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22章 擒贼先擒王

    你们试想,

    我将眼下,南茅化整为零的局势复述了一遍。

    他们几十人为一组,分班列队,传达指令。

    说来是种常见,却也有效的管理模式……

    可细想,这种模式,不也犹如当年赤壁之上,一个个小舟,被铁索串联吗?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这样!

    龙虎山的掌教,对此认同:小友,继续说下去!

    献丑了,

    我继续自己的话茬:所以,这样的管理缺失,存在一个弊端,当战场瞬息万变的时候,命令传达的不够及时!

    曹操为什么会失败?

    我大胆出揣测:火烧赤壁,我相信曹军不是葬身火海……而是突然火船相撞,火势延绵,上层没有应对的指令,而随着逃亡的人多了,一些不熟水性,也没有自保能力的兵士,白白葬身火海,或水中。曹军溃败,不在于火烧赤壁……

    我信口雌黄的说起:如今回想当初的局势,恐怕一个小学生,都会怀揣质疑,为什么眼见对方火起,却没有一人,斩断铁链,驱船避开火海?

    这,几个老道面面相觑。

    对啊,纳兰闯年幼回应:当初,我学到火烧赤壁的时候,就有很多人这么问过,那会的老师,也对此没法诠释!

    咳,纳兰镇江险些被呛到,没错,当初被学生质疑提问的,就是纳兰镇江。

    为此,他也算记忆犹新,当一个孩子提问的时候。

    纳兰镇江只当孩童天真,把事情想的太过简单。

    可当两个、三个孩子都有同样的提问时。

    纳兰镇江,自己也开始怀疑赤壁之战,不断设想来看,是啊,当初但凡船上的人,有点主见,也不至于丢盔弃甲。

    军心涣散,逃亡中损失惨重,就连曹操败走华容道,也是一路尽显狼狈。

    借此典故,回望南茅的局势……

    还真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处。

    其余几次姑且不提,就单说昨天,面对突然出现的吸血蝙蝠,南茅疏于应对之策。

    在临时决策出现之前,人心就已经乱了。

    那种面对未知的恐惧,让人望而生畏。

    而带队的葛天师,急功近利,带人直入洞穴。

    落的外围无人统帅,兵败如山倒,不是南茅不堪一击。

    而是决策统帅上的失误。

    从时间问题上,南茅就已经犯了严重的失误。

    有资历,有本事的天师,也局限于玄门的德高望重,他们不懂排兵布阵。

    千人作战是什么概念?

    在和平近乎百年的今天,民间哪有那么多统帅之才?

    更何况,是玄门道家……资历老的,人老刻板,他们根本不善派兵布阵。

    对付寻常魑魅,尚且还看不出短板。

    可跨境对付血魔,这种实力跨服有着巨大差距,又对血魔的邪性毫无了解的。

    人最多都是枉然,凭借密集的吸血蝙蝠。

    人海战术,明显就成了添油的消耗,根本只是徒劳。

    说的有点道理!

    右边的紫衣老道,一捻白须:真没想到,龙虎山几次总结败阵折员,却没有一人像这小娃,说的这般透彻!

    不错,

    左边的老道也有感触:有人想过环境的问题,还又当时,尚不成血魔的西洋僵尸,行若鬼魅难控的细节,也有说选阵不当,或是诸如此类的借口。但还没有一人,能点名损伤惨重的真正缘由。

    将无能

    ,累死三军,帅无能,分崩离析,南茅掌教也难以反驳:这是自古就明白的道理,没想到,今天我们才算看清……

    一时间,三个牛鼻子老道,已经投来了赏识的目光。

    而纳兰家这些人,更是对我另眼相看。

    尤其是纳兰四爷和纳兰六爷。

    能在南茅跟前指手画脚,纵观北马一脉,可能除了姜家智者,姜老爷子外,也就是我了。

    而这一切,都得益于赵括《纸上谈兵》的典故。

    因为《左氏春秋》中,纸上谈兵的赵括,就引出了将无能,累死三军,帅无能,分崩离析的原话。

    若不是初到纳兰家,便听闻了这个故事。

    我也不会由此衍生出这些想法。

    依纳兰小友之见,

    龙虎山掌教柔声问道:我们此番,该如何部署更为有效?

    来了!

    我心里骇然一怔,铺了那么久的套,就等龙虎山的人,钻进来。

    眼下可就是最好的机会……

    我故作谦卑的一礼:恕晚辈斗胆直言,诸事物尽其用,既然是千人齐聚,就要发挥人海战术的优势,不该借用人潮,去做车轮战之想,徒增无谓的损伤!

    可这谈何容易,三个老道心里也曾想过,只是当下不便言明。

    若是没有人牺牲,没有人上去叫阵,如何能看清血魔的破绽?

    可常人,或是精英弟子,就能试出血魔的深浅!?

    我一语含括:要想镇吕布,你也得让三英出手……否则上蒋潘凤出站,也只是徒添伤亡,反而落个贻笑大方!

    你的意思是,几个老道似乎听出了我的内涵。

    比如当下,

    我大胆提议:齐聚南茅龙虎山的弟子,入阵后高举火把,再以血腥引诱吸血蝙蝠,外困蝙蝠,在组尖刀,直入山谷,正面对付血魔……

    这,三个老道似有深思的沉眉开始细想,自然而然的就联想道: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

    这话让我油然一惊,没错,倘若将吸血蝙蝠,类比于马。

    却有吻合之处,难道这就是姜老爷子所指?!

    可为什么,姜老爷子的原话,却是射人别射马?

    是暗示,不该对周围的蝙蝠下手吗?

    可要是不肃清这些蝙蝠障碍,又哪有机会,单刀直面血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