道:“此话怎讲?”

    老农道:“小朱公子说了。”

    “这次种植试验,算是成功了。”

    “他要把丰收棉花的技术,免费推广给全天下人,绝不藏私!”

    “以后,俺大明,谁人都能种出这般茂盛的棉花了!”

    “这是全天下人的福气呐!”

    朱元璋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老农又道:

    “咱们这都有童谣了:”

    “老朱杀元鞑,小朱种棉花。”

    “元鞑血满地,化作养棉泥。”

    “有此二朱在,天下盛世开。”

    朱元璋攥紧了拳头,涩声自语道:

    “盛世……”

    ……

    求评价!求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