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35章 联蒙打蒙

    第535章 联蒙打蒙

    元贞十三年三月初七,宋军破设拉子城,擒杀当地大领计杜波里满门,接着由城中部份百姓中指认和杜波里关系好的亲人,朋友,部下心腹等,逐一斩杀,以震慑波斯各地的抵抗之心。

    设拉子城算是波斯几个大城市之一,更是在南波斯排进前三,全城人口超二十万,战后宋军几乎掠夺了整个城市的财富,除了粮食和牛羊等食物类没抢,能卖钱的几乎抢光了。

    全城掠夺财富不计其数,仅宋雄宋壮他们这组人在战后清点,所有财物折算银币为两百多万枚。

    其中八成上交大宋朝廷,另两成由参与攻城的官军等分,其中还得去掉阵亡的抚恤。

    最后宋雄和宋壮等活下来的,加上他们斩获的军功,每人至少分了两百多银币,这一下就顶他们多少年的军饷。

    宋雄认为,宋廷在整个设拉子城的掠夺收获,应该远远超过一千万枚银币。

    像大领计杜波里家族在南波斯经营上百年,积累的财富就可能有近千万,更别说宋军几乎全部查抄了城中所有值钱的东西。

    战后设拉子城活下来约十七万人,按宋人的习惯,凡原先的官员,贵族,富商基本被杀光了,然后把领主们,官员们,贵族富商们的田地分给这活下来的人。

    接着夷平城中各种寺、堡、堂建筑,按宋人的方式生活,活着的种田交税,不分富贱,大伙一视同仁,都是大宋百姓。

    同样是按宋人方式,十户编一保,一百户编一大保,一千户编村等。

    再以后,宋军彻底攻点南波斯,很多东西开始走水路运往波斯湾。

    波斯湾粮食够吃,以前也有人种棉花,但产量上不去,也竞争不过宋军和德里苏丹国(印渡),现在宋军彻底管控南波斯,则需要大量种植棉花,同时也要保证粮食够吃。

    这天宋雄一大早,带着一个亲信就来到院门外,到了门口就看到门外有四五个人在等着他,每人牵着一匹马,有的牵着两匹。

    在汉语没有铺及前,他们还是需要波斯翻译的。

    宋军以十户为一保,百户为一大保。

    “走,上马,先去一保。”

    此时宋军已经打下几乎整個南波斯,每天都有数不清的马车队,把一车车的财富运往波斯湾,有的会运往临安,有的会运往其他地方。

    先看粮田,再看种棉花的田。

    “大保长。”几人看到他出来,纷纷恭敬的用汉语说着。

    完成税收和徭役,包括各种朝廷要求的基建都有奖励。

    而宋壮是从十一到二十。

    两人都可以把渤泥的家人接过来,宋军在设拉子城给其分配了大房子,每户又给一百亩田,税三成。

    宋雄是大保长,今天需要每一个保去看一下。

    因为两人都参与地方重建,各自为一大保的大保长,又叫保正。

    两人带着一批人看了看田地现场。

    但宋雄几次死里逃生,不想再打仗了,而且在这边当地方官吏更威风,两兄弟讨论一番后,宋雄说服了宋壮,两人摇身一变,从宋军变成宋军地方官吏。

    因为他们和宋雄以前一样,都是当地的奴隶和普通百姓,很多人都没有自己的田,要依附贵族和富人家中。

    他大手一挥,示意众人上马,他亲信是个波斯当地人,最早在波斯湾跟宋军的,后来还当了宋军民夫,现在算是他翻译加管家。

    因为从五月开始,宋军要求种植三成棉花,七成水稻。

    每到一个保,都要查看当地粮田作物的沟渠建设,棉花等经济作物的配套设施。

    宋雄下面的十个保,就按一到十排列。

    两人在渤泥国时,不过是普通百姓。

    宋雄要保证粮食产量和粮税的上缴,棉花等经济作物的丰收,才能得到他的奖励。

    不过这些细节就不在意了,反正随着时间的变化,早晚这些人都和他一样,只能讲汉语。

    设拉子城因为靠近海边,反正宋雄和宋壮是天天能看到有各种物资运输来往。

    为什么会这样?

    有些建设是当地人集中出人工,自己干,有些是朝廷在设拉子城收的税里出钱资助。

    宋雄一直观察当地人的心态表情,发现和他们刚被宋军征服时差不多,波斯人还是比较乐观。

    现在宋军打倒了官绅,把田分给他们,只征税和徭役,这是他们可以接受的。

    这次攻破设拉子城,因表现良好,被宋军挑选出来,在当地当地方官吏,负责管理地方。

    像他这样的大保长,基本工资每月就一银币,然后年终按成绩再进行奖励。

    当时宋壮还想继续当宋军,因为跟着宋军每攻破一城都能得到大量的财富,像这次一次性就弄了两百多银币。

    宋雄先到一保,一保保长是个飞律兵土著,早就在等着他。

    这些人都是他家的佃户,很多都是依附在以前的贵族和领主家的,现在算是依附宋雄。

    这些人都才学了几个月汉语,个个吐字不怎么清,宋雄听的都感觉叫的不是大保长,是大表长。

    两人各自为一百户的大保长,负责自己管理的一百户收税和徭役等工作,他们身为保长和大保长的,本身是免徭役,但不免税。

    宋雄十个保距离还有点远,当天只跑了五个保。

    战后半个月,宋雄和宋壮还呆在设拉子城没走,其他宋军已经发出去别的地方了。

    两人家住隔壁,却要分向不同的方向。

    五月下旬,两人家属都被从婆罗省接了过来。

    而且宋军征徭役是给钱的,这又和其他王朝不同,一般百姓抗拒心也不是很强,关键也不能抗拒。

    今年是第一年,他任务还是比较重,所以宋雄跑挺勤快,没事就下来监督。

    他们还得负责统治新的人口数。

    这天看完五个保后,他先后和五个保长都说了同样的话:“六月底前,朝廷要统治设拉子城所属各县,村,保的总人口数,男女老幼,你们各保都得统计出来,上报到我这,给你们三天时间统计上报,我还要再报上村上。”

    “诺。”各保长纷纷应诺。

    每家每户要统计有多少人口,男的几个,女的几个,年龄段如何,有多少能出徭役,有多少孩子。

    “七月,朝廷会在设拉子城开汉语学校,所有各保七岁以上,十六岁以下,都得去学汉语,学费等全部由朝廷来,每人每年上交五斗粮就行。”

    “诺。”各保长也纷纷应诺。

    每人交五斗粮不多,现在每户都由宋军分田,多少都有几亩十几亩,按产量来算,一人一年交一石都行。

    但朝廷只象征的收五斗,主要还是用收上来的粮税用作孩子们读书的伙食。

    六月底,设拉子十七万人统计出四万三千户,户均四人加。

    但青壮不多,因为很多青壮在宋军攻城时战死了。

    十八到三十五岁的青壮只有两万多人。

    其余的要么小于十八岁,要么大于三十五岁。

    设拉子城全城所属粮田面积有三百多万亩,平均每户能分到十七亩,宋军开始分田是均分的,先拿一半田出来按户均分,留一半田不分,等后来统计人口后,发现有的家里男性多,有的女性老者多。

    于是在七月份重新分配了一次,把另一半田按照家中男性壮多少来分配。

    按此时波斯两季粮食作用年产三到四石的产量,只要没有天灾年荒,宋军收税三成,每年在设拉子城可收税三百万石左右,这放在明末也算是件不得了的事。

    整个大明那时全年才收两千万石不到。

    宋军在外国均田分,没有贵族和屯田的大佬,收税高达三成,一个设拉子城就能收三百万石以上,足以养活当地驻军和官吏,还有大大的盈余。

    而且设拉子城算是粮田比较少的。

    波斯是个农业大国,全国可耕田面积达八亿亩左右,占其国土面积百分之三十以上,实际到后世才耕了三亿亩左右,还有近五亿空着没有耕。

    而且当地水资源丰富,不会像明末出现大旱大灾的情况,他们有一半耕田可采用自然灌溉,所以大宋在水利和沟渠上的投入,远比国内要少的多。

    宋军占据这里后,就开始大面积耕种,扩展粮田,经济作物田。

    你不能把大量的田空着不用啊。

    波斯农业资源这么好,却不利用这就是浪费。

    宋军还在波斯种另一种经济作用,那就是有名的开心果。

    开心果在唐代就从波斯传到中国了,但唐代人不怎么种,只负责吃,而且挺贵。

    波斯是世界上开心果最大的生产国,年产量占全世界百分之五十。

    当然,这会他们也没全力在干这事,赵与芮到了之后,水田种稻和麦,其他耕地就种经济类作物,包括大力种植开心果,然后卖到各国。

    这玩意卖回宋朝临安就能赚宋人自己的钱。

    五月宋雄在根据朝廷旨意好好在设拉子城当他的基层官时,宋军主力已经攻破波斯中部的亚滋德古城。

    这里可是明教的发源地,当地人最早用石油当圣火,有著名的拜火教,即便是后世,在拜火教的袄祠里,圣火还燃烧不息。

    这边各种寺祠很多,刘整招降未果,对方要求保留什么清,什么祠的。

    刘整二话不说,立刻下令强攻,同时大量使用投石机投掷燃烧弹。

    你们不是拜火教圣火圣地嘛,我成全你们,直接火烧全城,反正金子和银币不容易被烧掉。

    结果宋这投石机投了一个时辰不到,里面人就受不了,立刻投降。

    宋军和之前一样,组队进去肃清,掠夺财富。

    这边很适合种棉花,主要作物也是棉花和大小麦,这边还盛前名的波斯地毯。

    六月中旬,宋军又来到一个更重要的城市,依斯法汗。

    这是波斯中部最古老的城市,建于公元前4、5世纪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就多次为王朝首都,当时南来北往的客商们都必须经过这座城。

    现在船业发达了,很多人不走这边,走波斯湾,当年这边可是必走的。

    波斯当地有句有谚语叫“依斯法汗半天下”,就是代表了当时的巅峰全盛时期的景象。

    这是座比设拉子更大更富有的城市,这里距离忽必烈据守的拉伊城已经只有六百多里。

    忽必烈曾考虑派兵过来支援,但最终还是取消了这个想法,因为贵由的兵马也正从里海东岸过来,往拉伊城进发。

    贵由的南路军和刘整约好,八月前一起到拉伊城汇合,合攻忽必烈。

    这是宋军和蒙古东汗的盟约,合攻蒙古西汗。

    忽必烈收缩防守拉伊城,没管依斯法汗,事实上他也管不了。

    依斯法汗的领主同样不肯降,没办法,宋人条件太苛刻,而且按宋人的做事方法,进城之后要掠夺所有财富的。

    领主他想降,其他贵族也不肯。

    六月中旬刘整率两万八千宋军开始攻城。

    他从波斯湾出来时带了三万六千多人,一路攻城掠地,还要分兵驻守,到了这边只有两万八千人了。

    宋军火炮,投石机齐上,燃烧弹和炸弹连绵。

    但宋军带的不多,还要留着攻拉伊城,所以只用了少量部份。

    依斯法汗也不好打,是座古城,人口又多。

    原本城里差不多有三四十万人,城外附近一两百里的百姓们也往里逃,这让城中聚集了将近五十万人。

    因为前面都用炮灰仆从军打,刘整打了几天没打下来,城中人口太多,防守很拼,不怕死伤的上。

    他还要留炮弹和燃烧弹对付拉伊城,于是暂停了下。

    这时他发现,现在正是六月,原本是收获大小麦子的季节,因为宋军的到来,有收的快的已经收了,有的都来不及收。

    考虑到和贵由约定八月围攻拉伊城,刘整干脆就把依斯法汗一围起来,也不急着打了。

    这依斯法汗城里有五十多万人,看他们吃什么。

    然后宋军派民夫和分兵到四周掠夺收获粮食,同时在设拉子城和亚滋城的粮食也能供应宋军,而波斯其他地方的小领主们,自顾不暇,那会来救依斯法汗。

    这样宋军在波斯的地盘反而能得到补给,波斯人被包围着却粮食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