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一个很具有战略意义划时代的地点

    趁热打铁!

    李乘风如约开始制作视频。

    ......

    阵营如下:

    李靖为总指挥,爵位是兵部尚书代国公,年龄60岁,专业是揍人系。

    尉迟敬德为左路指挥官,爵位是鄂国公,年龄45岁,专业是砍头系。

    苏定方为右路指挥官,职位是匡道府折冲都尉,年龄38岁,专业是夜猫系。

    随后的跟班是徐世勣(即李世绩)、张公、高甑、柴绍、秦叔、李道、张宝、卫孝、薛万彻、段志玄统领着十万人马,浩浩荡荡往北方西北地区开赴。

    顶着凌冽寒风,冒着鹅毛大雪,他们来到了一个很具有战略意义划时代的地点——定襄。

    因为这里是西北人的心脏,首脑机关的所在地。

    夜很深了。

    雪下得更紧了。

    定襄的前沿阵地是恶阳岭,这里的西北守军已经昏昏欲睡,等待人家提着刀握着棍来把他们继续引入安静的梦乡,祥和的梦乡,温馨的梦乡。

    此梦乡就是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就过去了。

    夜猫系毕业的苏定方一路高唱“我们都是夜行军,哪怕那山高夜又深”,率领先锋部队采取割韭菜战术,致使西北兵身体重要部位乖乖进行集体切除移形换位,为大部队进入定襄扫清了障碍,奠定了基础。

    痛打落水狗,最适用于半夜出手。

    不过两个时辰的功夫,大唐军队已经来到定襄,这是颉利可汗万万没想到的,因为他觉得大唐军队久居温暖地带,没道理快速深入到如此之远如此之寒的定襄。

    这是其一。

    其二,他的使者已经回报,说大唐军队是来帮忙,来帮他打自己的侄子突利可汗,这可是有盟约的,人家来了不必惊慌,可别吊死鬼照镜子,自己吓唬自己。

    所以,颉利可汗在大帐里放心喝酒继续出丑,一边搂着女人一边打着盹儿。

    李世民曾经曰过:“请不要把我对你的容忍,当成你不要脸的资本,在你最麻痹之际,就是我最给力之时,到该算总账的时候了。”

    颉利可汗的大帐外,骤然间响起了嘈杂的打杀声。

    不用说,李世民的大唐军队在李靖他们的带领下,已经在团团围住了定襄,就等着看颉利可汗这老小子的洋相,灰头土脸地出来投降。

    可是,颉利可汗表现出了大丈夫躲在床底下不出来就不出来的气概,转而变成了落荒而逃。

    颉利可汗知道,大唐军队不是开国际玩笑,这次玩大了,玩的是心跳,玩的是性命。

    颉利可汗心想:甘愿吃明亏,是仁者;受辱吃暗亏,是愚蠢。什么狗屁盟约,那只是一纸空文,盟约只是狡猾时的拥抱,不是落难时的依靠。

    颉利可汗犹如老鼠见猫,不敢吱声,立马用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哪儿是避难所就逃到哪儿。

    本来,颉利可汗梦想着大唐军队来帮忙,自己从此在定襄幸福绵长,从此在定襄百世流芳,谁料他们来个搂草追兔子,这个窝囊亏吃得太大了。

    最后,颉利可汗逃到了阴山地区。

    定襄之战,李靖完胜。

    军队是李世民派出去的,当然李世民的功劳最大,他最喜欢听好消息,战报频传,高兴得开始胡敲梆子乱击馨,就差脖子扭扭屁股扭扭了。

    人家说,成功就像怀上孩子一样,不知道经过多少次的摸爬滚打才有一个活到今天,李世民经历过渭水之盟的耻辱,其实应该说李世民失去了尊严,丢掉了权威。

    堂堂一个大国,竟然低声下气与人结盟,正是李世民的皇帝生涯中犹如白仙鹤长了个秃尾巴,美中不足,遗憾之极。

    等到李靖骑着高头大马进入长安城的时候,李世民第一个跑上去,啧啧称道:“你们真是太给力了,只以三千人马就能搞掂颉利这老小子,把他赶出了老窝,给我报了仇。没想到,颉利可汗也不经打,像鸡蛋壳一样,一敲就破,虽然没有活捉了他,但是他也被打得七零八落一蹶不振了。”

    颉利可汗丢掉了自己的首都,所谓传檄而定,也就是为了活命,乖乖听从命令,不用传销,放下屠刀,成为大唐帝国的子民是唯一出路。

    于是,李靖得到李世民的点头示意,一定要打倒颉利老小子,解放全西北。但是,要一举歼灭东西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不但要得到西北人的身,而且要得到西北人的心。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一切看实际行动,假如李靖干活不由东,那也就累死也无功,回家抬大粪,过一过锄禾日当午的日子吧。

    李靖开始了一项活动,据说是策反活动,务必做到不费一兵一卒,让西北人看到投奔大唐帝国才有出路。

    其中,有一个叫康苏密的人,是个可以争取的好同志。

    康苏密原来是颉利可汗的大臣,经常和颉利可汗探讨人生目标和远大理想,但他看到自己的老板没了往日的辉煌,变得扁担无钩两头滑起来,总想摆脱颉利的控制,向往美好的大唐生活。

    康苏密接见李世民派去的联络员,问道:“无事不登三宝殿,大唐承诺要兑现。”

    联络员笑道:“大酒大肉等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

    他们出于公平公正的原则,达成了逃跑协议。不过,逃跑也要费脑筋的,搞不好会拔草引蛇,自讨苦吃。

    多人行动,不好变通,只有分批出走,才能喝到好酒。

    因为和他们一起逃跑的还有一些很重要的人物,那就是被掳到北方的隋炀帝婆娘萧皇后和杨政道。

    杨政道是齐王杨暕死后出生的儿子,齐王杨暕是隋炀帝和萧皇后的儿子,等同于萧皇后在老公和儿子都死了之后和孙子相依为命,艰难度日,磕磕绊绊活到了此时。

    到了大唐,她们祖孙可以说离开了暗无天日的生活,回到久违的祖国,不但解决教育问题,还解决生理问题,还成为员外散骑侍郎。

    关于她们的先进事迹,稍等片刻娓娓道来。

    话说,颉利可汗着急忙慌地逃跑着,发现对自己从来没说不字的康苏密竟然也叛逃了他,再不继续逃的话,说不定还有第二个康苏密,头回上当二回心亮,自己不能再当个半吊子的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