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62章 辽西单于楼班归顺

    。。。。。

    但若是采用“刚柔并济”的民族政策,那么这些乌桓人就不能杀。

    准确点儿来说,是杀一批,留一批!能达到震慑其他人的目的即可!

    见陛下陷入了沉思,众武将十分默契的没有出声打扰,而是默默护卫在刘辩身旁,并让麾下的将士们上前将这些乌桓人俘虏收押起来。

    收押俘虏的过程主要分三步走:

    首先,将所有乌桓人的武器防具都收缴了,这是崩断了他们的牙齿;紧接着将他们饲养的战马牵走,这是砍掉了他们的双腿。

    单单是第一项举措,就已经让这支乌桓族群丧失了反抗的力量。

    其次,将这支乌桓族群分成三个部分划分,并由不同的兵力看守。

    青壮男子划为一个区域,专门有白龙骑、风狼骑等精锐特种骑兵看守。

    防守力量极强,可以牢牢看住这些乌桓人。

    女子孩童和老弱病残又分别划分一个区域,由剩余骑兵看守。

    由贾诩全权负责安排这一系列的工作。

    待划分区域完成后,贾诩抖了抖袖袍,走到刘辩的身侧,拱手问道:

    “不知陛下可有决断?”

    实际上刘辩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能得已经训练完善的四万精锐铁骑,以及乌桓西部族群的归降。

    这样的战略意义远远大于将这支族群屠杀殆尽。

    “文和,你怎么看?”

    不过刘辩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反手将“皮球”抛给了贾诩。

    众所周知,贾诩乃是“毒士”,所用的计谋大多毒辣、绝人后路。

    因此,刘辩很期待贾诩对于这支乌桓族群的处置方案。

    “回禀陛下,微臣以为这支乌桓族群可以用之。”贾诩低头作揖回道。

    对于贾诩的观点刘辩并不显得惊奇。

    从大战略角度来看,收复这支乌桓族群的意义远大于屠灭之。

    贾诩的战略目光自然不会如此短浅,因此有这样的观点不足为奇。

    但重要的是如何用之?

    这才是刘辩思索犹豫的关键所在。

    “文和,继续说下去,如何用之?”

    “恩威并施!”贾诩的目光愈发光亮。

    他心中的理想便是收纳中国周边各个民族属国,形成“天朝大国,万邦来朝”的大统一局势。

    如今总算是要开始了,他能不高兴吗?

    “其一,调遣幽州边关军队前来此地接收这些乌桓平民,将这支乌桓族群内没有作战能力的百姓迁回国内。”

    “幽州幅员辽阔、地广人稀,陛下可以在幽州境内单独划分一片区域给予这支乌桓族群,同时派我国官员上任。”

    “融合民族之策,久久为功,陛下务必要有耐心,分阶段进行,切勿一蹴而就。”

    对于贾诩的第一个具体举措,刘辩没有稍加思索便点头同意了。

    “此计可行,朕可以给乌桓族群划分一片地区让他们生活,但必须要临近我朝汉民。”

    这是为了让汉乌百姓互相通婚,久而久之也就不分汉族和乌桓族了。

    见陛下如此开明且富有长远目光,贾诩会心一笑,真不愧是我选中的主公。

    紧接着又道:“其二,将这支乌桓族群的青壮男子纳入军队!”

    “纳入我军?才收服便用之,若是生出不二之心如何是好?”刘辩剑眉微蹙,很显然对此有所担心。

    哪料贾诩阴险一笑,拱手回道:“陛下这有何难啊?只需将这些青壮男子的妻女作为人质,他们也不敢生出二心。”

    “况且这支西部乌桓族群与东中部的乌桓族相隔甚远,并无太多归属感,陛下只需以利诱之,即可收服。”

    “我朝历代君王皆是如此,只是此计只能用一时不能用一世,后续还是要换一种策略。”

    贾诩的意思还是那句话:分阶段而行。

    现在战事紧张,驱使这些乌桓精骑随军作战可以大大缓解汉军的作战压力,何乐而不为。

    但如果想将这些乌桓精骑永远收服的话,单单的利益和威压还不够。

    “文和所言极是。”刘辩深以为然地点头应道。

    “只此二策便足够了,待陛下覆灭东中部乌桓族,届时微臣还有一策。”

    “哈哈哈哈!文和果然是朕的智囊啊!”刘辩爽朗笑道,“便依你之计行之!”

    就在二人商讨之际,一身银甲白袍的赵云从乌桓栖息地中疾驰而来。

    来到刘辩身前后,翻身下马,抱拳说道:“启禀陛下,乌桓单于楼班请求面见陛下。”

    单于楼班也就是这支西部乌桓族群的王,简称为辽西单于楼班。

    听闻此言,刘辩与贾诩相视一笑。

    他们正想要与单于说明此事呢,没想到他还主动的请见了。

    ……

    “罪臣楼班,叩见天子!”

    一位年纪约莫七十多岁的白发老者丢下拐杖,朝着刘辩双膝下跪,连续磕了三个响头。

    很有意思的是楼班在名字前加了一个罪臣。

    这意味着辽西乌桓族附属于大汉帝国。

    不得不说,楼班这家伙还真是聪明!

    “你就是楼班?”

    刘辩居高临下仔细打量着跪倒在地的单于楼班。

    “你不是与蹋顿的年纪差不多大吗?为何蹋顿才三十余岁,而你看起来已经七八十岁了?”刘辩好奇问道。

    才看到楼班的时候他还吓了一跳,按理来说蹋顿与楼班都是原乌桓王丘力居的子嗣。

    咋年龄差距如此之大!?

    楼班连忙匍匐着身子,对刘辩解释道:

    “回禀天子,罪臣自幼修行族中秘法,可窥见未来一角,然此举会严重损耗修行者的寿命,故而罪臣虽年过三十,但样貌却似古稀之年。”

    听闻此言,刘辩大吃一惊!

    原来如此!

    没想到乌桓族中竟有类似占卜一类的秘术,果然不可小觑天下人啊!www..cc

    “祈求天子的饶恕,此前乌桓大举进犯大汉非我族之举,实乃乌桓王蹋顿的主意啊!”

    楼班在见到大汉的军队和旗帜之后,也恍然大悟了,这支军队并非上天派来的天兵天将,而是邻居大汉帝国的天子军啊!

    虽然不是天兵天将,但在楼班看来,这些大汉铁骑的实力也与天兵天将相差无几。

    因此更是心生惶恐之心,生怕天子将之前所有的怒火全都发泄在他们辽西乌桓族群身上。

    要知道他们辽西乌桓族群一直以来与大汉边境都相安无事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