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3章 让徐乐带兵平叛?

    第313章 让徐乐带兵平叛?

    相府。

    大堂之中。

    几位大臣皆是脸色难看,阴沉似水。

    这突如其来的的叛乱消息,无疑是让人心情沉重。

    本来发生了雪灾,已经足够令人头疼了,可是谁知道现在居然是雪上加霜,这就像是一柄重锤一样,狠狠的敲打在了众人的心上。

    这里所有人的心里,都是浮现出一种不好的预感,甚至于是惴惴不安,人们难免会联想到一些不好的画面,对于大康来说,这显然是一次极大的劫难,能否度过去,真不好说。

    “诸位,不要沉默寡言了。”刘元忠皱着眉头,语气低沉的问道:“事情紧急,必须要立刻做出决断,诸位可有什么好的建议,尽管畅所欲言。”

    护国公朱宏说道:“为今之计,只有一边平叛,一边救灾了,各地出现叛乱,此乃祸国殃民之象,此风不可长,绝对不能让叛乱继续发生,必须要杀一儆百。”

    另一位大臣却谨慎道:“事关重大,要不咱们还是禀报于陛下决断如何?”

    刘元忠摇头道:“陛下身体本就堪忧,倘若得知此事,势必会加重病情,我等身为臣子,自然是应该为主上分忧,还是先不要告诉陛下为妙。”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本相赞同护国公的提议,平叛一事,已然是刻不容缓,所以本相认为,由兵部侍郎徐乐率领大军平定叛乱,此乃上上之策。”

    护国公朱宏立即附和道:“徐侍郎文武双全,又是打败过草原人的英雄,由徐侍郎领兵平叛,确实是极好,相信以徐侍郎的本事,定然是可以荡除那些贼寇。”

    提及徐乐,那些大臣俱是愣了一愣。

    他们显然没有想到,刘元忠竟然会举荐徐乐去平叛。

    要知道平叛一事,若是做好了,可是大功一件,但是这样的功劳,刘元忠竟然让给了徐乐?

    不得不说,这真是有些不可思议。

    不是都说徐乐和刘元忠势同水火吗?

    现在看来,貌似不是这样啊。

    “我不同意。”一道突兀的声音,蓦然间响起,只见说话之人,赫然是兵部尚书周通,他目光深沉道:“徐侍郎虽说有些才能,但是终究还是资历尚浅,不足以担此重任,由他领兵平叛,实在是不合适。”

    云飞章也颔首道:“周尚书所言不错,徐侍郎太年轻了,做事不太稳重,哪能统领大军?应当另选合适之人,如此才能服众啊。”

    听到周通和云飞章都表示反对。

    那些大臣,更加是一头雾水,一脸懵逼。

    这是什么情况?

    明明是站在徐乐那边的周通和云飞章,竟然不想徐乐立功?

    难不成这是内讧了?

    这些大臣显然是不知道,让徐乐领兵意味着什么。

    表面上看起来,这是给徐乐机会立大功,甚至是名垂青史的功绩。

    但是实际上,这却是刘元忠的调虎离山之计。

    眼看着皇帝病情愈发严重,这段时间正是关键时期,倘若徐乐离开了,那么鞭长莫及,自然就无暇顾及京城之事,到时候刘元忠就可以趁机大施手段,帮助二皇子夺取帝位,这便是刘元忠的阴谋诡计。

    只不过,周通和云飞章都识破了刘元忠的诡计,所以相继表示了反对。

    值此关键时刻,徐乐绝对不能离开京城!

    “这刘元忠还真是狡猾,我差点就上套了。”

    “让我去平叛?压根就是想把我调离京城。”

    “幸好云老哥和周大哥靠谱,识破了诡计。”

    徐乐脑袋里稍微想了想,立即是明白了过来。

    他不是傻子,当然能够猜出刘元忠的诡计。

    倘若不是云飞章和周通出声反对,说实话,徐乐还真的不太好拒绝。

    “既然徐侍郎不是合适人选,那么云御史和周尚书认为,谁人可以担此大任?”刘元忠蹙眉问道。

    他本想着将徐乐支开,可是谁知道这么快就被识破了,他自然是也不能强迫,毕竟内阁大臣是四位,只要云飞章周通反对,那么他就没有权力独断专行。

    “依我看,只有一位合适人选。”周通目光一凝,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我!”

    “我乃是兵部尚书,勉强算得上德高望重吧?由我去领兵平叛,想必也没人会说什么,再者说了,我出身于行伍,最擅长带兵打仗,如此差事,正是最适合我的。”

    周通很清楚的知道,他若是选出别人,那么刘元忠必然会反对。

    只有他亲自出马,刘元忠才没有反对的理由。

    一是因为他是兵部尚书,地位极高,对于各地军队都颇为熟悉,足够将这些军队凝合起来。

    二是因为他擅长带兵打仗,这种平叛之事,确实是最适合他的差事。

    “这该死的家伙……竟然坏我好事。”

    刘元忠目光微微闪烁,暗自咬了咬牙。

    他仔细想了想,发现竟然没有办法反驳,由周通带兵平乱,确实是无懈可击。

    无奈之下,刘元忠只能是点头同意,反正周通一走,也算是断了徐乐一臂,倒也不是一无所获。

    “好吧,既然周尚书愿意平叛,那么本相也不会夺人之美,本相这就草拟一道内阁决议,让各地官府调集兵卒,配合周尚书剿灭叛贼。”

    最终决定,便是由周通带兵平叛。

    其余事情,自然是如何救灾了。

    商量了大半天后,众人这才是敲定了具体方针,然后以内阁决议的方式,让各地官府施行下去。

    结束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