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1章 辣个男人回来了(一)

    李承乾冷漠的瞥了一眼台下已经昏迷的噶尔·钦陵赞卓,随后缓缓走向台下。

    此时围观的人群才爆发出种种议论之声。

    “嘶,这少年如此武艺,为何我从未听说过?”

    “三招,不准确来说,一招便将那吐蕃人击败了!”

    “哈哈哈,好!不愧是我大唐少年郎!”

    “爽快,刚刚那吐蕃人还在上面叫唤,现在再叫给我们看看?”

    ……

    待白衣少年与李绛仙一同离开后,秦怀玉和房遗爱这才相视一眼。

    “怀玉,你有没有觉得那白衣少年有些眼熟?”

    “是啊,我也觉得有些面熟,就是想不起来了。”

    而他们不远处的长孙冲,呆呆的看着离去的白衣少年,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

    杜荷在一旁收起崇拜的神情,瞥见长孙冲呆愣模样,疑惑问道:

    “长孙冲,你怎么了?”

    长孙冲反应过来。

    “没…没什么。”

    看着说话都有些结巴的长孙冲,杜荷感到更疑惑了。

    长孙冲吞咽了一口口水。

    刚刚那个白衣少年,长的怎么那么像后宫之主,自己的姑姑长孙皇后呢?

    可自己从未听说过长孙皇后和陛下还有这么一个儿子。

    难不成…

    长孙冲一惊,不顾一旁满脸疑惑的杜荷,急急匆匆的离开了。

    他要赶紧回府,告诉他的父亲。

    若是这白衣少年和长孙皇后真有什么关系,陛下还不知道的话……

    长孙冲打了一个寒颤,他仿佛发现了什么惊天的秘密。

    …

    长安西市。

    白衣少年与红衣少女并排走在一起。

    “这次回来,不走了么?”

    “嗯,不走了,让你久等了。”

    听着有些轻浮的话,李绛仙转过头对着白衣少年浅浅一笑。

    右手轻轻一抖,手中的绣剑顿时出鞘了几分。

    白衣少年被吓了一跳,赶忙伸出手将李绛仙身前的剑压了回去。

    “咳咳,冷静冷静。”

    身后,薛仁贵几人面露怪异的看着白衣少年的背影。

    公子果然不是一般人,这样一言不合就拔剑的红颜,恐怕也只有公子可以驾驭。

    “你不快些回去么?今日大朝会,好像是商讨和亲之事。”

    白衣少年微微一笑。

    “无妨,我家那老头子,现在还没那么糊涂。”

    在他记忆之中,文成公主和亲还有好几年的时间。

    “嗯?听说此次吐蕃想和亲的人选是长乐公主…”

    李绛仙说着,转头看向身旁的白衣少年。

    可目光所及之处,身旁哪里还有白衣少年的身影。

    “那个,绛仙,我还有事,先走了—”

    空中只留下这一句话,白衣少年已驾马远去。

    李绛仙白了一眼少年离去的身影,仿佛想起了什么,脸上的红晕一闪而过。

    随后赶忙看了一眼四周,发现没有人注意到自己,才轻啐了一口:“不正经”。大风小说

    皇宫。

    宣政殿。

    李二看着恭恭敬敬站在底下的吐蕃大相禄东赞,神色有些不悦。

    “长乐年纪还小,禄相此事还是莫要再提。”

    禄东赞仿佛没有看到李二的脸色,拱了拱手,继续说道:

    “唐皇,此次我吐蕃带着与大唐交好之心而来,若此次和亲顺利,吐蕃愿与大唐定下盟约,世代交好,还望唐皇成全。”

    听着禄东赞的话,底下的文武百官的心思都活络了起来。

    而李二也有些微微心动,毕竟松赞干布是个有能力的赞普。

    他在位这几年改革政治,统一吐蕃,如今的吐蕃日益壮大。

    不过李二仅仅考虑了一下,便再次开口。

    “长乐是不可能远嫁吐蕃的!”

    听着李二有些松口,禄东赞松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唐皇若是不愿,别的公主也可…”

    禄东赞还未说完,就被一道少年的声音打断。

    “别的公主,也不用想了!”

    听到突如其来的声音。

    殿中的文武百官纷纷闻声看去。

    只见此时宣政殿大门处缓缓走进一位少年。

    看到这个少年的瞬间,殿中的大多数官员瞳孔骤然收缩。

    他们虽然对少年的脸感到有些陌生,但他身上所穿的太子蟒袍,他们却熟悉的很!

    五爪蟒袍,圣上特赐!

    一个在他们心中已经死去八年的太子,再次活生生的出现在了他们眼前。

    他们惊骇!

    只有杜如晦和程咬金心照不宣的相视了一眼。

    少年缓缓走到大殿最前面。

    “儿臣见过父皇!”

    一语毕,四方寂!

    站在李二下方,正打着盹的李泰,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猛的一激灵。

    揉了揉惺忪的双眼,看见前方的少年,脸上露出了大大的笑容。

    自己该死的上朝生涯终于要结束了。

    而李泰一旁的李恪,看着这个曾经让他又敬又恨的面庞,悄悄握紧了拳头。

    禄东赞看着这似曾相识的面庞,嘴角微微直抽。

    他想起了八年前,自己踌躇满志的带着倾全吐蕃之力拿出的三个问题来到大唐。

    原本是想打压一下大唐,弘扬吐蕃的实力。

    却没想到最后被大唐八九岁的太子轻松的答了出来。

    吐蕃这些年可没有因为那件事被其他国家嘲笑。

    想到此处,禄东赞神色一冷。

    “外臣听闻太子殿下昏迷六年,今日我看已然痊愈,当真是可喜可贺!”

    李承乾微微点了点头。

    “嗯,可喜可贺,贺礼在哪?”

    禄东赞:“???”

    众臣:“……”

    李二眼皮一跳,几年过去了,自己这个儿子欠揍的特性一点没变。

    “呵呵,殿下说笑了,不知殿下刚刚的话作何解释?”

    李承乾微微挑眉。

    “禄相没听清楚?那本宫再说一次,我大唐的公主是不会远嫁吐蕃的!”

    禄东赞冷笑一声。

    “太子殿下说出此话可知代表什么?殿下可知,若是因为此事,导致两国开战!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殿下当真不管他们的死活?”

    禄东赞一个大帽子直接扣了下来,听的周围官员倒吸一口冷气。

    这种问题,身为太子的李承乾,没法回答。

    若是不同意和亲,两国万一真的开战,这口锅太子肯定要背。

    若是同意和亲,就相当于太子在打自己的脸。

    李二的脸色阴沉了下来,他的容忍是有限度的!

    禄东赞此话,带上了些许威胁语气。

    此时已经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的李二,已经到了暴怒的边缘。

    李承乾冷笑两声。

    “本宫只是说不嫁公主,和亲可以,把你吐蕃公主嫁过来!”

    此言一出,朝堂上的所有人愣了一下。

    李承乾笑着看了看李泰。

    “魏王,王妃要不?”

    李泰:“……”

    李泰看着李承乾脸上那有些熟悉的笑容,不自觉的摸了摸此时头上已经所剩无几的头发。

    这个笑容,让他想起了许多不好的回忆。

    当初的自己,居然会认为面前这个大哥的笑容是那么和善…

    李泰心中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那时候的自己,真特么单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