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二章 再见华元

    转眼间,距离三国进犯荆州已过去半年。

    三国十年,九月

    药王道宫

    今日迎来一位老熟人,是华元。

    距长安一别已过去十八载,岁月在华元的脸上烙下不少沧桑痕迹。

    他于太和元年拜入李常笑门下的,历时十二载出师。

    时至今日,华元年近五十,好在医者善于调理,看上去也不过三十多的模样。

    正因如此,养生之法素来是华元最骄傲的一门本事。

    直到碰上李常笑——

    华元轻拢袖口,目露感慨:“先生还是这般风华正茂,让华元好生羡慕!”

    闻言,李常笑看向他的目光又多了几许嫌弃:“你这老小子,有什么可羡慕的。即便给你风华正茂,可一把年纪还是孑然一身,岂不是白瞎了!”

    华元听到这立即羞愧的低下头,连一句话都不敢反驳。

    在外头,他是名满天下的神医。

    可到了先生跟前,自己仍旧是三十年前的少年郎。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这话却是做不得假。

    “行了,起来吧。”李常笑故作无奈的摆手,又看向左右的道宫弟子:“你们将贫道珍藏的一壶杏花酿拿过来。满打满算正好三十个年头,可老道这徒弟接风洗尘。”

    道宫弟子领命,快速下去。

    而一旁的华元,听到“徒弟”两个字,莫名有种老泪纵横的冲动。

    他今年四十有八,师尊早在收留他之前,就于杏花山居住了数十年不止。

    细算岁数,恐怕不下百岁了。

    人寿有其穷尽,师尊或是寿元无多,也不知这句“徒弟”还能再听多久。

    不一会儿,弟子将杏花酿取来。

    李常笑乐呵呵的揭开封泥,一面解释道:“老道这人有个习惯,喜欢用些东西记录过往。想你这小子当年来时,那一年的杏子格外香甜,十年难得一遇。”

    “于是老道事先备酒,采摘最饱满的几十颗杏子酿制。”

    “华小子,可莫要小看这一杯。三十载的浮沉与喜悲,皆化于这一杯之中。”

    华元神情肃穆,接过这一杯酒,小心翼翼抿着。

    酒液入口,一种难以言喻的滋味涌上心头,仿佛数十年的爱恨情仇同时出现,同时重现,最终同时消散。

    可杏花酿的余味还残留着,没有白酒的艰涩,倒像是一瓢山泉水,平平淡淡而一如既往。

    等到再睁眼时,华元的眼眶不知为何早已湿润。

    李常笑手中的酒杯也尽了,可他脸上毫无异样,甚至没有任何情绪的波动。

    三十载对旁人来说或许是大半生,可在他眼里,也就是一场梦的功夫。

    长生何其惹人向往,又何其令人厌恶。

    ……

    翌日,李常笑打坐完毕,走出屋舍。

    华元早已等待许久。

    见此情形,他露出一个笑容,指向后边的乔木林:“华小子,陪老道走走?”

    “弟子遵命。”华元神色郑重,铿锵有声。

    ……

    师徒二人并行于林间,不时可以听到鸟儿飞起、落下的声音。

    林中有一座石池,用一节中空的竹子引山泉水,常年累月下来,竹节内自成洞天,便是大旱都能见到水滴穿石的景象。

    华元被这一切吸引,不由自主闭上双眼。

    这时,李常笑的声音响起:“华小子,你此番来寻,怕不只是与老道叙旧吧。”

    华元点点头:“先生高见。弟子是为‘玉虫丸’而来。”

    “原来是这般。”李常笑微微颔首:“没想到连你都有听说。”

    “先生不知,弟子常年居于青、徐、扬三州,却早有听闻这玉虫丸奇效,可活伤卒性命,价值千金而不得。”

    “胡说。”李常笑眉头微蹙:“这药丸本就是救人而生,何来千金之言!”

    华元知道自己失言,连声告罪。

    好在李常笑没有与他计较,因为清楚这弟子的性子。

    若是贪图金银,华元随便投靠一路诸侯,凭借一手举世无双的医术,在哪里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你是想问这玉虫丸的方子吧?”李常笑一看看破他的心思。

    华元连连点头:“弟子有幸得到过一枚,发现这药丸不只是药材,似乎还有旁物。故而心生疑惑,请先生开解。”

    “无妨。”李常笑似是早有预料:“昔年内科医术尚未功成,今日正好替你完善。”

    ……

    黄庭殿侧室。

    这是药王道宫最神秘的一处大殿。

    平日三清殿接应外来香客,丹鼎殿是弟子打坐读经的场所。

    唯独黄庭殿,只有新弟子入门得授《药王道经》的时候会来一次,之后除非是出师,否则断然不会再来。

    李常笑领着华元穿过重重街廊,最终在一处紧闭的暗门前停下。

    只见他缓缓竖起双手,在自己与华元周身形成一道结界,叮嘱道:“不要问,不要说,不要动。”

    华元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激动。

    这还是他医术大成以来,少有的激动时刻。

    ……

    暗门之后,有三四位体表包裹着结界的道宫弟子匆匆行走。

    摆在他们面前的,却是一个个类似棺材的器物,上面也的确摆着各式的尸体。

    既有人的,也有不同生物的。

    华元早年就用过死囚,见到这一幕没有多少惊讶。

    他是医者仁心,却不是所谓的圣母。

    倘若牺牲一人可以挽救无数人,华元会毫不犹豫选择牺牲一人。

    这是李常笑的医道,也是华元的医道。

    只不过,这些尸体华元认得。

    可那些造型别致的器皿,器具,他是一样都没有见过。

    李常笑领着他转了一圈,很快回到暗门之外,同时又叠加了几层印记,防止任何东西外泄。

    华元则是满脸疑惑。

    李常笑则开口解释:“这些是诸如麻沸散的物件,而玉虫丸也在其列。玉者,玉华也。虫者,菌也。玉华是药,菌是隐晦,你若有心,也可试试。”

    ……

    那日之后,暗门内又多了一道身影。

    华元手里的活计不停,可脑海中总想着事情:“磺胺,头孢……还有师尊口中的菌。”

    “老夫这医术,看来还有再进一步的可能!”