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章 李信之事

    李信看着在内史府上面坐着的人。

    年轻气盛,意气风发,像极了以前的自己。

    顿时就有一些回忆,涌上心头。

    但仔细看来上面之人与自己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地方。

    似乎比自己多了一些温和,多了一分自信。

    李信忍不住问道,“如此制造弓弩,国库岂不会空虚,若是有什么大事发生,则……”

    “嗯…”叶长风不带表情的回复道,“将军就不用操心,还有在下呢。”

    要知道自己创立的商业区和红糖坊,税钱还没交到国库呢。

    而且就这些弓弩制造连大秦百姓一年的口赋,田粮都花费不了。

    别说五万架,就是十万架也用不了这么多。

    考虑那么多做甚,就是真的有什么要紧的事情发生,内史府也有储备应急用的银两。

    而且堂堂一国皇帝想必陛下执掌这天下,私房钱总还是有一些的。

    就这些来钱处都没有钱,叶长风也能搞来钱。

    李信看到叶长风如此的自信,便也不再多说什么。

    想起自己是败军之将,又有什么脸面去关心别人呢?

    “那在下就去请示陛下,若是陛下批准制造五万架,再向大人请求拨款。”

    叶长风看到李信的脸色变了又变,便知道他是回忆起了的往事。

    要知道李信本来是一将帅之才。

    可惜的是因为一次战争失利,受了挫败才如此。

    现在依旧没从失败中恢复过来。

    “李将军,那你就去问问陛下,想来陛下定然会同意,同意之后再过来取钱。”

    “在下明白。”随即李信拱手一拜,便转身出了内史府,去往了皇宫。

    不到一个小时,李信便又来到内史府。

    “叶上卿,陛下批准制造五万架弓弩。”

    只不过这五万架弓弩即使制造好了,也会单独成立一营,并非归他李信掌管。

    中尉营也顶多四五人配一架。

    中尉营不过四千五百多号人。

    “好。”叶长风从案台上拿起一份文书,“这是我写好的手令,李将军拿着这个,便可到国库去取钱财。”

    “麻烦叶上卿,在下告辞。”

    就在李信转身准备离去的时候,叶长风突然叫住他道。

    “李将军,稍等一下。”

    “不知叶上卿有何吩咐?”李欣有些疑惑的回道。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主要是和李将军聊聊一些闲话。”

    叶长风主要是想和李信聊聊当年之事,试着解开他的心结。

    毕竟这可是曾经大秦的一位将帅之才。

    他当大帅的时候,蒙恬还给他当副帅。

    但却在他最辉煌的时候,一场败仗给了他致命的打击。

    从此一蹶不振。

    若是能够帮助李信重拾信心重回战场,那大秦岂不是又多出来一位帅才。

    说到现在的大秦除去一个蒙恬。

    也就只剩两个王翦和王贲二人。

    不过真正可称为将帅之才的也只有一个蒙恬。

    当然如果再往后推的话,肯定还有韩信等人。

    李信眼神微微闪动,“不知叶上卿有何指教?”

    “我说的其实很简单。”

    “人嘛总得向前看,不能一直停留在过去,不过只一次失败而已。”

    下一刻。

    李信脸上瞬间变的恼怒,连带着的周围的空气也变得低沉了许多。

    “叶上卿,您这是在羞辱我吗?”

    叶长风可以感受得到李信强大的气场,也在心里暗暗点头。

    果然是一员大将,就这气场非一般人。

    “李将军,为何如此看我?”

    “我只是不忍心看着大将军一直沉沦下去。”

    “要是说起几年前的灭楚之战,大秦谁都知道错不在你。”

    听到这话,李信的眼神变得愈加深寒。

    眼睛死死的盯着叶长风。

    一字一句地说道。

    “你根本不知道几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那一夜大秦二十一万大军全军覆没,死了整整七个都尉。

    这是在大秦统一六国之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

    那可是真正七个高级都尉。

    这些人都是李信的亲朋挚友。

    叶长风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眼神盯着李眼神之间的交锋一点也不落下程。

    “虽然我不知道几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但你很清楚,陛下并无责怪于你,大秦也没有责怪于你,只有你自己一直耿耿于怀。”

    李信听到此话,浑身的气势犹如大水决堤一泻千里。

    只剩丝丝颓废。

    眼神也重新变得暗淡无光。

    “若是叶上卿大人没有其他事情,在下就先行告退了。”

    说完不带叶长风有何回应,便转头离开了内史府。

    叶长风待在原地,看着李信那颓废的背影。

    “李将军,我还有几句话,你再听一听。”

    可惜的是李信头也不回,脚步也不停顿,一直向前走去。

    叶长风深吸一口气,大声的说道。

    “失败不可怕,可你却站不起来了!”

    李信的步伐微微一顿。

    但也只是停顿了一秒钟。

    “大丈夫一生坎坷,岂能这般软弱的服输!”

    已经走到门口的李信,面容紧绷,牙口紧锁。

    脑海里满是回忆,回忆到战争失败的那天,无数的秦军侍卫死在自己的眼前。

    回来之后更是不敢无颜面对昔日将士们妻儿老小。

    “对不起,真的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