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62章 进兵美阳

    刘辩朝着关羽开口吩咐道:“云长,你即刻前往军营,召集五千轻骑兵,星夜赶赴美阳城,必须要赶在西路军进逼长安城前抵达。”

    关羽重重点头,随后便抱拳离去。

    当下时间对于他们而言十分宝贵,每一秒钟都不容浪费。

    有了关羽率领的五千轻骑兵,再凭借着美阳城的坚固城墙,将西路军抵御在城外半月是绰绰有余的。

    而在这半个月的时间之内,便是刘辩的主力部队奔赴长安战场的时候。

    这时,军师沮授站起身来,朝着刘辩拱手一拜,说道:“殿下,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殿下此番得陛下授权,可出兵十万大军,而这十万大军日夜所消耗的粮草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殿下应先调集民兵运输粮草抵达长安,如此才能保证军中的粮草供应充足。”

    刘辩闻言,微微点头,拱手回道:“先生所言极是,需先征调民夫民兵运粮至长安,保证我军后勤。”

    “不过有一点孤倒是还没与诸位说。”

    众人皆投来一道好奇的目光。

    刘辩笑着回道:“父皇本来欲要给孤十万联军,但是孤拒绝了。”

    “为何啊?殿下,若我们有了十万大军,以力压之便可取胜。”颜良抱拳困惑道。

    “兵贵精,不贵多!”

    刘辩简单的回复了六个字,但是却字字在理。

    刘辩宁愿统率一支数量稀少的精锐之师,也不愿统领一群数量庞大的乌合之众。

    除此之外,还有一层缘由刘辩没有说出口来。

    两个字……

    钱粮!

    大汉帝国现在本身就已经很困难了,尤其是在黄巾之乱过后。

    大汉境内,百废待兴,无数百姓仍然因为钱粮的问题而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本身就已经交不起赋税了……然,现在大汉因为西凉叛乱的缘故,又要强征赋税。

    到头来只会彻底的丧失掉天下的民意和民心。

    民意民心,乃是一个国家王朝立足之根本。

    一旦失去,便如同鱼儿没有了水,花儿没有了阳光。

    只会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大汉境内出现不断的农民起义和暴动,朝廷再不断的派兵镇压。

    如此一来,终将会让大汉陷入绝境泥潭之中,最终重新蹈入三国乱世的结局……

    刘辩不愿如此,不愿万民遭受战乱战火的摧残。

    更不愿意不久之后在华夏土地之上所发生的惨绝人寰的五胡乱华之事。

    而想要提前制止这一行为,必须从现在开始做起。

    怎么做呢?

    无非是开源节流。

    开源之事正在筹办,也就是此前刘辩让田丰前往皇庄亲自参与培育番薯苗。

    经过这数月的时间培育,番薯长势喜人,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的问题和挫折。

    不过大部分都已经被田丰解决了。

    现在要做的就是将番薯苗推广到大汉疆域内的各个地方。

    此事,刘辩准备在西凉叛乱结束之后,再以此事为主要事物进行筹办。

    因为大汉现在正遭受异族袭扰和凉州叛乱之事。

    此事不定,天下人又如何能够安下心来,耕田种地呢?

    此事不定,刘辩又怎能够于百官之中树立威望,于天子面前得到信任和重用,于万民心中得到尊崇和肯定呢?

    开源之后,便是节流了。

    比起开源,节流似乎更要简单一些。大风小说

    然而虽然看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

    如今,刘辩便是要先从军费开支上进行节约。

    这个节约节省自然不是为了省而省。

    中心思想是力求军队战斗力不变的情况下实现节省军费。

    就从平定西凉叛军一事来说,十万大军大可不必。

    还不如只率领数万精锐之师。

    不仅指挥更加容易,而且军队的战斗力甚至都会更强一些!

    沮授先是皱眉思索着其中的利害关系,沉吟片刻后,这才点点头回道:

    “殿下所言不无道理。”

    “不过授以为,殿下可以大肆散布我军数量稀少的消息,令西凉叛军轻视我军。”

    “敌军一旦产生轻敌之心,他们的弱点便会暴露的更加明显,如此一来,我军便有可乘之机。”

    沮授捋着长须,娓娓道来。

    “此计可行!”刘辩点头笑道,“孤等会儿便去着手吩咐此事。”

    “诸位可还有谁想要谏言,皆可以述说。”刘辩朝着众人问道。

    接下来,又商议了几个小问题之后,众人便有条不紊的离开了此处,着手办理相关事情。

    待众人离去之后,刘辩先是吩咐典韦派遣亲信之人前往城内各处散播消息:平西将军刘辩将率领不足三万的兵马奔赴长安。

    嘱咐完这件事情后,刘辩叫住了即将离去的黄忠。

    “汉升,且等一等。”

    黄忠回过身来,抱拳回道:“诺!”

    “殿下可有军令吩咐?末将愿为殿下上阵杀敌!!”

    黄忠言辞诚恳,铿锵有力。

    刘辩摇了摇头,笑着回道:“非也非也,孤叫你留下并非为了此事,而是另外一件事。”

    “另外一件事?”黄忠目光不解,过了片刻,这才回过神来,眼神中透露着几分不自信,喃喃说道,“殿下的意思……莫非是……”

    “不错,正是此事!”刘辩点点头,面容和煦如三月春风飘来,令人心中舒坦温暖。

    “孤昨日请奏了父皇,父皇也同意了,愿意将藏宝阁内的那一株世所罕见的药王【赤炼金参】给孤。”

    刘辩笑着说道。

    俊秀非凡的白净脸庞上,一颦一笑皆如同有魔力一般,令人着迷,产生信服之情。

    再结合这句话语,一下子便让黄忠心情澎湃万千,眼眶之中泪花打着转儿。

    他本来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前往洛阳城的。

    虽说以殿下的性格不会骗他,但是药王乃是当今天子的,也就是那个被许多人所喜的汉灵帝。

    殿下能够愿意,但皇帝不一定同意啊!

    可是……没想到……没想到殿下真的做到了!!

    自己,也终于得到了能够治愈自己儿子病情的药王!!

    见到黄忠这般失态的神态表现,刘辩心中不由得激荡起一丝涟漪。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黄忠这人,为人父,做的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尽到了作为一个父亲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即便是高官厚禄、名望财富摆在他的面前,为了儿子……他也能够忍受着心底里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