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24章 面善

    在雪城东南的山区中,村落大多都有些热闹的过去。

    胡子、老棒子、老毛子……

    以“闯关东”为时间分水岭,前后有着明显的生活习俗不同。

    此处还做猎户营生的,其实祖上并非是本地的土匪,除开解放后正经上工的,反而是海岱省的响马以及冀北省的镖师、武师多一些。

    特点就是口音,有些村子里的人说话,一张嘴就是正到不能再正的普通话,这种通常都是祖上冀北过来的,倒不是“京爷”,所以也没有“京片子”。

    大致海拔一千左右的地方,稍微有一些祖上冀北的武师,会两手巴子拳或者抡起来虎虎生威的通臂拳;往东南海拔一千四,祖籍海岱省的就多了,也够横。

    道理也简单,山沟沟比不得省城或者早些年开埠的地方,再加上各种少数民族混居,不横连傻狍子也不给你打,更遑论下个夹子啥的。

    康耀祖摸底很有一套,有了姘头唐珊珊的合作,他找了几个乡的乡长,一顿饭的事情,就把底细摸清楚了。

    之前因为风声紧,很多平日里耀武扬威的山里“土霸王”,此时也都夹着尾巴做人,吃饭的家伙也都不是藏家里,而是藏山里的“避难所”,其实就是巡林时候的休息站,一般都是几个村合伙儿搭建的小木屋,能防熊瞎子和东北虎。

    淡水、咸肉、老式火药和铁砂、霰弹枪子弹,也有以前本地民兵训练用的木柄手雷,上缴过一些,但总有遗留。

    甚至还能有迫击炮和反坦克火箭筒,这些也都是备战时期的遗存,懒得扛下来,就留山里了。

    有些山体还改造了山洞或者开凿了庇护所,里面有“锅驼机”,也有最早的“特五零”拖拉机,能供电也能当动力源,后者还能改造成简易小坦克。

    所以原先道上流行的“大黑星”,并非全都是“岭西科技”,东北的钳工数量长期就是冠绝全国,仅松江可以比一比。

    但毫无疑问松江的钳工干这活儿属实没脑子,环境压根不允许,所以有些出国闯荡的胡子、老棒子,一般都是找老家的钳工加工一些装备。

    偶尔也会带附魔,本地的各种“巫婆神汉”颇有江湖地位,一度流行过请各种大仙儿。

    现在倭奴闹得最欢也最野的“怒罗权”,装备清一色“嘎呀河科技”,并非是采购自闽越同行或者各种洪门天地会字头。

    老家有人的好处,以一种极为微妙的形式体现着。

    “嘎呀河”是满语,本意就是“彩珠河”,古时“东珠”,就有从这儿出的,不过时光荏苒,珍珠的产值远不如养猪。

    康耀祖亲自领着人进山,路是相当的不好走,不比十几年后水泥路修起来,这光景没有越野车,富康进来直接抛锚都是大概率事件。

    普桑为什么被人津津乐道?

    就是老普桑具备牛逼到炸裂的通过性、适应性,只不过现在显得有些平平无奇,但在当年,土老板开这车是真能开回老家,而不是找个手扶拖拉机把车从坑里拽出去。

    “程爷,前面就是熊瞎子沟,往南再有五里路,那李胖子村就是了。”

    “行,这一路多亏康哥,让您受累了。”

    “这哪儿说得上,都是给南爷办事,应该的应该的。”

    对康耀祖的狗腿样,张浩程有点不适应。

    不过他并不知道康耀祖也有点不适应他,因为康耀祖总觉得张浩程身上的味儿不对,可又说不上来是什么。

    他总觉得张浩程有些面善,似乎是在哪儿瞄过一眼。

    一路到了李胖子村,这村落背山而建,院子连着院子,形成了非常密集的聚落。

    在东北很少有南方的那种独家村,原因很简单,气候环境决定的。

    大雪封山之后,就需要人和人共渡难关。

    “苦寒之地”放现在没啥概念,放建国前那就真是求生日常。

    现在山区的地能种,主要原因就是建国后的水利工程,沟渠水库是必备的,第一波粮食增产,就是因为水利。

    之后才是种子化肥。

    山体改造过的痕迹也相当古老,那种大集体时期的四平八稳结构,挺有年代感。

    本以为这里信号不好,所以准备了自家的卫星电话,结果没想到信号居然还行,估摸着附近哪座山头有信号塔。

    快到李胖子村的时候,张浩程用方言喊了几個人过来,康耀祖没听太懂,不过有一点他很确信,这帮人里面,除了沙城那边的方言,应该还有岭南的。

    有点像白话,但没有羊城那边正,更“村”一点。

    双方之间交流还会用上普通话,倒是让康耀祖听懂了不少。

    “程哥,要拉去大阪吗?”

    “这次不用,会有‘高丽仔’过来做事。”

    “我叼,南哥连‘高丽仔’都有?”

    “生意现在越做越大,正常的。现在关西做‘高丽仔’中介的,全都往我们这里靠,‘国庆节’结束了,你们也去学一下‘高丽话’,在京都或者大阪,当个经理也挺好的。”

    “那东哥嘞?”

    “他不愿意动脑筋的嘛,阿南安排什么就是什么。”

    张浩南从来不掩饰对本家兄弟的亲疏远近,张浩东就是最亲近的,而张浩东的亲弟弟张浩北在他那里就要调低一个档次。

    不过这也不影响什么,从小长大到,也都习惯了。

    现在陈家人还没有完全适应这边的节奏,说到底,陈家人还没有办法像张浩南这帮人一样具备“无法无天”的心态。

    这跟家传是有关系的,张家老太公连自己家门都敢反,对“法度森严”的挑战,超过了“宗法”的约束。

    陈家的年轻人还需要一个过程。

    他们闲聊归闲聊,却是让康耀祖终于反应过来,原来这个张浩程……就是那个张浩程。

    卧槽!

    他一直以为“张浩程”这号人物还在大阪,而不是在东北,在他眼门前。

    而且他也听出来了,张浩程还用上了“高丽仔”,合着连图们江、鸭绿江对面的“亡命徒”也能招募麾下?

    康耀祖确信张浩南不是那种低层次的“黑恶势力”,作为一个“人精”,他很快就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该不会是“财神爷”连平壤的财……也能发吧?

    还别说,康耀祖猜对了一多半,只不过这里面还倒了一手“特鲁姆普集团”。

    实际上就今年暑假,金毛老汉在公开场合,不止一次吹嘘过自己在平壤的人脉,当然他主要还是吹在中国的人脉,其次是莫兹格,再次就是平壤。

    唯一还没有吹起来的就是德黑兰……

    北美明面上的十大首富,现在有两个是他的拥趸。

    没到狂热粉的地步,但是在迈阿密的高尔夫疗养酒店,都掏钱买了年费会员。

    有些议员出于政治需要,当然也可能是“政治献金”需要,反正主动向金毛老汉靠拢。

    可惜“特鲁姆普集团”在军工领域根本没啥影响力,也没有特别牛逼的业务,所以一直没有合作的基础。

    直到“特鲁姆普集团”现在投资了一大堆酒店用品生产厂,并且还是规模相当大的实体厂,因为有些议员便以此为突破口,成为了中间人,将原本的“幕后金主”拉出来跟金毛老汉一起吃饭。

    大家一起“搓粉圆”才有搞头嘛。

    知道未来会在账面上掏两万个亿美刀的人并不多,但知道有这个方向趋势的人……很多。

    想要分一杯羹的人多如牛毛。

    打个“白莲教”不花个两亿两白银……那叫打吗?

    就算两次“金川之战”,不也得保底两千万两再加七千万两?

    这都是活儿。

    当代“和珅”要是当上了,还不用担心背后中枪“自杀”,谁还不愿意争先恐后当“和珅”?

    只是在华盛顿方面,“美八旗”各路旗主都是有地盘的,想要见缝插针,就需要一个契机。

    金毛老汉在北高丽的投资,没人会认为这是“资敌”,只会包装成优秀“爱国者”对国家安全的一种努力,在创造更加高效的沟通渠道……

    议员们要做的,就是让金毛老汉在此事上,成为一个小众领域的“英雄”,之后就可以上桌了。

    上“军功集团”那一桌,除了“军功集团”,还有“军工集团”。

    后续操作也是常规的老一套,资质过审之后,就委托给“特鲁姆普集团”。

    实际上北美看中金毛老汉人脉资源的人并不少,尤其是罗斯那点儿生意只能满足少校、中校们的胃口。

    可是在纽约,在休斯顿,在西雅图……多的是准将,中将。

    他们对几千万的生意,实在是打不起精神来,毕竟那么一大家子要养活呢。

    给高中、大学母校的捐款,给各种基金会的募捐,哪儿哪儿都要钱。

    庞大的团队每天都是用金钱堆砌起来的,“康耀祖”最多的地方不是中国,恰恰是阿美利加。

    “康耀祖”们靠自己的聪明才智,也能混口饭吃。

    此刻,康耀祖的脑袋瓜子都快烧了,他感觉“财神爷”或许是有啥深意让人来这山沟沟。

    莫非是要整个“秘密基地”?

    不过他很快就被张浩程他们的行动模式吸引了,因为这帮家伙就不像是正常直接上门的。

    进村里时,打的是“勘探测量”名义,散出去的人有六七十号,都背着行囊,带着通讯设备。

    围山打猎……也就这样了。

    村里面的人也只是来看热闹,没见识的就是好奇,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便宜;有见识的则是面露愁容,有些当家的回家就抽起了闷烟。

    很显然,这帮突然来李胖子村说要勘探啥玩意儿的,不像是衙门里的人。

    嗅到了同类或者天敌的气息。

    “咋回事儿啊?瞧你这脸色的……”

    “不对劲。”

    坐炕上盘着腿,当家的男人继续抽着闷烟,面前的酒迟迟没动,花生米倒是搓了几颗。

    “咋不对劲了?”

    “今天来的‘勘探队’……不对劲,口音都是外地的。”

    “外地的不是很正常吗?”

    “你懂个屁,外地能外到南方去?”

    说完,他就要下炕,“我去老四那儿合计一下。”

    “快别吧,这个月警察都上他家里好几回了,前头还以为他要被抓了呢。你现在就是疑神疑鬼的,那韩局长都抓了,还能有咱们啥事儿?”

    女人说话间还端上一盘凉拌的猪头肉,里头还有脆骨,“我再给你弄个柿子汤去,别瞎想了。这暑假一过,还是想想孩子去城里上大学的事情吧。”

    “你说……会不会跟之前来熊瞎子沟的大老板有关?”

    “可他们不是奔着那些汽车去的吗?”

    很显然,女人并不清楚里面的利害关系,也并不清楚那些其实都是走私车,更不清楚这些走私车是韩康的“地下生意”。

    她只是知道韩康照顾那些把车停这儿老板们,自家男人也顺便赚点儿小钱,比如带着家伙什去山里打个傻狍子打个“飞龙”啥的。

    只要没被抓住,“飞龙”照吃不误,能有啥事儿?

    当家的男人有口难言,思来想去之后,他还是下炕,然后带着女人去了后院儿。

    这里带宽敞后院儿的人家不多,收拾起来麻烦,没点家当也没必要。

    架着猎枪的木屋内,男人掀开简易的木板床,底下有干柴,干柴下面还有盖板,取了盖板,露出了里面的旅行箱。

    男人提出来也是费了挺大的劲,女人知道自家男人的气力,这份量,不得几十斤上百斤?

    笃笃。

    敲了敲箱子,然后男人扭头看着女人:“这里头,是你的下半辈子。”

    “不是,当家的,伱这是干啥?咋回事儿?”

    男人没说话,打开了箱子,里面满满当当的……全是钱!

    “我的……唔!”

    捂住了女人的嘴,男人用眼神示意她冷静之后,这才道:“叫上村里的拖拉机,现在就进城,最好去市里,然后去一个地方……”

    然而忽然外面传来了动静,男人脸色大变,赶紧抄起架子上的猎枪!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