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五十七章:君轻民贵意何为?名流阁会佛道儒 上

    郑国接手后,脸上擦了擦,舒服了很多,将黑色的毛巾递还给秦王政:你稍等一下,我们找个地方说说话!

    秦王政立于一旁道:学生不急!

    郑国朝自己其他弟子说道:按刚才方法,你们先检查一遍,为师检查最后一遍!

    是!其他弟子同时喝道,虽然有疑虑,但是也没有人问。

    郑国带着秦王政来到一个山头,这里视野开阔,又有树木遮挡,寻常人不容易发现。

    这地方不错!秦王政看了看。

    郑国不以为意:这里呆了这些年,当然对这附近异常熟悉了!

    些许时日,未来看老师,不知老师安否?秦王政看向郑国道。

    这把老骨头还行,刚开始入秋,工地里,的确有些人由于劳累,开始生病了!

    秦王政皱了皱眉头,问道:河渠令和都水长没有安排么?

    这他们只能上报,却无法安排,所以一拖再拖!

    秦王政稍微思考了一下:过两日,学生会让宫中太医带着咸阳城的大夫来这!

    郑国大喜:谢大王!

    为大秦做事,这本来就是学生应该做的!

    郑国叹道:是啊,天下诸王,有几个会考虑民计民生的?他们都认为只需要处理好世家贵族之间的关系就好了!

    对于他们来说,百姓远远重于万民,对于他们来说万民才是被统治的,真正的平民是被统治和剥削的!秦王政轻轻叹了口气:经老师指点,学生再次看了商君之书,每看一遍,都有不同的心得,感叹商君之远见,商君是让君王得到平民的心,王子世家贵族与平民在秦律面前都一样,官府如徙木立信一样,言出必行,这才是万民拥戴!

    郑国想了想,问道:那么对于孟子所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你如何认为?

    秦王政当然知道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于《孟子尽心章句下》,对于这句话非常认可。

    学生认为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贴合商君之法!秦王政对于儒家的学说也看了不少,对于儒家还是认可一部分的。

    那么孟子是儒家,商君是法家,天下大道殊途同归么?

    这倒是未必,但都有可取之处,比如儒家治国以仁义为先,讲究德治,这是非常好的,非常崇高,但万民并不是都是经过教化,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是圣人,所以德治不切实际,但是儒家治学却是有一套,诸子百家没有一家能在治学上与之想比,而儒家追求道义的制高点虽然如海市蜃楼,但却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圣地,也是可取之处,道家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更是不切实际,追求心里的宁静,却是精神上的制高点,墨家兵甲纵横家阴阳家等实际上都是在各个领域上的华夏文明的精华所在,应该采用其精华部分,摒弃糟粕。秦王政坦然言之。

    好,那么还是那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你觉得对吗?郑国再次问道。

    秦王政皱了皱眉头,自己是确定的回答过的,但是老师不认可么?秦王政再次想了想,没什么错啊!郑师为何一而再问?

    郑国看秦王政没有领悟,于是问道:那么为师问你!

    老师,请讲!秦王政此时非常认真。

    君王所接触者,何人?

    文武百官,北宫妃嫔

    还有世家,贵族,外国使臣,对么?

    对!秦王政好像感触到什么,但偏偏没有抓住。

    也就是说大王没有接触过平民!郑国像是对这回答像是早就知晓一样,

    寡人在赵国接触过!

    但与大王的子民不一样对么?赵国平民和秦国民众生活完全不一样对么?至少,大王回到秦国,就没有接触过平民,对么?郑国像是在引导秦王一样。

    嗯!

    郑国突然想到一个故事:我郑家久居韩国,却听说一个魏国的故事!

    什么故事?

    魏国有一农夫,一日下地,捡到一玉璧,想了想,就想交给魏王,于是,他将玉璧交给了县令,县令很喜欢这块玉璧,于是用了一块小玉璧上交给郡守,郡守觉得小玉璧不错,于是用了一块精美的石头让人送到大梁城,魏王看到精美的石头,知道是农夫的好意,那一日又恰巧有捷报传来,认为这是好的预兆,心里一开心,打赏千金,千金之数到了郡守那,郡守眼珠子一转,将百金送到县令手里,县令眼珠子一转,让衙役送去了百钱,农夫拿到了百钱,朝大梁方向跪拜,感谢魏王

    秦王政心里震撼,大玉璧变成石头,千金变成百钱,如何不明白郑师的意思?这上传下达都在官府手里,而官府大部分的人都是士族出身。

    老师的意思是因为有了断层,君王听不到底层平民真实的心声,而是百官世家贵族传达所谓的万民心声,所以,所谓民为贵,实际上是百官与世家贵族为贵,并不是真正的底层平民,君王不如他们,被他们用万民之声所误导,所以孟子这句话是对的,但君王却很难做到,因为言路被百官封闭了!

    是的,商君之法之所以万民拥戴,是因为商君真正走入底层,探访过,才会了解万民疾苦,规避了这些情况,但损坏的是世家贵族的利益,君王一定要聆听万民真正的心声才行,才能懂的万民!显然这些日子,郑国也看了秦王送来的书籍。

    老师,所以,实际上儒家是为了百官和世家说话,而不是君王!

    只能说,未必,孔孟他们或许是真心尊王,最终还是要看利用者!郑国说道,

    秦王政点头道:好,学生明白了,未来学生一定会游历,了解天下苍生!

    郑国点了点头,这个学生实在太聪明了,一点就透,而且相信他会很快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